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人,且数量还在不断扩大,并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每7个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2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有8.6%。
慢阻肺是一个“沉默的杀手”,前期没有什么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长期以来都属于“知晓率低、检查率低、诊断不足”的疾病。而冬天是慢阻肺急性加重高发的季节。急性加重,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包括对肺功能不可逆的损伤,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甚至大大增加死亡风险。因此,预防急性加重,患者稳定期的规范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这关键一环的治疗手段主要靠吸入制剂来保障。
2020年1月11日,慢阻肺新型三联吸入创新药物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正式在我国上市,慢阻肺治疗又多了一种新的选择。但是对于广大患者来说,吸入制剂实在是“琳琅满目”,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自己又该选择哪个呢?
今天,药娃就为大家讲一讲如何选择吸入制剂,让我们一起走进吸入制剂的大千世界吧~~
吸入疗法是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首选
吸入疗法适合呼吸疾病的治疗,主要是由于肺组织本身的特性,吸入药物只作用于呼吸道,通过吸入后直接作用于气道,鲜有全身不良反应,因此,吸入疗法是治疗肺部疾病的首选。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吸入制剂都可用于慢阻肺的长期控制。吸入制剂分为两类:急性发作期用药和稳定期用药。
急性发作期推荐沙丁胺醇
急性发作期一般推荐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它是很多120急救的必备药品,在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时候起效快、效果好,能够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缓解气喘的临床症状。
划重点:沙丁胺醇气雾剂不能作为稳定期的长期用药来使用!!!
有些患者发现沙丁胺醇能够缓解气喘症状后,自行备药并不断增加药物使用频率,一支沙丁胺醇气雾剂经常会出现2~3天就被用完的情况。告诫大家,这种用药习惯不可取!这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控制,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切不可将沙丁胺醇用于疾病稳定期的治疗药物!
稳定期治疗需长期使用吸入制剂
稳定期药物治疗是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核心,长期使用吸入制剂可以有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用于稳定期的吸入制剂一般包含三种药物成分: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等;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如噻托溴铵;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这三类药物作为常用的物化吸入制剂,在慢阻肺基本控制中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
目前较为常见的吸入制剂包括单联吸入制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气雾剂等)、双联吸入制剂(如格隆溴铵/福莫特罗吸入气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还有最新研发的三联制剂,即上文提到的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其集合了LABA、LAMA和ICS的佼佼者——福莫特罗、格隆溴铵、布地奈德,应用目前较为前沿的“共悬浮技术”,将药物附着在3μm的磷脂颗粒上,非常适合吸入到小气道里(“共悬浮技术”就是使用类似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多孔磷脂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可有效结合具有不同理化性质的多种药物,且所形成的大部分药物颗粒大小集中在一个最优的空气动力学所需要的范围内,有利于将药物递送至肺部。)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吸入制剂
很多慢阻肺患者一看到有高科技的新产品出现就欣喜万分,是不是日后都可以直接使用三联制剂来控制疾病呢?使用最新的吸入制剂是不是就高枕无忧了呢?
并非如此。
慢阻肺患者根据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四级: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慢阻肺级别高低不同、患者个体差异和对于吸入制剂的接受程度不同,都决定了不同的患者所适合的治疗药物也有差异。例如,重度慢阻肺患者可选择双联吸入制剂或三联吸入制剂,而轻度患者只选择单联吸入制剂即可。
另外,目前的吸入器包括气雾吸入器、经储雾罐气雾吸入器、干粉吸入器和雾化吸入器等,它们都有不同的特点,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加压定量吸入器需要抛射剂,因抛射剂中含有氢氟烷 (HFA)等成分,对其不耐受的患者无法使用;干粉吸入器对患者的肺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吸气流速达不到要求则无法应用;雾化吸入对器具要求比较严格,操作要求较高。
因此,选择吸入制剂需经检查评估后,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选择使用,并不是最新的、包含的治疗药物最多就一定是最适合的。
最后,对于慢阻肺疾病的常规管理,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包括LABA、LAMA、支气管舒张剂、长效支气管舒张剂联合ICS等),并遵照医生和药师的嘱咐定期用药,不可随意更换药物或停药。
2. 吸入制剂一定要注意口腔部位的不良反应;
3. 推荐非药物治疗及疫苗接种,包括接种流感疫苗、肺康复和个人管理;
4. 定期使用口服药物;
5. 戒烟限酒,戒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6. 加强自我管理,适度运动。
作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主管药师 冒长青
审核专家: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 副主任药师 沈卫华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药剂药理科 主任药师 刘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