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不是新鲜事。
★ 影响人群流动的原因很多,气候不是决定因素。
北方的朋友们今年可能会格外有感触,那就是雨水怎么这么多?这不,有一种猜测也流行了起来,那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将有望使中国北方植被恢复丰茂,气候也变得宜人,人口也将因此回归并增长。
图虫创意
那么,“南方湿热北方干冷”的常识真的会就此遭到颠覆吗?还是说这只是气候在短时间内的正常波动?寒冷的北方,是否真的能成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最大赢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二。
01
北方确实在变暖
但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国一般以秦岭淮河为界来分隔南方和北方,这条分界线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而降水偏少汛期很短;而南方的冬季平均气温则在0℃以上,降水季节分配较温带季风气候而言则平均得多,且汛期较长,一般5-9月降水量均超过100mm。
于是,长期生产实践中,人们形成了“南方湿热而北方干冷”这一印象。而干旱寒冷的恶劣天气,似乎成为了阻碍北方工农业大发展的最大障碍。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学家注意到,大量数据正告诉我们,这个“障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被现实瓦解。
图虫创意
随着现代气象观测手段的发展和观测数据的积累,人类对于以小时计算的局部地区天气,已经可以实现相当准确度的天气预报预警。将这些琐碎的气温降雨的数据放到更大时间尺度去比较分析,我们逐渐发现全球气候变暖这一趋势,对于大部分地区是“现在进行时”。
不过,如果从地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方这样的升温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据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考证,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横跨四个温暖期-寒冷期的气候多次变化,我国北方的平均气温也在不到两千年的时间内陡升约0.7℃,其后果直接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增加20%;在更加久远的300万年,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算出当时地球整体升温幅度达到2到3℃,北方降水更是一下子猛增30-40%。
温度升高,降水变多,对于长期饱受寒冷干旱之苦的北方而言,似乎是一件好事,一个林草丰沛,更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未来似乎近在咫尺。不过,这种气候的变化真的能让更多的人选择到北方居住吗?
02
单纯气候变动
很难扭转南下的人口流动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近些年人口从北向南流动数量非常巨大,有一个直观原因就是北方冬天比较寒冷,影响各种经济活动。
图虫创意
比如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天有一段较长的例行冬休期。冬休期间,室外工程大部分都得停止。东北地区一季度的GDP偏低,也是因为冬休的影响,如果气候变暖,冬休期缩短,每年可用工期延长,项目建设效率也会提高。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加快,拉动经济GDP提高。
对于北方来说,最近十年的冬天,远远不如几十年前那么冷了,变暖趋势非常明显。那么,气候变暖后的北方,能否扭转人口大量南向流出的趋势呢?
答案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基于历史及现实因素,北方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通过对石油,钢材,煤炭,水泥等原材料的生产加工,给南方承接下游细分工业制成品加工提供保障。作为工业布局的上游,在过去的二十年,北方经济依仗的上游工业产品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南方作为行销世界的“中国制造”生力军,下游工业品增速强劲持续。
而这南北产业上的背向发展,正是人口趋向性流动的最大动力。产业繁荣带动的大量高价值岗位,像个巨大的抽水泵,源源不断的泵送着人口向南流动。
图虫创意
和这样庞大坚实的地区经济分工对人口的南向流动的现实因素相比,当前这种在较小时间尺度上因北方气候变暖带来的人口北向流动的动力就显得微乎其微了。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统计,南方经济规模已占据全国经济总量的64.56%,全国20个区域性枢纽城市,有13个分布在南方。作为承载中国将近80%工业制成品和主要贸易枢纽的经济大区,南方更迫切需要大量的人口参与完成各个环节运转。
与此同时,人口大量聚集,促使南方诸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不断发展融合。人口大量流入进一步促进各大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区域进一步互联互通,市政设施,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产品更加丰富高效,而这又进一步固化了这种人口流动趋势。
那么,这种趋势能够改变吗?
从长远来看,全球气候变暖还会影响地球上的大气环流、水热输送通道、洋流运动等,从而全面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这样大尺度上的气候变化,又必然引起地区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变化,而这,才是决定未来人群流动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决定人群流动的原因很多,要想让更多的人留在北方,可不是光气候改变就能做到的。
03
家园要靠双手建设
全球变暖没有赢家
可能还是有朋友认为,不管怎么样,北方从寒冷干燥变得温暖湿润,总归是件好事啊?而事实是,北方的寒冷,可能会因为全球变暖而稍微得到缓解。但日益失常的气候,却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上文说过,北方变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2021年8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最新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自19世纪蒸汽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等人类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 1.1℃。
并且根据现有的模型预测,在未来二十年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和速度都远超以往,并有极大概率越过人类扭转升温趋势临界的1.5℃。
这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极端天气,比如北方降雨量从数据上看肯定是增加了,但这种降雨可不是匀着下,而是像山西、河南碰到的灾害那样,短期内的强降水,这样的降水带来的是灾难。
此外,二氧化碳也是个大麻烦,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13年的评估报告中得出了一个明确且谨慎的结论:目前发生的气候变暖现象极有可能是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
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数字显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现指数上升态势。毫无疑问,作为人类一个微小个体的我们,或多或少都参与了这场对地球的“世纪迫害”。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呈现指数上升态势
(图源自 Our World in Data)
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全球变暖,人人都是参与者。而面对全球变暖带来的后果,人人又都将是受害人。全球温度升高,不单单是两极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这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到来的灾难。它是夏天里日益频繁出现的台风,是沙漠里的滚滚洪水,是广阔平原上接二连三的暴雨与干旱,是关系每个依赖这颗行星维持生命的生物体休戚与共的共同难题。
建设美丽家园,从来不是气候变暖下可以偏居一方的小确幸,而应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大智慧。
作者 | 刘强 浙江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审核 | 艾婉秀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专家 研究员
责编 | 丁崝
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版权图库的图片,不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