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时代对医学科普创作内容转变的新要求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需要被人们掌握后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门类很多,人们不可能全部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专门的学校里学习,其他门类的科学技术,主要通过科学普及来了解。人们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体现了人的科学素养,一个现代化社会的建成也要求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我国政府历来强调要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等。在各种科学技术中,医疗卫生相关的科学技术关系人的健康,自然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因此,医疗卫生的科学技术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医学科普的发展与不足

尽管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已经有了医学科普的萌芽,但是,在那个衣食不周、民不聊生的时代,医学科普事业事实上也难有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卫生宣教成了重要的医学科普内容,而且成效显著,民众广泛受益。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长足进步。让民众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配合诊断和治疗,是医生们做医学科普工作的动力,但是这一工作开展得并不普遍。主要原因是医生们并不擅长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而医务行政主管部门亦未对此事加以提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民众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民众对了解自身所患疾病有了主动要求,因此催生了社会对此事的关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开设了医疗相关栏目,医学科普得以繁荣。由于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理解能力加强,医生们也看到了这一需要,于是纷纷结合自己的诊疗特长,努力把医学讲得通俗易懂,形成了一个以对疾病诊疗知识普及为主的良好局面。渐渐地,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有了大致概念,对心梗、脑梗、放支架、做B超、查CT、验血糖之类的术语已不再陌生。

这样一来,人们渐渐开始意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开始有了要了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怎样防癌,老年人是不是都需要吃阿司匹林,患了癌症究竟要不要忌口等问题的需求。这些问题还是围绕着疾病,解答这些问题虽非临床医生的工作,且一些医生并不擅长科普,但他们仍觉得义不容辞,尽量尝试去做。

到了21世纪初,尤其是经历了“非典”之后,人们普遍产生了追求健康的愿望。人们渴望获得关于健康的知识,例如,怎样的饮食才是合理的,做哪一种运动对身体最好,如何减肥,怎样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少量饮酒究竟有无好处,烟瘾戒不了怎么办,等等。面对民众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多数临床医生表现得并不积极,主要原因是医生们过去并未深究这些内容,解释起来自己心中没底。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自媒体蓬勃发展,各式人等都可以在网络上陈述自己的观点,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鱼龙混杂,更让民众莫衷一是,于是导致了健康知识科普薄弱局面的形成。

二、医学科普创作主题应向促进健康转移

我国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治疗疾病转向促进人民的健康。事实上,普及疾病诊疗知识是疾病诊疗的一部分,具有必要性,能真正造福广大民众。健康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前提,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没病不等于是健康。其实,医学的任务也不应限于救死扶伤,医学的终极目标就应该是促进人们的健康。由此看来,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是医学专业人员的应尽之责。所以,医学科普也应该对应着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单纯介绍疾病的诊疗到普及疾病的预防、促进人们的健康转移。

要实现上述转移,首先应该深化对这一《纲要》的认识。医学科普要重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第一,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今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都已经专科化,甚至亚专科化,对于治疗疾病来说当然很好。但对医学科普而言,临床医生也需要了解一些非自己专业的知识,尤其应该关注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民众的生活与营养、运动、心理、社会、经济等密切相关,向他们科普健康知识时也需要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所以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创作不可能脱离这些方面的内容。医务人员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普及的健康知识才能“接地气”。其实,这不仅有益于健康知识的科普,还能拓宽医务人员自身的知识领域,对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也是有利的。

第二,传统上有关疾病诊疗知识的科普创作,适应了相关疾病患者的需要,“天生”具有了实用性、可读性。一篇讲肝脏病的科普文章,患肝病的患者自然要看;一本介绍肿瘤诊断治疗的科普书,不但肿瘤病人愿意看,他的家属也会找来看。但是一篇介绍控烟的科普文章、一本讲运动有益健康的书,就未必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从而或许无法达到它应有的效果了。虽说科普应该是普及民众“希望知道的”科学知识,但是还应该包括民众“应该知道的”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普创作方面多下功夫了。科普作品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读者,但不能过分娱乐化,否则虽然能吸引眼球,然而恐非医学科普的方向。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医学科普作品如何才能不失严谨而又有趣,是很值得探索的问题。

第三,医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近年来,从医学教育到临床医疗,都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科普创作,也需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医学科普作品中,体现对读者的关爱,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具体怎样做,也值得研究。比如笔者最近在一本著名的医学科普杂志中,看到一位很有资质的医生写的科普文章,他将某种迁延难愈的疾病称为“不死的癌症”。相关患者读到这篇文章情何以堪。在医学科普文章中,关于疾病的预后、死亡率、生存率等方面的表述,类似情况并非罕见。尽管这只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但涉及读者的感受、涉及人文关怀的问题。

如今我国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甚至提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在医务界,由于医务行政主管部门的倡导,医务同道对此反应甚为热烈,确实“形势一片大好”。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医学科普创作的方向、方法及医学科普的人文本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杨秉辉

本文转自《科普创作评论》2021年第3期

(排版:张馨木 编辑:黄倩红 审定:邹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