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迁地保护,保护我方麋鹿不再“迷路”

中国科普博览
原创
中国科协、中科院携手“互联网+科普”平台,深耕科普内容创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白加德、张树苗、李夷平、陈颀(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1900年左右,曾在我国广泛分布的特有物种——麋鹿,在中国本土灭绝。

为了恢复这一珍贵物种,1985-1987年,中国从英国重新引入77只,到目前麋鹿种群已扩大到10000余只,分布区域也从最初重新引入的2个发展到83个。麋鹿种群恢复成为我国野生动物迁地保护成功范例。

麋鹿 (图片来源:麋鹿苑画册)

所谓“迁地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有效保护一个物种,把该物种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适合该物种栖息的地方,使其生活繁衍的一种保护方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迁地保护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为什么要进行迁地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生物多样性最佳保护策略,是在原有生境保护物种种群及其生态系统,即原地保护或就地保护。

然而,当珍稀物种最后保存的种群太小而难以维持,保护措施不能阻止其野外衰退,或者当最后保存的个体已经处于保护地之外时,就地保护就难以取得成效。

在这种情况下,防止其灭绝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个体安置在其适于栖息的环境中进行保护,这种保护策略即迁地保护。

麋鹿群 图片来源:麋鹿苑画册

迁地保护是相对于就地保护来说的,是就地保护的一种补充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能够将受威胁的或稀有的动物物种进行长期保存、分析、试验,并使之繁殖。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给出实施迁地保护的原则是,当一个濒危物种(特别是高等、大型物种)的野生种群数量低于1000时,就应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建立能自我维持的种群。

正在进食的麋鹿们 (图片来源:新华网)

因此,迁地保护往往是对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物种采取的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保护手段。对那些尚未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建立迁地保护种群也有利于科学家迅速获取科研材料,减少对野外资源的获取,促进资源持续利用。

一方面,迁地保护为那些野外生存困难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种群。

另一方面,也为珍稀濒危物种保留了后备基因库,为创建新的种群提供了种源,为科学家开展各类科学试验和研究提供了条件;

不仅如此,迁地保护的场所往往也向公众提供展示和体验,具有自然展示、科学教育和生态体验的功能。

那么,迁地保护具体是如何进行的?咱们先来看看麋鹿种群恢复的案例。

麋鹿 (图片来源:www.biolib.cz)

我国麋鹿迁地保护过程

麋鹿在中国经历了种群繁盛、本土灭绝、流浪海外、重引入、种群复壮、迁地建群、放归野外、形成自然种群的传奇历程。

我国对麋鹿的迁地保护过程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被誉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中国样板”,是世界生物物种迁地保护与回归自然的典范,为全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麋鹿群 (图片来源:麋鹿苑画册)

麋鹿从更新世开始发展,全新世中期到达全盛阶段,商周以后麋鹿种群逐渐衰落,1900年左右在中国本土灭绝。

麋鹿回归中国始于1965年。1965年和1973年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共赠送4对麋鹿给中国,饲养在北京动物园。1980年,哈尔滨动物园从加拿大通过动物交换获得1对麋鹿。

然而,麋鹿在这2个动物园并未繁殖成功。于是中外科学家们发出让麋鹿回归原生地、恢复其野生种群的倡议,得到中英两国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1985年,中国政府启动了麋鹿重引入项目。1985年和1987年从英国乌邦寺引回的38只麋鹿(5雄,33雌),饲养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半自然环境中;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从英国9家动物园引回39只麋鹿(13雄,26雌)。

麋鹿群 (图片来源: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科普教育基地)

麋鹿重引入有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引回国外的麋鹿,开展种群复壮;二是将圈养条件下复壮的麋鹿放归到历史分布地的适宜野生环境中,恢复野生种群。

为此,麋鹿保护工作者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是将麋鹿种群复壮,拥有足够的基础种群;

第二步是开展迁地种群建设,有计划地将麋鹿分散到全国适宜麋鹿生活的地方继续扩大种群,增加分布地,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

第三步是恢复自我维系的野生种群,通过野化训练将麋鹿放归野外,使其完全适应野外环境,实现野外种群的自我繁衍。

1.种群复壮阶段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担了最初引入的麋鹿种群的复壮任务。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是麋鹿的模式标本产地和最后灭绝地,开创性实现了麋鹿重引入后的扩繁工作,于1991年就达到了麋鹿重引入的第一阶段的目标——在中国拥有60-80只麋鹿基础种群。

至1996年,北京麋鹿苑的麋鹿数量达到250只。为了继续扩大种群,同时维持平衡的麋鹿种群与环境承载关系,北京麋鹿苑不断向其他适宜栖息地输出,使苑内麋鹿数量维持在150只左右。2021年9月,北京南海子麋鹿苑麋鹿数量为183只。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麋鹿后,麋鹿种群也逐年扩大,1990年达到引入初期的2倍,1996年达到了388只。2021年9月,江苏大丰的麋鹿数量已超过6000只。

2.迁地建群阶段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与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制定了麋鹿迁地保护规划,不定期将麋鹿输送到其他历史分布区。

北京麋鹿苑自1988年开始输出麋鹿,截至2020年底,共计输出546只;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1995年开始输出麋鹿,截至2020年底共计输出164只。

湖北石首保护区等麋鹿迁地保护地也在本地种群重建后也逐步向外输出麋鹿。至2021年,全国已相继扩展建立了83个麋鹿迁地保护种群。

3.野化放归阶段

1993年,北京麋鹿苑输出的麋鹿在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先接受了野化放归适应训练。1994年、2002年,北京麋鹿苑又分别输送34只和30只麋鹿至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麋鹿野化放归试验。

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在湖北石首保护区核心区接受野化训练的34只麋鹿利用洪水,外逃至接邻的湖南省洞庭湖、杨坡坦和三合垸3个区域。截至2020年底,外逃群体在3个区域形成的自然种群数量均超过200只。

1998年,大丰麋鹿保护区挑选8只麋鹿,开展首次野化放归试验。此后,大丰保护区不断开展野化放养,到2020年已经形成1820只的麋鹿野外种群,基本实现恢复野生种群的目标。

2018年,47只麋鹿被野放至江西鄱阳湖湿地区域,目前已经实现野外自由繁殖,并呈现向外扩散的趋势。麋鹿在鄱阳湖区域的成功繁衍,标志着在中国最大淡水湖原分布地重建麋鹿野生种群取得成功。

鄱阳湖的草洲上,麋鹿开始聚集成大群 (图片来源:江西日报)

“三步走”战略: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麋鹿重引入保护工作将一个曾经灭绝近百年的物种重新引回原生地,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国际上也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借鉴。

我国几代麋鹿保护科研人员不畏艰难,一代接着一代干,在认真分析1965—1980年北京动物园和哈尔滨动物园重引入后未能成功复壮麋鹿种群原因基础上,勇于探索、不断总结,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小种群致死率高、存活率和繁殖力低、难以识别天敌、隐形疾病多等难题。

不但总结了按照遗传学和种群生物学规律科学管理经验,还攻克了繁育保种、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三大技术难关,为麋鹿种群重建探索出了一套适宜方法。

麋鹿物种的成功保护,是“国家兴、麋鹿兴”的有力见证。种群复壮、迁地建群、野化放归,都出自中国保护麋鹿的“三步走”战略。

在“三步走”战略指导和北京麋鹿苑、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近40年的坚持努力下,麋鹿这一在我国野外灭绝了100多年的世界濒危物种,从最初的77只,到如今数量已超10000只。

在突破了奠基种群少、高度近亲繁殖的遗传瓶颈后,实现了麋鹿在全国的扩散,基本覆盖了麋鹿原有的分布范围,接近历史分布区,彻底摆脱了种群灭绝风险。这也印证了麋鹿野生种群重建的“三步走”战略是世界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有效模式。

麋鹿迁地保护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史上一座丰碑,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也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