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中医骨伤饶医生
原创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
收藏

什么是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 diastasis recti abdominis,DRA),是指两侧腹直肌在腹白线位置分别向左右两侧分开,一般指分离距离>2cm,会影响形体美观以及生活质量。

几乎所有女性在晚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大多数女性在产后会逐渐恢复,但仍有30%女性的腹直肌在产后6~8周不能复原。据统计显示,产后DRA的发生率高达30%~70%,其中经阴道分娩后DRA发生率为60. 3%,剖宫产后DRA发生率为70. 8%,若未采取及时的干预,产后6~ 8周,仍有39%~70%的女性腹直肌不能修复。

产后腹直肌为什么会分离

目前DRA的具体发生机制还不明确,但可能和孕晚期激素水平改变和子宫增大有关。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因胎儿发育而逐渐增大的子宫,使腹部结缔组织弹性改变且所受机械压力增大,使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又称腹白线。位于前正中线上,由两侧阔肌的腱膜互相交叉而成的一条白线。)向两侧分离。1

正常情况下,妊娠结束后,激素水平恢复正常,子宫也不再增大,腹壁会逐渐复原,腹直肌会重新向中线靠拢,通常半年到一年会回到原先位置。但如果腹壁本身薄弱、多胎、胎儿过大,腹直肌可能无法恢复到原先位置。

如何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

测量腹直肌分离距离:检查者站于患者右侧,患者仰面平躺,膝盖弯曲,双手交叉抱肩,检查者手指放在患者肚脐位置上,嘱患者吸气,然后呼气的同时,头和肩轻轻抬离床面,如做仰卧起坐一样,用尺子测量腹部肌肉间隙。当腹直肌分离大于2cm,腹直肌丧失最大收缩力量而使腹部肌肉拉长,导致躯干的屈肌收缩明显减弱,屈肌和伸肌的比率为0. 5,正常人群中这个比率通常为0. 7。2

自我测量:仰卧,双腿弯曲。露出腹部,左手在头后支撑,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身体放松。然后将上身抬起,感觉到两侧腹肌向中间挤压手指,如果感觉不到挤压,那么就把手指向两边挪动,直到找到紧张的肌肉。测量两侧肌肉的距离。

正常:2指以内(含2指)

需改善:2~3指(不可进行躯干弯曲和扭转的锻炼,比如仰卧起坐,这会使分离加重)

需就医:3指以上

DRA有什么危害?

影响美观,导致腰痛、腹壁疝

腹直肌分离后,患者腹部松弛、小腹膨隆,不仅影响形体美观,而且若不予以治疗,直接影响腹壁的正常生理功能及躯干旋转、稳定功能。一会导致其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疼痛。二会导致腹内压不能维持正常,可能会引起疝气(小肠从腹壁突出到体外)3

DRA为什么会导致腰痛、腹壁疝?

随着腹直肌分离程度的不断加深,腹部肌肉力量大幅减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也明显减少,而腹部前外侧肌群具有保护腹腔脏器、维持正常腹内压的作用,同时还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及咳嗽等生理功能,具有降肋助呼气、帮助脊柱前屈、侧屈及旋转等作用,故腹直肌松弛情况和腰腹部肌肉力学平衡情况,均可导致骨盆发生前倾、增加腰椎生理弯曲程度,加重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和腹部脂肪的堆积,引起产后长期腰痛或腹壁疝等的发生4

DRA的常见危险因素有什么?

腹部手术史、新生儿体重过大

通常认为,腹部手术包括剖宫产手术分娩时,腹直肌被撕拉所致的直接损伤是DRA发生的一项重要原因。

新生儿体重越大,孕妇腹围越大,所受的直接机械力越大,导致腹部肌肉被过度拉伸,加之胎儿的重量直接压迫腹肌,从而易发生DRA。1

DRA如何治疗?

腹式呼吸、自我锻炼、电刺激

腹直肌分离如果不超过3指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这些产后运动锻炼来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

一、腹式呼吸,主要锻炼腹横肌,促进内部腹部肌肉收紧,步骤如下,平躺或端坐,全身放松,用鼻子缓慢吸气,直到不能再呼吸为止,保持住5-10秒的时间再慢慢的吐气,每日坚持此运动10分钟左右。

二、仰卧屈膝,可仰卧屈膝在瑜伽垫上,全身放松,尝试用腹部大口吸气呼气,感受腹部扩张收缩,双手从肚子两侧把脂肪往肚脐中间推进,每次运动10分钟,每天坚持3组运动。

腹直肌分离3指以上需配合手法治疗或者电刺激疗法,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脊柱生理情况以及改善患者骨盆的倾斜度,对患者血液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其原理是对患者腹部肌肉进行刺激,逐渐唤醒肌肉受损部位,促进患者肌肉收缩,从而不断改善患者腹部肌肉功能。另外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肌肉逐渐生成新的胶原蛋白。李欢5的研究表明,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治疗的总有效率95. 00%显著高于单用腹式呼吸治疗的总有效率 60. 00%。

1.王青, 于晓杰, 杨欣, 孙秀丽 & 王建六. 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现代妇产科进展 28, 913–916 (2019).

2.韦瑞敏, 肖霞, 吕丽清, 罗宇迪 & 邓贤新.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直肌分离疗效的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31, 4361–4364 (2016).

3.王影, 张洁, 冯艳霞 & 马乐. 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观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13, 218–221 (2017).

4.廖柏丹 et al. 电针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症的疗效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18, 85–86 (2018).

5.李欢. 探究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 5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