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因为长了一张迷茫厌世的方脸,成了动物界的网红,大家手机里的表情包。
不过,除了这张憨憨的脸外,你对它还有多少了解呢?
前段时间,本文作者参与了青海嘉塘草原的藏狐研究项目,与这种被当地牧民称为“藏狗子”的动物打了一段时间的交道。
今天咱们就来听他讲讲,关于藏狐的故事。
藏狐“喵呜”为哪般?
以前,藏狐一直是存在我手机里的表情包。直到暑假时,我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究生”的身份来到了家塘草原,给藏狐“捡屎”等监测工作,竟然成了我的日常。
你瞅啥?
图片来自:wildlife-sensor
喵呜是我认识的第一只藏狐(它的故事完全由红外相机拍的视频记录)。
**喵呜住在草原上一个土洞里。**这个洞曾属于荒漠猫,后来猫妈妈带着两个幼崽搬走了,几番轮转后,喵呜于2019年末在这个洞安了家。
荒漠猫
图片来自:wild cat family
2020年初,嘉塘闹雪灾,很多牲畜因饥寒交迫而死去,喵呜的洞穴也常被雪堵上。
这段时间,喵呜经常用前肢扒拉开积雪露出脑袋,或是出来在洞口前卧着,朝着远方“喵呜、喵呜”地嚎叫。晴天如此,风雪交加的午后也有这行为。
雪地觅食的藏狐
图片来自:inaturalist
整理数据时,我着实被它的声音惊艳了——这声音像猫叫,又有点儿像婴儿啼哭,与那张憨憨的方脸完全不匹配。
因为对它的叫声印象太深,所以干脆给它取名“喵呜”。
在雪地里长时间停留和嚎叫,是比较冒险的行为,因为这片草原生活着比藏狐更强悍的猎手兔狲。所以喵呜为什么不惜暴露自己呢?
我猜这是求偶的叫声。
藏狐通常在2、3月份交配,4、5月份下崽,数据拍摄时间为1月中下旬,已进入藏狐的求偶季节。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喵呜的嚎叫是单身“狗子”的情歌。但整理到后来,我突然发现,有一段视频里喵呜家门口有2只藏狐同框!喵呜原本叼着一只鼠兔卧在洞口。突然它望向远方,又整个身子趴在雪地上,发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哼哼声,显得非常欣喜。接着,另一只藏狐出现,喵呜毫不防备地露出肚皮,开始与它嬉戏、玩耍。
看个藏狐也要给我喂狗粮!
图片来自:inaturalist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狗粮”,我陷入了迷茫:喵呜到底是一只狐还是两只狐?这两只藏狐极其相似,外观上没有明显差别。它们本就是一对配偶吗?我看到的喵呜,其实是它俩轮番出镜吗?
这个问题我至今没有搞清楚。由此,我深感红外相机虽然方便,但只能呈现动物的零星片段,深入研究还需要野外实地追踪调查。
图片来自:observation.org
藏狐为啥脸方眼小?
如果你曾经去过高原地区参加过观鸟或观兽等自然观察活动,就会发现,在那里看到的第一种食肉动物很可能是今天的主角——藏狐。
在中国犬科动物是一个并不太大的类群,它们全部成员分四属,其中狐属是一个相对成员最大的科属,其中就有藏狐。
狐属的兄弟姐妹们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不管我们是从网络媒体还是现实中看过藏狐,都会对它宽鼻方脸眯缝眼的模样过目不忘。
论长相,藏狐明显不如近亲赤狐妩媚爽眼,也不如沙狐苗条清秀,但是这副与世无争的神情与体型却是适应高原生活的高度特化适应。
赤狐
图片来自:section of mammals
**藏狐体型较赤狐略小,但头部比例更大,吻部也比赤狐、沙狐更宽厚。**这是因为宽厚的鼻腔能利用更多的热量,而吸入的空气在进入肺部之前,也会在鼻腔中有个预热的过程,减少对呼吸道和肺部的刺激。
藏狐的耳廓也相对更小,减少热量的流失。
藏狐的头部骨骼结构,不是胖,是骨架大
图片来自:wikipedia
藏狐的体色主要为黄灰两色,从头部、背部至上尾根区域为黄色,尾部和体侧周围为灰色,当它匍匐在地面时,这样的色彩组合正好与地面环境融为一体,为捕猎时接近猎物提供了伪装和便利。
而藏狐那始终眯缝状的眼睛,也是对高原上太阳强烈照射最好的适应,可以说它们身上被人津津乐道的特征,正是对环境充分利用和适应演化的结果,它们比赤狐更加适应高原环境,在高原上更具优势。
藏狐:我好方啊,我故意的
没想到眯眯眼的方脸藏狐,不仅长相“出众”,叫声也这么反差萌,谁听了不想rua一把!
当然,现实中野生的藏狐是绝对不能rua的。因为藏狐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生物细粒棘球绦虫的宿主。在人类能感染的绦虫病中,这是最为严重的一种。
撰文:邓星羽、张彤彤
微信编辑:高兴
来源: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