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幸运与不幸的诺贝尔奖,获奖者竟不知所云,医学奖残害了数万人

幽幽龙仔
原创
从古代历史到现代科技,龙仔带你曲径通幽
收藏

提起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那真是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它被誉为学术界最高奖项。1895年,炸药的发明者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诺贝尔在他逝世前,用自己巨额的财富创立了这个奖项,用以表彰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其中,尤以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奖项的含金量最足。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往往都是苦心专研学术多年,直到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才能登上这最高领奖台。20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罗杰·彭罗斯,已年近90岁。201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米歇尔·马约尔教授,已经77岁高龄。2018年,获此殊荣的物理学家亚瑟·阿斯金尔已经96岁高龄……

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并不是所有的获奖者都是埋头苦干专研学术的,甚至还有一窍不通的“门外汉”获此殊荣,而且还是获得分量最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俩哥们便是威尔逊和彭齐亚斯。他们因为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获得了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四十多岁的壮年,站在了学界的最高领奖台上,但他们很谦逊,把功劳都让给了为此默默奉献的研究者。

其实当年,他们只是一心想去除天线里的噪音,没想到,这两个普普通通的无线电工程师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证明了宇宙起源之谜,获得了史上最幸运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宇宙起源于一场大爆炸,这个学说在如今看起来是非常正统的理论。可是1946年,当伽莫夫提出这个理论时,却受到主流学界的冷嘲热讽。为了找到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它的支持者一直苦无进展。

1964年,年轻的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正在改进卫星通讯,但是巨型天线里始终有无法去除的噪音,无论他俩如何调试、清理天线,都无法去掉噪音。在一次偶然下,他们向天文学家朋友诉苦,怎么也无法消除这恼人的杂音。这位天文学家猛然意识到了什么。次年,他们在天文学家的帮助下,把发现整理成论文,正式发表。

大爆炸理论的铁证——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就这样幸运地被发现,威尔逊和彭齐亚斯成为了最幸运的诺奖获得者。当年,天文学家们的那句惊呼,可能会一生都回荡在这两个幸运儿的脑中——“你们努力想去掉的杂音,正是我们费尽心思想寻找的珍宝!”

最幸运的诺奖,一波三折后终于有了个完美的结局。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最“不幸”的诺贝尔奖。这项发明摧毁了数万人的大脑,让他们成为“行尸走肉”,这其中还包括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亲妹妹,这便是——脑叶白质切除术。诺贝尔奖的宗旨是对人类作出贡献,造福全人类。最不幸(乃至最黑暗)的诺贝尔医学奖是怎样蒙蔽了苛刻的诺奖委员会的双眼的?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人类对大脑有了粗浅的认知,美国的科研人员,通过切除黑猩猩脑中的前额叶皮层,使原本的狂躁黑猩猩变得“温顺”,这种实验在动物身上屡试不爽。于是,在当时颇有名望的医生莫尼兹,决定把这项创新技术应用于人脑,期望可以治愈患有躁郁症、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惊恐症等等的精神病人。

莫尼兹先后对第一批三十多个精神病人施行了手术,机械式地损毁了前额叶的神经纤维。术后观察,原本狂躁不安的病人似乎安静了下来。莫尼兹便正式宣布了这一创新的手术治疗法——脑白质切除术。接下来,承前启后的狂热拥趸医生弗里曼,将这项可怖的技术进行了简化并将之“发扬光大”。随后几十年,精神病患者、同性恋者、政治犯乃至不听话的儿童等等都被实施了脑白质切除术,术后,他们似乎变得温和、可控了。

1949年,它的发明者莫尼兹还因此获得了这个“最不幸”的诺贝尔医学奖。

而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到前额叶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人拥有思考、推理等高级认知能力,若将其切除(损坏),只会让病人痴傻,对治疗精神病并无帮助。50年代,各国政府已开始逐渐明令禁止这种残忍的手术。

好了,诺贝尔奖的幸与不幸我们就聊到这里吧。公允地说,诺奖的正面影响远远大于其偶尔出现的瑕疵。小编相信在未来诺贝尔奖一定会激励更多的科学家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转载请取得授权,否则必究;本文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