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下午,中国作物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2021年第三期走进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活动邀请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天清博士,为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年级35名学生开设了一场题为《一道高考生物题里的水稻故事》的精彩讲座。郑天清老师从一道高考生物题谈起,介绍了籼粳亚种分化、杂种优势利用、籼粳杂种不育、杂交育种与杂交品种选育等概念,野生稻与栽培稻的稻穗、稻谷、稻米的差异,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驯化过程中重要基因;讲述了丁颖、袁隆平、颜龙安、谢华安、李家洋、张启发、刘耀光、万建民、黎志康等科学家与水稻的故事。他向同学们展示了从1917年到1976年杂种优势利用(三系杂交稻)的时间脉络,介绍了水稻杂交育种试验的步骤及籼粳杂种不育遗传模型。他在讲座中强调,未来已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IT),基因编辑、转基因、标记选择育种、基因组选择育种等生物技术(BT)快速发展,BT +IT两种技术的融合将成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的新引擎。
随后,大家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普基地参观。作物科普基地展示了正在生长的玉米、高粱、小麦、小黑麦、大麦(青稞)、黍稷、燕麦、豆类、马铃薯、甘薯、秋葵、油菜、蓖麻、胡麻、芝麻、棉花、向日葵、薰衣草等20种作物、70余个品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艳杰博士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作科所最新育成的品种及国家作物种质库保存的优异种质资源,并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小麦立体匀播技术进行了讲解。郑天清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水稻叶片的叶舌、叶枕和叶耳等结构,并现场展示了如何进行人工插秧。通过现场专家的讲解,同学们对基地的作物以及农业科研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在参观结束时,王艳杰老师为每位同学赠送《漫话农作物》科普图书一本。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有趣,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还提升了大家的科学素养,使大家更深刻感受到科学的巨大价值和科研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