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网(www.thesouthchinasea.org.cn)授权刊载
18世纪晚期法文地图
《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与菲律宾群岛沿海图》
18世纪晚期法文地图《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与菲律宾群岛沿海图》(CARTE PALATE Qui comprend les Costes de TSIOMPA de la COCHINCHINE le Golfe de TUNQUIN unepartie des Costes de la CHINE avec unepartie de l’ARCHIPEL des Isles PHILIPPINES)显示,图上本没有显示九小岛,后来被人用棕色标记在相应位置潦草添画。这表明无论是安南人,还是法国人都不清楚九小岛在哪里,而添加的棕色标记,是在法国强占九小岛之后,被法国远东学院使用地图的人增加上的。可以说明,法国政府1930年声称安南对南沙群岛拥有所谓的“先有权”是没有证据的,法国人在地图上添加九小岛,恰恰反映其属于强占也是不争的事实。
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与菲律宾群岛沿海图
法国人用棕色添加的九小岛标记(局部图)
18世纪法国纪尧姆·德南
《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和菲律宾群岛沿海图》
18世纪法国纪尧姆·德南(Guillaume Dheulland, 1700-1770)绘制的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和菲律宾群岛沿海图。南沙群岛的位置尚空白,表明当时法国对南沙一无所知。此图用棕色标记手工标出法国1933年占领的南沙群岛九小岛的位置,同样证明法国对九小岛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占婆、交趾支那、东京湾、中国和菲律宾群岛沿海图
用手工标出九小岛(局部图)
1744年西班牙人编印《菲律宾群岛地图》
《菲律宾群岛地图(Mapa de las Yslas Philipinas)》由耶稣会士佩德罗·穆里略·维拉德(Pedro Murillo Velarde)绘制,于1744年出版于马尼拉。图中画出靠近吕宋岛海岸的三个礁滩,北边为Galit,中间的一个标志为Panacot,南边是Lumbay。菲律宾认为其中的“Panacot”浅滩来自菲律宾本土语言他加禄语(Tagalog)的音译,就是中国的黄岩岛,进而提出菲律宾的原住民是最可能最早发现黄岩岛的人。实际上,当西班牙人绘制这幅地图时,英国的商船斯卡伯勒号(Scarborough)尚未在黄岩岛出事,菲律宾人和西班牙人还不清楚黄岩岛的存在和位置,否则英国商船不会因偏离航路而出事。此图所显示的Panacot岛礁形象也与黄岩岛的形状不一致,所以仅凭这幅地图来说明黄岩岛属于菲律宾是不足为据的,其观点不能成立。
菲律宾群岛地图(Mapa de las Yslas Philipinas)
1753年法国出版
《好望角到日本之东洋大海图》
法国皇家著名制图学家让·巴普蒂斯特·尼古拉斯·德尼·马纳维尔(Jean Baptiste Nicolas Denis d’Apres de Mannevillette,1707-1780年)于1753年再版其《东方海洋》(Le Neptune Oriental)一书时,根据法国皇家科学院天文观测的成果,在荷兰海图的基础上重新加以校正,补入一幅新绘制的海图:“Cart Réduite de L’Ocean Oriental Depuis le Cap de Bonne Espérance, Jusqu’au Japon”,即好望角到日本之东洋大海图。在这幅法文版海图上,描绘了靠近菲律宾群岛之吕宋岛西海岸外的三个环礁状浅滩,自北而南分别命名为:B. Bolinao(博林脑浅滩)、B. Marsingola(玛升禺洛浅滩)、B. Mariveles(玛丽弗尔浅滩),但是没有画出黄岩岛。也就是说,截止到斯卡伯勒号(Scarborough)触礁沉没之前,菲律宾人或东来的欧洲人都还没有认识到黄岩岛的存在。
好望角到日本之东洋大海图(Cart Réduite de L'Ocean Oriental Depuis le Cap de Bonne Espérance, Jusqu'au Japon)
1755年英国绘制
《亚洲第二部分:中国、印度和鞑靼;巽他群岛、马六甲、菲律宾和日本》
1755年,英国制图师所罗门·博尔顿(Solomon Bolton)编制的地图“Second part of Asia. being China, part of India and Tartary: the islands of Sonda, Molucka, Philippin and Japan”(亚洲第二部分:中国、印度和鞑靼;巽他群岛、马六甲、菲律宾和日本)”,也标志出靠近吕宋岛西海岸的三个环礁,菲律宾群岛的形象已经趋近正确,但是依然没有画出黄岩岛。
亚洲第二部分:中国、印度和鞑靼;巽他群岛、马六甲、菲律宾和日本(Second part of Asia. being China, part of India and Tartary: the islands of Sonda, Molucka, Philippin and Japan)
1766年法国编制《中国海图》
黄岩岛被正确地画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是基于1748年一艘属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斯卡伯勒号(Scarborough)在黄岩岛触礁沉没,为了纪念此次罹难事故,黄岩岛被英国人命名为Scarborough Shoal或Scarboro(意为水位下落时可见的沙洲或浅滩)。《中国海图》(Chart of the China Sea)是根据1744年至1765年间在中国南海航行的船只所提供的海洋资讯由法国人编制。在这幅海图上画了很多航路,用点和十字符号画出一块沙洲,标志“Scarboro”(即黄岩岛)。在菲律宾吕宋岛西侧沿海画了三块浅滩,未标名称,显然与“Scarboro”没有关系,而且隔着较远的一段距离。这也证明了欧洲对黄岩岛最初的认知与命名和所谓“Panacot”浅滩无关,黄岩岛也并非由菲律宾原住民最早发现。
《中国海图》(Chart of the China Sea)
1778年英国编制
《中国海、菲律宾群岛以及菲丽齐亚和苏禄列岛的海图》
《中国海、菲律宾群岛以及菲丽齐亚和苏禄列岛的海图(A Chart of the China Sea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s with the Archipelagos of Felicia and Soloo)》是在耶稣会士佩德罗·穆里罗·维拉德(Pedro Murillo de Velarde)1734年编制菲律宾群岛水道图的基础上,结合英国航海调查的新资料而绘制。该图不仅用英文注记三个浅滩的名称,而且抄录了菲律宾群岛水道图上使用的名称:北边的浅滩为Galit,中间浅滩为Panacot,南边的浅滩是Lumbay。而Scarborough Shoal(即黄岩岛),文字注记“The Scarborough Sept. 12th 1748”,意思是斯卡伯勒号于1748年9月12日(沉没),这是英国运茶帆船撞上浅滩的日子。在这幅海图中同时绘出Panacot浅滩和Scarborough Shoal(黄岩岛),证明二者根本就没有关系。
中国海、菲律宾群岛以及菲丽齐亚和苏禄列岛的海图(A Chart of the China Sea and the Philippine Islands with the Archipelagos of Felicia and Soloo)
1794年英国《中国海新海图及其通道》
在这幅英国刊出的“A NEW CHART OF THE CHINA SEA with ITS SEVERAL ENTRANCES(中国海新海图及其通道)”海图上,吕宋岛西海岸外三个环礁的西侧,画了一个呈半月状的环礁(即黄岩岛),注名:“Scarborough Shoal”(斯卡伯勒浅滩)和“the Negroes Head”(黑岬)。在浅滩的西北侧画出斯卡伯勒号船沉没的地点,并且注记:“Scarborough Sept. 12th 1748”(1748年9月12日斯卡伯勒号船沉没)。黄岩岛与菲律宾群岛之间隔着三个比较大的岛礁或浅滩,自北向南分别是:“Double Headed Shoal or North Maroona Rocks above Water”(双头滩或北方水面上的孤礁)、“Marsingola or South Maroona”(Marsingola或南方的孤礁)和Lambay or Mariveles Shoal(菲律宾本土他加禄语Lumbay转写或Mariveles浅滩)。其中“Marsingola or South Maroona”即前文所述之Panacot礁,而Scarbro Shoal(黄岩岛)与那三个近海岛礁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以证明Panacot岛根本就不是黄岩岛。
中国海新海图及其通道(A NEW CHART OF THE CHINA SEA with ITS SEVERAL ENTRANCES)
局部图
1906年美国人卡斯珀·霍德森
《菲律宾群岛地图》
1906年,美国人卡斯珀·霍德森(Caspar W. Hodgson)根据《巴黎条约》资料编绘了一幅菲律宾群岛地图:MAP OF THE PHILLIPINE ISLANDS,图上最关键的证据是在地图的左侧沿着东经118°经线,在海面上画了一条由点横组成的线,注记“PARIS TREATY LINE”,即巴黎条约线,这也就是巴黎条约划定的菲律宾西部国界线,此条约线将Scarborough Shoal(今黄岩岛)隔在线外,意味着恢复18世纪英国人对黄岩岛的最初定名,取消了19世纪西班牙人的命名。证明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管辖的领土。
菲律宾群岛地图(MAP OF THE PHILLIPINE ISLANDS)
1908年美国人卡斯珀·霍德森
《菲律宾群岛地图》
1908年,卡斯珀·霍德森(Caspar W. Hodgson)根据《巴黎条约》资料,再次请A. BRIESEMEISTER绘制并镌刻了尺寸更大的菲律宾群岛地图:MAP OF THE PHILLIPINE ISLANDS,在美国纽约印制出版。在时隔两年的这幅1908年新版菲律宾群岛地图上,卡斯珀·霍德森在图题的下方增加了文字说明,向美国海岸和大地测量局、陆军部军事情报司、海军部水道测量办公室以及菲律宾教育局、公共工程局、邮政局、科学局以及民族学调查和警察局表示感谢。这表明地图是经过美国和菲律宾官方测量、校订后编绘制图并公开出版,地图上菲律宾领土和国界线是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图左侧沿着东经118°经线的海面上画了一条由点横组成的线,注记“PARIS TREATY LINE”(巴黎条约线),这是巴黎条约划定的菲律宾西部国界线,而Scarborough Shoal(黄岩岛)则在条约线以外,意味着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管辖的领土。
菲律宾群岛地图(MAP OF THE PHILLIPINE ISLANDS)
黄岩岛附近(局部图)
黄岩岛位于东经118度国际条约线之外(局部图)
1961年菲律宾政府印制
《菲律宾共和国地图》
菲律宾共和国地图(MAP OF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由菲律宾政府于1961年印制。图内的资料来自海岸大地测量局、人口统计局、国会图书馆、选举委员会、公共事务局、土地局、国家规划委员会、国家图书馆、保险公司、银行等,并结合私人绘制的地图、房地产经纪人、私人档案以及目测调查。可谓信息资料丰富全面,由D.D.DE JESUS编制,具有菲律宾官方地图的权威性。在这幅彩色地图上,围绕菲律宾群岛,画了一圈横段线,注记“International Treaty Limit”(国家条约界线),其含义即此线是根据国际条约确定的菲律宾国家的界线,而这条国际条约线的西界与东经118°经线重合。在国际条约线的西界以外在相应的位置自上而下配置了四幅小图:菲律宾地形图、菲律宾人口分布图、菲律宾气候图和菲律宾水利电力机泵灌溉图。图上没有标志黄岩岛,从另一侧面证明黄岩岛不属于菲律宾。
菲律宾共和国地图(MAP OF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