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孩子得了妇科肿瘤,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精神心理问题?

健康云科普
原创
致力于科普健康知识。
收藏

妇科疾病在大部分家长、老师看来,和儿童、十几岁的小姑娘根本沾不上边,更别说妇科肿瘤了。也正是因此,在中国,学校组织的各种体检,并不包含妇科检查,而家长们也不会想到带未成年的孩子去做妇科体检,哪怕是有腹痛等症状,一般也不会怀疑妇科疾病。

但其实,女孩从一出生,生殖器官就开始不断发育直至成熟,这个过程中,即使没有性生活,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疾病,具有肿瘤发生发展的风险。

更加重要的是,对于患有妇科肿瘤的小女孩们来说,除了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带来的身心痛苦外,外界对于生殖系统疾病患者的误解很容易给她们带来更多心理上的负担。

因而,作为孩子的家长,在关注孩子躯体症状是否改善的同时,更要留心疾病给她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可能带来的影响。

常见的青少年妇科肿瘤主要有哪些?

妇科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这些癌症确实常见于中老年女性,在儿童和青少年很罕见。

但是有一些外阴、阴道和卵巢的恶性肿瘤,却是儿童或青少年多见,在中老年女性反而不常见。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婴幼儿到青春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组癌症,常见的有恶性畸胎瘤、内胚窦瘤、无性细胞瘤等。

这些肿瘤高度恶性,发展快,不及时治疗致死率高。常见症状是:腹部和盆腔的包块、快速产生的腹水导致腹胀和食欲下降、消瘦。

葡萄状肉瘤

最常见于低龄女童。常见的症状是阴道出血,肿瘤较大时可以在外阴口看见像“成串的葡萄”一般的肿瘤组织。这种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和怀孕期间妈妈服用合成雌激素可能有关。

阴道透明细胞癌

中老年人的阴道癌一般是HPV病毒感染造成的,但是幼女的阴道透明细胞癌和HPV病毒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和母亲怀孕期间接触了过量的合成雌激素(乙烯雌酚)有关。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这也是一大类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女性最常见的是颗粒细胞瘤。

儿童和青少年妇科恶性肿瘤的特殊之处

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儿童和青少年妇科恶性肿瘤的特点是:高度恶性、发展迅速、因为家长和医生认识不足而漏诊和误诊率高。

尽管这些肿瘤非常可怕,但是也有很多“振奋人心”的特殊之处:

#1

有些葡萄状肉瘤和阴道透明细胞癌发生在孕妇接触了合成雌激素(特别是乙烯雌酚)的基础上,所以孕期避免接触这类药物能很大程度上杜绝这两类肿瘤的发生。

#2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对化疗高度敏感。通过积极、全面的手术,配合手术后规范、足量的化疗。很多患者不仅能够治愈,还能保留生育功能,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女孩长大了生孩子的并不鲜见。

#3

很多青少年妇科恶性肿瘤看上去“来势汹汹”,但是对放疗、化疗反应很好,使得这些肿瘤的预后反而较好。

对小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

由此可见,患有妇科肿瘤的女孩和她们的家长们不用过于悲观,经过积极的治疗,总体来说青少年妇科肿瘤的预后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疾病本身的治疗方案是成熟且有效的,但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而言,“肿瘤”还是让她们非常恐惧的词汇;“妇科疾病”更是可能让青春期的姑娘们陷入流言和羞愧之中。因此,对小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的疏导就显得非常必要。

化疗副反应带来的负面情绪

肿瘤疾病经过化疗之后出现的副反应,如月经不调、掉发等使患者的外貌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可能导致不自信、逃避社交、心情烦躁等负面表现和情绪,且更易产生抑郁、焦虑及恐惧的情绪反应。

住院治疗使患者更易产生内向负性的情绪

住院治疗后,患者往往需要离开学校和家庭一段时间。与同龄人相脱离的生活使患者很难去和同龄人保持社交关系,远离朋友、缺乏沟通和交流,以及教育进度的停滞不前,易使之产生孤独感和自我评价较低,甚至可能在回归课堂时产生心境上的困难。

手术后出现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妇科肿瘤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切除病灶后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患病的女孩们来说,常规的术前心理准备并不能完全消除手术可能给她们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影响。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性生活事件、心理应激源,刺激体内血中儿茶酚胺增加而致内源性抑郁和焦虑。

抑郁障碍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组织修复功能降低以及患者不配合治疗等,将影响术后愈合及机体康复,甚至导致难治性抑郁症。术后的焦虑与抑郁程度和患者术前对于疾病恐惧心理等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正如上海市仁济医院妇产科狄文教授所说,“妇科疾病,很容易给女性带来心理上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妇科疾病患者,治疗时医生们要为她们考虑得更多一些。”

无论是医生还是家长,都需要格外关注这些女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家庭及社会支持的力量给患者增加信心,使患者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有相应的心理准备,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病愈后或者与疾病共存的未来生活。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韵

作者介绍

王韵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 硕士

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及医学生带教工作

2019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CSNP中国抑郁障碍研究者联盟秘书

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著十余篇

擅长:抑郁和焦虑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治,有关学习、工作、婚恋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精神科,周四下午及周六上午心理咨询。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2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