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52岁阿姨三年骨折三次,是啥原因?冬季做好哪些事,才能做个“硬骨头”

胡医生说健康
原创
三甲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健康管理师,注册营养师。
收藏

同学的姑妈52岁了,看上去非常年轻,皮肤白白净净的,听说她最近又骨折了,这可是她三年来第三次骨折,头两次只是手部骨折,在当地医院予以了保守治疗就恢复了。这次可不是小事,是股骨颈骨折,需要动手术,并且,医生告诉她有重度骨质疏松,这个是导致她骨折的重要原因。

一、啥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包括青少年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二、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及风险因素

1、经常腰背疼痛或全身疼痛,翻身时、起坐时、长时间行走后、夜间或负重活动时会加重。

2、脊柱变形导致驼背,身高变矮,呼吸不畅,腹痛、腹胀等。

3、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股骨近端),前臂和上臂;有少数患者可无症状,而直接发生骨折。

三、骨质疏松有哪些风险因素?

高风险因素有:高龄、绝经后女性、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咖啡及碳酸饮料、少动和制动、膳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户外活动少、吸烟、酗酒和药物等。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特别是老年人群又因为饮食因素、户外活动减少、胃肠吸收减少等因素,使他们成了维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人群,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又成为了老年人卧床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给老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不要忽视药物的因素

可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锂盐、抗癫痫药、肝素、苯妥英钠、质子泵拮抗剂(≥1年)、甲状腺素(过度替代或抑制的剂量)、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四、那么,如何才能确认已经发生骨质疏松了呢?

病史和体检是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确诊依赖于X线检查或骨密度测定。

第一种就是出现脆性骨折,也就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都是自发性或由轻微创伤导致。正常人轻微创伤是不会发生骨折的,但是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却很容易出现。骨折部位常见于脊柱、髋部、手腕等部位。

第二种就是通过仪器检查。

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公认的骨密度检查。与正常年轻人相比,骨密度下降2.5个标准差诊断骨质疏松症。

即:T值≤-2.5诊断为骨质疏松;-2.5<T值<-1.0为骨量减少。T值≥-1.0为正常。

五、怎样保持健康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1、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低盐的均衡膳食;

2、戒烟少酒,尽量少饮咖啡和碳酸饮料;

3、适度运动,科学晒太阳很重要。

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阳光照射皮肤合成,其次是食物和补充添加。

根据不同季节来调整晒太阳的时间,如在冬季可选择在中午前后,而在夏季避免暴晒,则应选择早上10点和下午3点左右。在裸露面部和两侧手臂的情况下,每天晒30分钟即可满足一天维生素D的需要,但是在冬春季节应适当延长时间。

但需注意的是,因而隔着玻璃晒太阳、涂防晒霜去户外是没有效果的。 紫外线容易受到玻璃、防晒霜阻隔。

4、坚持锻炼,预防跌倒和外伤,降低骨折风险

锻炼是骨质疏松症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内容,少动或制动可引起骨质量下降,及肌肉质量的减少,建议缓慢开始,逐渐增加活动量,每天行走30分钟,每周2-3次抗阻运动。

5、监测骨密度。

女性>65岁、男性>70岁、或有骨折史的65岁以上男性至少需要查1次骨密度。如果是骨质疏松症高风险人群,筛查年龄可以提前。如果确诊骨质疏松症,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定期复查。

六、那位阿姨三年骨折三次,是啥原因?

她是绝经后女性,为了减肥,很多食物不吃,身体比较瘦弱、特别爱美,出门必涂防晒霜,出门就坐车,不喜欢户外活动,这些都是她骨质疏松后多次骨折的诱因。

钙剂和维生素D是日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医生还建议阿姨手术后除了药物治疗,饮食上注意牛奶、鸡蛋和水果等的均衡摄入,有意识的接受阳光照射,科学锻炼,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避免再次骨折。

温馨提示: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千万不要等到伤病后才知预防!

评论
南京浦口尹爱兵
大学士级
阅读
2022-01-09
科普6178fb33
学士级
科学补钙,预防骨质疏松。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