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致开幕词|CBD COP15

中国绿发会
原创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编者按:10月14日上午,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伊丽莎白·穆雷玛女士发表了开幕致辞。她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核心,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健康、粮食和水安全、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公认支柱,有助于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公约》的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我们如何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将明确决定我们的未来。

中国绿发会COP15代表团,现将完整发言内容分享如下,与“绿会融媒”读者共赏。

各位阁下,

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韩正先生阁下。

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阁下。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我很荣幸参加这个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坛---一个在中国诞生的实践,附加了具体的目标和行动,以创造一个系统的转变,走向以生态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今天,我们作为一个全球社区聚集在一起,学习中国在转变新的发展模式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其基础是实用性、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的思想。

在这一周里,我们有机会与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的主题相联系,并通过共同努力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建立一个共同的未来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我深切感谢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先生阁下和所有为本次论坛作出贡献的组织,感谢他们向我们介绍生态文明的突出案例。讨论内容包括在不忽视眼前需求的情况下促进长期规划的措施,将生物多样性纳入政府和社会所有部门的主流,确定生物多样性的投资机会,以及培养分享、责任和合作的文化。

女士们,先生们。

生物多样性是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的核心。它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健康、粮食和水安全、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公认支柱,有助于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公约》的2050年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我们如何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危机,将明确决定我们的未来。

尽管在《公约》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迫切需要将政策措施、行动和激励措施结合起来,以解决当前和持续存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这需要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利益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分享,原住民和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权利得到尊重,要充分利用他们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我们还需要调动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

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需要立即进行转型和整体变革,包括八个领域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转型:土地和森林转型;可持续渔业和海洋转型;可持续淡水转型;可持续农业转型;可持续食品系统转型;可持续气候行动转型;城市和基础设施转型;以及“同一健康”的方式。

全球绿色恢复计划和新的减排承诺也为加快这些转型努力创造了机会。识别和披露金融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及其对自然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风险,也是促成必要转型的关键。

女士们,先生们。

本次论坛的主题促使我们集思广益,并因地制宜。我们面临着一个直观的现实,即我们会失去什么,我们生态系统服务的崩溃将意味着什么。它让许多国家摆脱贫困的前景受到威胁,并危及数以亿计的人,以及这些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食物、工作和保护,以及更多。

我们都认识到,我们迫切需要一个雄心勃勃和协调的生物多样性政策。一方面,要在本十年结束前稳定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失率并引导其恢复。另一方面,要在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的经济中,让自然生态系统持续受益。

这对于依赖生物多样性的特定部门来说至关重要,包括林业、渔业、能源、旅游、卫生和农业,这些部门也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确保水、燃料、木材和食品供应以及预防未来大流行病风险的关键部门。

因此,让生物多样性走上复苏之路,是这个十年的决定性挑战。

在实现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时,我们必须着眼于全球和国内的领导力,提供综合的、雄心勃勃的、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铸就一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未来道路。

我们必须将自然纳入各级决策,并将其作为长期可持续性的优先事项加以说明。

凡事自然优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集体责任,有效利用和获取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利益和服务,同时允许其再生,以便这些利益和服务可以长期维持或加强。

预期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为我们提供行动蓝图。我们必须拥抱这个机会,要有勇气和雄心。利用本次论坛上分享的经验和智慧来寻找解决方案,解决我们附加在生物多样性的多重价值,并激发社会各部门的催化和包容运动。

随着旅程继续到2022年第15届缔约方会议的第二部分,我们必须努力在我们必须共同采取的方向上建立共同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绿会融媒”。

文/Samantha 审/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