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最新评估报告《从污染到解决方案: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全球评估》(From Pollution to Solution: A Global Assessment of Marine Litter and Plastic Pollution)。报告显示,目前海洋中仍有大约7500万至1.99亿吨塑料垃圾,占据海洋垃圾总重量的85%。如不采取有效干预手段,预计到2040年,每年进入水生生态系统的塑料垃圾数量将增加近两倍,达到每年2300-3700万吨。
长期以来,塑料垃圾都在不停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海洋。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不健全的垃圾处理方式造成的。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防护设备及其附加包装所产生的大量塑料垃圾被直接丢弃到环境中,使得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剧。如果对塑料进行生命周期分析,2015 年全球塑料释放的温室气体为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预计到 2050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大约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碳预算的 15%。
为引起人们对海洋塑料污染的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该评估报告。据介绍,本次评估的目的是让决策者和广大公众知晓:海洋垃圾(尤其是塑料和微塑料垃圾)能够造成深远影响和严重后果。联合国呼吁全球采取合作性干预措施,以防海洋塑料污染进一步加剧,危害到人类安全与生态平衡。
图 | pixabay
海洋垃圾从何而来?
海洋垃圾和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在1950年至2017年间产出的塑料制品约有92亿吨,其中大约70亿吨都成为了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的回收率很低,不到10%。数以百万吨计的塑料垃圾被丢弃到自然环境中,或是被运到数千公里之外焚烧或倾倒。
报告提醒,自我标榜“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也是一大问题,它们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海洋中降解。而且这些“可生物降解”塑料对个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并不比普通的塑料垃圾小。
除此之外,塑料制品分解、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空气中的颗粒物(例如轮胎和其他包含塑料的物品所产生的磨损)、农业径流、船体破损和货物意外落入海中,这一切都有可能使微塑料进入海水。洪水、风暴和海啸等极端天气事件也可能将沿海地区、河流入海口的大量塑料垃圾卷入海洋。
图 | pixabay
塑料垃圾影响深远
报告中指出,海洋中的垃圾和废弃塑料物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生物层面上看,海洋中的垃圾和塑料对所有海洋生物都将构成严重威胁。塑料是所有海洋垃圾中体积最大、危害性最强和寿命最长的一类,它至少占据海洋垃圾总量的85%。塑料垃圾对鲸鱼、海豹、海龟、鸟类和鱼类以及无脊椎动物如双壳类生物、浮游生物、蠕虫和珊瑚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包括缠绕身躯使其窒息、内部组织撕裂,剥夺其氧气和光照,导致生理应激反应和使其中毒。
从生态层面上看,塑料对浮游生物和海洋、淡水和陆地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会间接改变全球碳循环。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红树林、海草、珊瑚和盐沼,在储存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类对海洋和沿海地区造成的伤害越大,海洋生态系统就越难吸收碳排放、抵御气候变化。塑料在海洋环境中分解时,其中的微塑料、微纤维、有毒化学品、金属和有机微污染物会转移到水域和沉积物中,最终进入海洋食物链。这些物质会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繁殖成功率和生存能力,并损害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工程师”珊瑚和蠕虫建造珊瑚礁、通过生物扰动改变沉积物的能力。
从人体健康层面上看,海洋垃圾和塑料废弃物也会威胁到人类本身。露天焚烧的塑料垃圾、被塑料污染的海产品、塑料表面的致病菌、以及沿海水域析出的有毒和致癌物质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微塑料可以通过呼吸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器官中积累。人类还可能通过海产品吸收到大量的微塑料,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以海产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沿海和本土社区构成严重威胁。此外,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也对人类的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们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在海滩上游玩的欲望,心理也可能会由于海洋动物处于危险之中这一认知的影响而受伤害。
图 | pixabay
从经济层面上看,海洋垃圾和塑料污染物对沿海社区的收入来源以及航运和港口业务都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估计,海洋塑料污染每年对旅游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清理成本至少为60到190亿美元,它每年所造成海洋自然资本损失若换算成货币价值,则高达5000到25000亿美元。假如政府要求企业按照所产生垃圾的预期数量和再循环能力支付垃圾管理费用,那么预计到204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每年可能会给企业造成1000亿美元的财务损失。
解决之道:共同行动
目前,部分国际组织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解决海洋垃圾问题,尤其是海洋中的塑料废弃物问题。
全球范围内有许多致力于解决海洋垃圾和污染的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包括《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际海事组织、《1972伦敦公约》及其缔约方大会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委员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也在采取行动,支持国际社会减少和淘汰塑料制品,推动部长级对话和调整贸易政策,从而减少塑料污染。
图 | pixabay
此外,一系列的立法手段、软性法律措施和管理条例也正在显现出成效。塑料制品禁令、塑料制品消费税、改进垃圾处理技术、经济激励措施、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区域公约、海洋垃圾清除计划、教育倡议和公众宣传运动等计划正在大规模实行。公众态度的转变以及公众对循环利用或是塑料替代品的关注程度、认识程度和行动水平的提高,也为这一系列计划的实行提供了动力。
塑料行业正在倡导使用一些有益于环境的创新技术,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塑料产品供应链中的标记和追踪环节。许多企业牵头发起联合行业倡议,重点关注塑料的循环利用、开发生物塑料和替代材料、应用生态设计。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也制定计划对其供应链进行重组,使之与国家层面的方针保持一致,将生产重心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塑料转向回收的材料。
参与该评估报告的专家们也提出了一些亟需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包括量化分析来自几大主要源头的塑料碎片,及其在不同海洋生态环境中的移动和分解方式;量化分析海洋垃圾对海洋产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损害及经济损失;改进塑料回收技术和标准;进一步发展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和生态设计;改进风险评估框架;深入了解海洋垃圾和塑料废弃物对社会规范、民众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尽管相关人士和有关部门都已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些方案的部署不均衡、且较为分散。因此,将政府、企业和公民各个层级的行动联合起来尤为重要。单一的解决方案无法真正减少进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我们需要在塑料生产和使用的上游和下游环节采取多方协同的系统性干预措施,才能真正做到遏制海洋污染的进一步加剧。
-End-
编辑:郑芊泓、摆脱塑缚
论坛报名
11月25日,摆脱塑缚与阿拉善SEE珠江项目将共同举办“助力‘碳中和’——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应对塑料污染2021线上论坛”,邀请爽提、Enviu等支持循环重复使用模式创新企业出席分享相关实践经验。现场更有学者大咖一同深入分析循环餐具模式在中国的落地效果,并探讨在碳中和的宏大背景下,循环餐具模式如何成为商界打开绿色消费、助力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切口。论坛现正式开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