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还意味着我国成功打破了当时美苏的核垄断。而为了这一天,为了中国的核事业,有太多太多的科研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奉献;很多老一辈的科学家隐姓埋名,默默付出。
王淦昌就是其中的一员。
王淦昌是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曾经三度错过诺贝尔奖,当祖国需要他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以身许国。
01为了强国而读书
王淦昌1907年5月出生在江苏常熟县枫塘湾,父母双亲在他未成年时就过世了。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华物理系学习,师从两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叶企孙、吴有训。
王淦昌的学生时代正是中国最苦难的时代。列强环伺,国土沦丧,民不聊生,王淦昌也有同学离开校园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和独立运动中去。王淦昌也陷入了迷茫,自己该何去何从?
迷茫之时,他的老师叶企孙的一番话让他坚定了科学报国的决心。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国家太落后了,如果我们像历史上汉朝、唐朝那样先进、那样强大,谁敢欺侮我们呢?要想我们的国家强盛,必须发展科技教育,我们重任在肩啊!
这句话如同醍醐灌顶,惊醒了王淦昌,从此励志报国,学习上更加刻苦和努力。
1929年6月,王淦昌从清华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得到了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吴有训教授的青睐和指导。在吴教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论文《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这是中国第一篇有关大气放射性的实验研究论文。
毕业后的王淦昌依旧努力,他时刻不忘科学报国的梦想。1930年,他考取了江苏省官费留学,到德国柏林大学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读研究生。
在德国,王淦昌的导师是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迈特纳。迈特纳是谁呢?她被爱因斯坦称为“德国居里夫人”,在美国被誉为“原子弹之母”。
王淦昌开始了他在德国的4年留学生活,他和那个时代众多青年学子一样,怀揣着学成归国建设祖国的热情,孜孜不倦地学习。在德国留学期间,王淦昌获得了博士学位。1934年,王淦昌学成归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在他的学生名单里,就有将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02三次错过诺贝尔奖
王淦昌在德国留学时,德国有个物理学家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了一种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他们称之为“铍辐射”,认为是γ射线的一种。王淦昌对这个结论有所怀疑,他两次向自己的导师迈特纳提议用云雾室来探测这种粒子,可是导师不为所动。
结果1932年,另一个科学家查德威克用相同方法测定这种神秘射线就是种子。1935年,查德威克凭借这一重要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可以算是王淦昌第一次错过诺贝尔奖。
回国之后,王淦昌在教书之余也继续着自己的研究。1942年,王淦昌在论文中提到了利用轨道电子俘获检测中微子的可行方案。后来美国人艾伦采用了王淦昌的方法,成功地证明了中微子的存在。
1946年,王淦昌又继续在论文中提出了三种验证中微子的方法和通过裂变来检测中微子的思路。1956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和柯万正是在王淦昌的构想上进行实验,通过裂变探测中微子,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而王淦昌由于缺乏设备,无法进行实验,第二次和诺贝尔奖错过了。
建国后,王淦昌被国家派往前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任研究员。在苏联工作期间,他领导的小组首次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这在当时的科技界引起了轰动。很多科学家都认为,如果他能够坚持自己研究方向,将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这一次,王淦昌还是错过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
03我愿以身许国
这一次,一封来自国内的电报,却让王淦昌消失了17年,也再一次和诺贝尔奖错过了。
原来此时前苏联撕毁了援助我国协议,撤走了所有专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事业遇到了严重困难。在危急时刻,国家调王淦昌返回国内参与核武器研究。而此时回国,则意味着之前的研究要中止,冲击诺贝尔奖的希望也很可能泡汤。
而且在当时这是绝密,王淦昌还需要改名换姓,隐姓埋名,不能和家人联系;当上级征求王淦昌的意见时,王淦昌回答只有6个字“我愿以身许国”。
从此,王淦昌消失了,大漠深处却多了一个叫“王京”的老头。
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放弃了自己擅长的专业。同时也放弃了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王淦昌把生命中最辉煌的17年投入到了祖国的核事业中去。
这17年里,王淦昌和其他老一辈科学家一起,隐姓埋名,与世隔绝。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从没有过一丝怨言。他们错过了子女的成长,错过了家人相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祖国。
王淦昌的孩子小时候老是见不到爸爸,就问妈妈:“我爸爸在哪里?”
妈妈只能回答“爸爸在信箱里”。
有一年除夕夜,他和邓稼先在帐篷里喝酒。邓稼先哽咽着说“叫了王京同志十多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话音落下,两人潸然泪下。
1978年,王淦昌71岁。这一年,他终于结束了隐姓埋名的生活。在他这个年纪,很多人都会选择颐养天年,安享晚年生活。但是王淦昌没有,他选择继续在科研战线上奋斗。他说“巴甫洛夫活了80多岁还能坚持搞科研,实在太好了,我还可以搞好多年科研呀”
王淦昌参与联名起草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倡议推动“863”计划。正是这个计划的推动,让中国的高技术研究进入全新的阶段。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王淦昌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999年9月18日,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1997年11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从此,闪烁的星空中多了一颗闪亮的星星。
王淦昌是老一辈科学家的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如王淦昌一样的老科学家为了祖国,贡献自己毕生所学,以身许国。
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却默默无闻,慢慢老去。他们的名字、事迹值得被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