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快来了解下 Dryland(干旱区)小知识

中国绿发会
原创
长期致力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
收藏

为推动全球干旱地区生命共同体建设,并将其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气候变化应对问题纳入联合国《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后简称“《2020后框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将在2022年 1月 5日至 6日于线上召开“干旱区对话”会议,主题为“2020后的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为推动会议顺利进行,完善会议科普效益,特于此整理相关知识以作为补充性资料。

【定义】

Dryland—干旱区是指水资源有限、土壤相对贫瘠且植被覆盖稀少的地区。

【划定方法】

1. 干旱指数(Aridity Index,AI):年平均降水量(Precipitation,P)与潜在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T)之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1992年利用1951—1980年的气象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AI,将值在0.05~0.65的区域定义为干旱区。

2. 年平均降水量,但这种划分方法仅考虑降水这一单一要素,导致划分范围较小。

【形成原因】

1. Hadley环流和南亚高压。

Hadley环流是造成北非、澳大利亚、西南亚和北美等副热带旱区的重要原因,处于Hadley环流的下沉区。南亚高压的活动对中蒙和中亚地区的旱涝有重要影响。

2. 大地形作用

以青藏高原及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为例,巨大的山脉阻隔了来自海洋的水汽,是位于山脉背风面的干旱区形成的重要原因。

3. 人类活动

农业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到破坏。

4. 沙尘气溶胶

沙尘气溶胶直接效应是冷却地面(阳伞效应)加热大气,间接效应是通过沙尘的传输改变云的微物理特征并消除云的冷却效应,半直接效应可造成低云蒸发,水汽减少,3种效应都会导致降水减少,干旱加剧。(Huang J , Wang T , Wang W , et al .Climate effects of dust aerosols over East Asia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4, 119(19): 11 398-11 416.)

5. 海气相互作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以及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以及降水量异常。

6. 全球变暖

人类活动使得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增温可以导致全球干旱区干旱化加剧。

干旱区的形成绝不是单一要素决定的,通常由多个因素共同影响。

【干旱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旱地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超过三分之一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位于干旱地区,育有许多当地特有物种。干旱地区也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迁徙点。

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一的森林位于干旱地区。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干旱地区生长着树木,相当于 11亿公顷森林。这些树木和森林对地球而言至关重要,它们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土地免受风蚀和荒漠化侵害,为作物、畜禽和人类带来阴凉,促进水分渗入土壤并提高土壤肥力。

其余干旱地区也并非都是沙漠:全球25%的旱地为草地,14%为耕地。

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绿会融媒”。“绿会融媒”是由约50个平台组成的融媒体矩阵,旨在传播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和公共健康危机,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地球生命共同体建设。

参考链接:https://www.fao.org/fao-stories/article/zh/c/1381898/

http://www.adearth.ac.cn/article/2019/1001-8166/1001-8166-2019-34-8-826.shtml?WebShieldDRSessionVerify=kVD1WGoDwk0K8GiGd2WK#T1

(Huang J , Wang T , Wang W , et al .Climate effects of dust aerosols over East Asia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14, 119(19): 11 398-11 416.)

钱正安,宋敏红,李万源,等 .全球、中蒙干旱区及其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细节[J].高原气象,2011,30(1):1-12

文/YJ 审/Stan

评论
科普61a832a869488
秀才级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