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培养战略科学家为何如此重要?为何关乎中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得先机?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刘大珩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视觉中国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战略科学家一词有丰富的内涵,最基本的是两点:一是科学家,二是战略家。从其科学家身份来说,应属于相关科学领域的领军者,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研究具有前沿性、前瞻性。而从战略家一面分析,则应具备组织、统领重大科技研发的能力,对本科学领域或相邻交叉学科的未来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实现目标的“路线图”,还应具有较宽的科学视野,具备较强的跨学科研究或组织跨学科攻关的能力。
简单说,战略科学家应是科技人才中具有领导力的“帅才”。有媒体形容,作为战略科学家,自己本来已经身怀绝技,但同时还能组织带领一支尖兵队伍,攀登科技高峰。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历程中,其实也有不少自身优秀,又能带领队伍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战略科学家,如钱三强、钱学森、李四光、黄大年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国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同样离不开具备战略眼光和领军才能的杰出科学家的组织统领。以钱学森为例,他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导人。
在经历艰难曲折回到国内后,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
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我国的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学科……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同样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战略科学家,其中杰出的代表就是黄大年。2009年底,他从英国返回故土。在他的推动下,中国的深地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路。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使中国正式进入“深地时代”。在新时期,类似的科学家还有施一公、饶毅、姚期智、丘成桐等,他们回国服务后,都以不同的形式推动了我国相关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我国科技要获得大发展,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是必然的选择。有资料统计,到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419万人,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另一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前列的尖端科技仍然十分有限,不少行业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形成了“卡脖子”局面。要破这个局,不仅需要我国广大科技人员进行艰苦攻关,更需要有大批战略科学家进行有效地组织统领。当然,从科技发展本身来说,交叉、跨界、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同样需要战略科学家发挥引领作用,向科学高峰进发。
我们也要明白,培养尖端科学家不易,培养战略科学家更是难上加难。在当前,我国尤其需要在战略科家的成长环境、土壤方面多下工夫,大刀阔斧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打破陈规,不论资排辈,消除门户之见和工作单位级别、性质等方面的歧视,让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有发挥才能的空间和载体。同时也可与“揭榜挂帅”、国际科技合作等手段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引进我国所需要的各类战略科学家。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来源:科普中央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