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发布,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已经形成万吨级的工业生产能力,获得首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次的研究以及与合成淀粉的区别。
01,关于这个题目
题目有一定的误导,大家要在看“热闹”的同时看下“门道”哈。
1,【首次】实现一氧化碳到蛋白这个宣传是不合适。
从一氧化碳到蛋白,是本研究所用菌株的特点,该菌株1994年由ABRINI J 从兔粪便中分离,其特点就是:可以用一氧化碳作为底物。
2,本研究的优势在于改良菌株的合成效率
新闻上说
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具体手段可能是诱变,基因工程等方法(毕竟2013年José M已经解读了其基因组)。
3,很多人可能会和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相比,但是其实这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容,合成淀粉难了n个数量级。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发酵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机合成。
02,何谓发酵?
其实,提到从无机化合物到有机化合物这个过程,学化学的人会想到化学合成,而学生物的人会想到生物合成。
生物合成,是自然界最广泛的反应之一,尤其是植物和微生物广泛存在,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光合作用,就是用植物或者微生物细胞,将二氧化碳和水固定下来形成有机物。
而发酵自然也是生物合成的一大过程,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发酵局限在了“分解、降解”领域,比如我们日常的酒、酱油都是发酵产物,就连我们的馒头一样是发酵的,可以说,发酵领域是生物学科下的一大门类,包括著名的茅台院士,也是做发酵的,领域是“白酒酿造工艺”。
其实,发酵的总体定义更应该是:
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
03,生物合成蛋白质
这次提到的从一氧化氮合成蛋白质,是个发酵过程,本质上就是生物合成。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乙醇梭菌。
我们刚好有他们发表的文章,如下,发表于《动物营养学报》的一篇文章
该文章的单位是新闻里提到的农科院和普朗生物公司,也有新闻中采访到的薛敏博士。
从薛敏研究员的专利来看
她主要从事的是饲料相关领域研究,这也和本次报道的合成蛋白质相关,因为蛋白质是饲料中的重要成分,也是衡量饲料品质的一大因素。在该文章,很好的为我们揭秘了这次新闻报道的内容: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
1,乙醇梭菌本身是一种发酵菌体( 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ABRINI J于1994年发现,这是当年论文里的菌株(Archives of Microbiology,影响因子2.3,中科院4区)
2,乙醇梭菌本身可以用一氧化碳(CO)作为原料来进行液态发酵。
这在1994年ABRINI J 发现该菌株的时候就报道了其特性,题目明确写着:
an anaerobic bacterium that produces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
一种可以从一氧化碳产生乙醇的厌氧菌。
ABRINI J 测试了其底物(substrates),发现可以用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
当用一氧化碳作为底物的时候,其合成产物效率
3,这种成分的应用价值在于:获得高蛋白质生物饲料原料乙醇梭菌蛋白。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闻的研究并不是创造了新菌株,而是改造菌株,em,这是生物工程里的基本操作。
04,课题组做了什么?
这一点,我们只能从新闻中来管窥。
1,进行了细菌改造
中国农科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从这段新闻,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应该是对这个工程菌进行改造,提高了合成效率,当然具体改造过程,肯定是专利。
2,描述了生物工程概念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不用看,生物工程都是这么描述的,你甚至可以来形容任何一个生物过程,比如放屁对于人来说就是“无中生有”过程,因为你吸入的是氧气,最后在人体代谢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后半段可以看一下,就是有知识产权。而作者在那篇文章中也介绍到了和新闻一样的内容:生产一万吨乙醇可以获得1500吨菌体蛋白。
05,与合成淀粉的区别
大家容易将这个内容和合成淀粉进行比较。但是,个人认为,这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合成淀粉最大的优势在于,脱离了细胞的存在,直接用有机的办法来催化,这也是有机合成近些年来的重大突破,所以相关研究发表在了《Science》上。
反过来,你要是用生物学的手段来做,就没那么吸引力了,一个举世皆知的光合作用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单细胞生物也可以光合作用啊,根本不需要什么有机合成,给点光和水加二氧化碳就满足了。
同样,人工合成氨难度很大,需要专门的工厂设备,可是自然界利用氮气的植物都有呢,比如根瘤菌。
反正,除了个别单质(比如碳),真的很少听说某种化合物生物无法代谢的。
而这次是一种发酵技术,通过一种菌种改进,提高了其合成蛋白效率,依然属于传统生物工程的一环。
如何评判,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看得出来。
[1]魏洪城,郁欢欢,陈晓明,晁伟,邹方起,陈沛,郑银桦,吴秀峰,梁旭方,薛敏.乙醇梭菌蛋白替代豆粕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及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病理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10):4190-4201.
[2]ABRINI J,NAVEAU H,NYNS E J,et al,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sp. nov.,an anaerobic bacterium that produces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J].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1994,161( 4) : 345-351.
[3]Bruno-Barcena, J. M.; Chinn, M. S.; Grunden, A. M. (2013)."Genome Sequence of the Autotrophic Acetogen 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JA1-1 Strain DSM 10061, a Producer of Ethanol from Carbon Monoxide".Genome Announcements.1(4): e00628-13–e006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