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银河系早期就有存在生命的行星?
银河系中大多数存在生命的星球可能在银河系历史早期就形成了。
据最近的国际地球化学年会表示,早在银河系135亿年诞生的岩质行星比在后期诞生的行星更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诞生于银河系早期的岩质行星最适合生命
在银河系早期形成的星球比在晚期形成的更容易孕育生命。据space网报道,这是因为早期形成的行星更容易产生磁场、板块构造和其他利于生命发展和延续的特征。
该项研究的主要作者、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克雷格·奥尼尔在国际地球化学年会上发布报告称,“板块运动对宜居性十分重要,看起来板块构造的最佳条件存在于银河系早期形成的行星,而且不太可能轻易重现。但对生命来讲,这种条件已经足够好了”
计算机模拟突破了距离限制
奥尼尔和它的团队对银河系内围绕太阳系外恒星运动的系外行星展开研究。
奥尼尔表示,“因为所涉距离过远,我们对这些系外行星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客观事实,比如它的位置、温度和一些系外行星的关于地球化学方面的内容。”
位于堪培拉的奥尼尔团队现已将引导参数输入到使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计算基础设施处理器的行星发展模拟分析中。
板块构造相当于行星恒温器
研究者发现,星系中相对较早形成的行星更有可能发生板块运动,板块构造的功能就像内置的恒温器,它为行星表面充分降温进而使常见的生命形式逐渐演变。
奥尼尔认为“没有经过板块运动的行星在很多方面上都不利于行星支持生命的能力”。他说:“这不仅仅影响了星球的表面温度,同时意味着行星核仍保持高温,它抑制磁场的发展,如果没有磁场,行星会失去太阳辐射的屏障,大气层也将逐渐消失,那么生命也很难维持。如果一个行星想要维持生命,那它必须足够幸运地在正确的时间拥有一个合适的位置和地理化学条件。”
随着银河系发展,化学物质的丰度降低
Space网报道,行星的地理化学性质也因其在银河系中形成时间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因为化学性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在银河系的后期,超新星爆炸之后质量较重的化学元素最终会分散开来,较轻的元素(如氦和氢)漂浮在四周凝结成恒星。
随着对太阳系外生命迹象研究的推进,有趣的是,正如我们对银河系大致的了解一样,我们注意到那些日常生活中通常被认为是阻碍的现象(比如板块运动造成的地震或火山爆发)反而是生命产生的先决条件。
相关知识
银河星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18],是一个包含太阳系 [19]的棒旋星系。直径介于100,000[20]至180,000光年[21]。大约拥有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22][23],并可能有1,000亿颗行星[24][25]。太阳系距离银河中心约24,000至28,000光年,在有着浓密气体和尘埃,被称为猎户臂的螺旋臂的内侧边缘。在太阳的位置,公转周期大约是2亿4,000万年[15]。从地球看,因为是从盘状结构的内部向外观看,因此银河系呈现在天球上环绕一圈的带状。
银河系中最古老的恒星几乎和宇宙本身一样古老,因此可能是在大爆炸之后不久的黑暗时期形成的[9]。在核心约10京的范围内的恒星形成核球,并有着一或多根棒从核球向外辐射。最中心处被标示为强烈的电波源,可能是个超大质量黑洞,被命名为人马座A*。在很大距离范围内的恒星和气体都以每秒大约220公里的速度在轨道上绕着银河中心运行。这种恒定的速度违反了开普勒动力学,因而认为银河系中有大量不会辐射或吸收电磁辐射的质量。这些质量被称为暗物质。
银河系有几个卫星星系,它们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并且是室女超星系团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组成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部分。
BY: Brad Bergan
FY:浩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