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开车,遭遇一次红灯,便一路都是红灯,一个小时的车程,有20分钟都在等红灯,相信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遇到过,而且无论你是开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甚至是骑自行车都难以幸免。
而每当遭遇这样的情况,我们都会怀疑堵车本身就是红绿灯造成的,真是这样吗?这个推论显然是带有情绪的,而并非事实,其实我们都知道,如果路口没有红绿灯疏导交通,那么分分钟就会堵成一锅粥,整个城市的交通都会陷入瘫痪。不过话又说回来,红绿灯虽然保障了城市交通的畅通,但也并非尽善尽美,如果红绿灯交替和持续的时间不合理,的确是会造成交通拥堵的,那么红绿灯的时间到底是根据什么来进行设定的呢?最为传统的,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交通信号灯时间设置方法叫做“定时式”。
所谓“定时式”就是预先设定好红灯和绿灯的持续时间,然后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按照此设定执行。
那么“定时式”时间设定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呢?当然就是车流量了。在设定红绿灯时间之前,会预先统计路口各个方向在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情况,比如早晚高峰的车流量情况、平日的车流量情况以及节假日的车流量情况,然后根据不同时段的车流量情况汇总来分别设置不同时间段的红绿灯持续时间。
这种红绿灯时间设置方式相比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操作,相应的成本也较低,所以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红绿灯时间设置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就是不够灵活。一个路口的车流量情况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而且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波动。
路口的车流量是不断变化的,而红绿灯持续时间却是不变的,所以就必然会在一些情况下成为拥堵的助力,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另一种红绿灯时间设置方式出现了,这种方式被称为“感应式”。
所谓“感应式”就是让交通信号灯自动感应路口各个方向实时的车流量变化情况,并随时进行智能调整。比如信号灯感应到一个方向的车流量激增,大量车辆滞留路口,那么就会延长这个方向的绿灯持续时间,反之,所以在绿灯持续时间下,某一方向没有车辆经过,那么则会提前结束绿灯,让其它方向的车辆通行。那么红绿灯是如何感应各个方向的车流量的呢?就是预先在路口各个方向的地下埋设感应线圈。相比“定时式”而言,“感应式”红绿灯设置更加灵活,所以能够更好地发挥疏导交通的作用,但仍然不够尽善尽美。
“感应式”红绿灯设置方式只考虑到了一个路口的车流量变化,而并未着眼于全局,所以很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本路口信号灯时间的适时调整,而导致其它路口发生拥堵。
这一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呢?在以前是没有办法的,但现在我们已经逐步跨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未来式的红绿灯时间设置方式就被命名为“自适应式”。所谓“自适应式”就是会收集一定区域内、甚至是整个城市的车流量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算法模型进行处理,得出一个最优结果,然后将这一结果传递到每一个红绿灯上,红绿灯会根据收到的指令实时调整红灯及绿灯的持续时间,如此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的顺畅。
“自适应式”红绿灯时间设定所收集的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且不仅局限于车流量,它汇总的是一定区域内的整体交通情况数据,比如哪里发生了事故,会给未来的交通情况带来多大的影响,如何调整区域内的红绿灯时间才能够将事故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的确,目前“自适应式”红绿灯设定还处于概念层面,当然也有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小范围实验,相信在未来,这种依靠人工智能的红绿灯系统必将主导城市的交通,而它将可能给城市的交通状况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红绿灯从来也不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相反,它是城市交通顺畅运行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在未来,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红绿灯系统则很有可能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强有力武器。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unmon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