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通报,4名失联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今晨已全部找到,均已遇难。
4名地质调查员最小25岁
携带有一天半口粮
11月13日,4名地质调查员按照计划,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他们本计划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但并未在计划时间内下山。
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携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以及约1天半的口粮。据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介绍,4名失联人员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搜救人员发现
失联人员雨衣碎片
11月20日,据救援行动的前方指挥部介绍,在对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方向进行地毯式搜索后,除发现了工作人员排泄的粪便外,在粪便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继续行走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件雨衣碎片,经过比对和失联单位的驾驶员进行确认,确认这件雨衣就是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安排在附近搜救的6支救援队伍进行接应,并在距发现失联人员地点直线距离3.58公里的老鹰塘设置接应点。
同时,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4名失联人员展开地毯式搜索,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目前正在开展遗体转移工作,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地质调查工作总是面临一定的风险,除了森林调查,与其相关的还有各工种的地质调查员、地质勘探员,他们的工作十分艰苦,也极具危险。
说到地质勘探队
就必须要提到“四二九”
1952年。当年5月1日,中央地质部决定,组建“四二九”勘探队,再赴铁山,并要求“四二九”勘探队在铁山矿区以钻探为勘探手段,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提交6000万吨以上的铁矿石。
对新中国的地质工作者来说,在铁山地区进行大规模勘探是第一次。加之铁山矿区被日本侵略者破坏得千疮百孔,留下的资料错漏百出,填的地形图连山头方位都对不上,勘探工作困难重重。
“四二九”地质队在进行矿床地形地质测量
目标确定之后,“四二九”地质勘探队的队员们便背着沉重的仪器。冒着酷暑严寒,整天奔波在高山深谷之间,爬山越岭,风餐露宿。
“四二九”地质队员研究钻探地质情况
“四二九”地质勘探队查明大冶铁矿总储量为103248(千公吨),纯铜储量为602(千公吨),揭开了尖林山地质之谜,打破了外国学者称尖林山为“空白地带”的论断。
地质调查并非可有可无
任何一项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地质环境勘察以及有关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评价;要如实反映客观自然条件并作出正确评价,而且要终身负责。
布一个洞、挖一个坑,地质勘探都有严格的规定。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地质条件,必须贯彻追究事故责任的制度。同时,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开展勘探研究,相对大型的工程则要有深入的研究工作成果作为防范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的依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表示:“曾经有个长几百公里的轨道工程,一路需要开挖很多隧道,施工中克服了很多地质难题。剩下的最后300米恰巧在断层带上,有关工程人员认为没问题,想抢工期,打算一两个月就打通。当时我坚决反对,即使就短短300米,也要严格按照6个“超前”程序来做,如果不认真做将来可能出问题。结果,这最后的300米多施工了一年多。这个例子深刻说明,搞工程建设千万不能骄傲自满,自始至终都应当兢兢业业地认真进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科学真谛验于实践,伟业大厦稳在基础。”只有认识了地质条件,工程的设计、施工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减少工程产生的危害。
一年能背坏20多个书包的特殊
“驴友”
工程地质勘探员们为钻机变换作业地取了个浪漫的名字,叫“搬家”。很多时候,他们要靠肩扛手提,将近1吨重的钻机搬到山上。
为“搬家”修的小路泥泞不堪,脚下湿滑让“搬家”不仅艰难还充满危险。如果钻探作业区没有水源,还要到其他地方抬水。
地质勘探员背着装备到作业区
开展物探作业要携带的装备更夸张。除了要带大地电磁仪、高密度电法测量系统等精密仪器,还要带供电电池组、磁棒、电极、卫星定位器、特制电缆、笔记本电脑、盐巴等物品。
由于野外作业距住处较远,且山高林密,地质勘探员都选择在野外解决午餐,因此每个人都要带足一天的饮用水和干粮。如果物探测试区是碎石土地面,他们还要将有限的饮用水用来稀释盐巴,用盐水增加电极导电性。
大地电磁仪
急救包也是野外必不可少的,所有必需品填满了一个个大书包,人均负重30-40斤,有的地质勘探员一年背坏过20多个书包。
不会索降的地质勘探员
不是好的探险家
山上植被茂密,完全没有路。在低矮灌木区,年纪稍长些的地质勘探员在前面开路,他们尽量仰起头,用身体压弯一人高的灌木,让队伍勉强能通过;遇到大面积高密度的竹林,就要用柴刀开路,即使穿着专门登山鞋,也要格外注意脚下的竹茬。
地质勘探员爬山
除了掌握勘探技术外,他们还要专门学习攀岩、索降、装备维修、急救等技能。无论是高山还是深谷,只要属于铁路规划建设范围内,他们都要用脚踏勘数次,用电缆描绘数次“山脊”,背着仪器一米一米勘探过去。
地质勘探员索降作业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方法
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
对一定地区内的
岩石、地层、构造
矿产、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
进行调查研究
他们为掌握全国森林资源状况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员的默默付出
让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
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向所有地质从业人员致敬
编辑丨李威(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校对丨贾文程
校审丨陈 园
值班编委丨张宇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新华网”(ID:newsxinhua)、“矿业界”(ID:MiningWorld)、“交通旅游导报”(ID:jtlydb)、“东楚晚报”(ID:dcwb2013)、微博@新京报我们视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