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东莞科学馆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基于“月壤物性研究在松山湖启动”的科技热点和“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的落地应用,10月19日,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东莞科学馆、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承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支持的2021年“科普大讲堂”科创前沿主题科普讲座在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成功举行,为该校近400名师生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科普大讲堂”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精彩纷呈
下面小编将一一为你们分享!
“走进月球”科普讲座
▲张博,研究员,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空间材料团队负责人。
讲座上,张博研究员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领取到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开始引入,以“月球离我们有多远?”作为问题,解释月球与地球关系;紧接着,向同学们进一步科普了这次月壤的采集位置、土层厚度以及探索月球和研究月壤的重要意义。
“身边的超级显微镜”
科普讲座
▲高建波,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应用物理学研究员。
高建波研究员围绕着“什么是中子?”、“中子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设备可以观察到原子”、“中子能看到什么”、“中子在工程材料应用”等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系统讲解了如何产生中子,我们身边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过程和功能,中子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着重介绍了中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技术优势。高建波研究员在科普过程中穿插各种有趣的小知识,结合生动的演示视频,带领同学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最后,以“少年强则中国强”勉励学生们,表达了对青少年一代的深切期望!
在专家访谈环节,张博研究员和高建波研究员通过轻松幽默的话语分别回答了关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对于来自月球的“土特产”可以做哪些方面的研究,以及对想从事应用物理研究的同学们可以如何选择专业等问题。关于月壤未来研究方向,张博研究员指出“由于从地球运送资源至月球成本高昂,想实现未来在月球开展研究和建设,有必要在月球上‘就地取材’,利用3D打印是一个潜在的好方法。”
互动提问
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更好地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科学、走近科学、热爱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