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干燥的季节,也是部分皮肤病高发的季节,例如冻疮、银屑病、荨麻疹,那么这些皮肤病要怎么识别和预防呢?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俗话说:“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按照临床上的定义,冻疮是一种与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部性、淤血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生部位多在手、足、耳郭或面部,主要表现为局部红斑或硬疱,触之僵硬,界限清晰;感觉减退,有麻木、疼痛感,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烂,损伤筋骨;患者自觉痒得钻心并有肿胀感,瘙痒受热后加剧,有溃疡者会觉得疼痛。轻者愈后不留瘢痕,重者可遗留瘢痕和色素沉着。
除了寒冷环境的外因,还有起决定作用的内因,那就是人体的素质。有的人身体状况比较差,或营养不良、过度瘦弱,血液不能很好地循环到肢端,便容易得冻疮;有的人在寒冬季节经常从事户外工作,神经或组织会受损而易于出现冻疮;有的人发生冻疮是因为某处的血管畸形或皮肤等功能紊乱;有的人则是由于手足多汗而又没有及时擦干导致的;还有的人可能喜欢穿过紧的鞋袜压迫了循环……因此,通过适当加强营养、参加体育锻炼以促进肢端的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防湿、避免保暖用品潮湿或过紧等方法,可有针对性地预防冻疮[1]。
冻疮很容易复发,先前受冻的地方特别不耐寒冷。这可能是由于组织损伤并没有完全恢复,包括仍然存在血管痉挛使得局部供血容易不足,以及自主神经受损等原因。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容易反复发作,多数患者冬重夏轻。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是一种可伴有关节等受累的多系统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上覆银白色鳞屑的红色丘疹、斑块,以头皮、背部、四肢伸侧受累常见,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我国患病率约为0.47%[2],且复发率较高。
银屑病是一种多因素复杂性疾病,如高脂饮食常导致患者的肥胖和代谢异常发生,增加了银屑病的患病风险;而鱼油、维生素D、无麸质饮食以及咖啡的适量摄入通过抑制炎症、调节免疫等机制对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银屑病患者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较常见,对银屑病发生发展有负面影响,而矿泉浴、海水浴等结合日光浴有利于银屑病的治疗。此外,精神压力、心理相关疾病对银屑病的发病和加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适当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加强心理疏导对提高疗效尤为重要[3]。
荨麻疹属于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皮色或红色的瘙痒性风团,骤起骤消、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很多人在遇热或者运动出汗后,亦或食用辛辣食物后,皮肤出现红色的风疹块,伴不同程度的瘙痒,遇冷或者平静后风疹块迅速消失。
临床上有两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其发病原因与接触热性环境或食用辛辣食物等有明显关联,一种是热接触性荨麻疹,另一种是胆碱能性荨麻疹。热接触性荨麻疹有先天和获得性之分,在受到超过43摄氏度的水的刺激时,前者在1~2小时后刺激部位会出现局限性接触性风团,并可持续12~14小时;后者数分钟内即可出现,甚至伴烧灼感和刺痛感,可持续1小时左右[4]。
胆碱能性荨麻疹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男女无差别,在受到如运动、进食热性或辛辣食物、情绪激动等产热刺激时,皮肤会出现针刺样瘙痒或烧灼感,随后产生边界清楚、互不融合的2~3毫米的小风团,周围可见红晕,发病部位多位于躯干或四肢近心端,皮损泛发而散在,皮损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可伴发流涎、头晕头痛、瞳孔缩小等全身症状。当皮温降低后或休息半小时后可以缓解或消退。
参考文献:
1. 包春莹.长冻疮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长在同一个地方?[J].科学世界,2021(04):125.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 简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4) :223-230.
3. 朱晓辰,孙刚,毕新岭,顾军.膳食和生活方式等对银屑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35(09):1066-1070.
4. 宋业强.运动出汗后过敏,这是怎么了?[J].中医健康养生,2021,7(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