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国梧桐不是梧桐,也不原产于法国

果壳自然
探索万物之美,守护自然的丰富、独特与永恒。
收藏

听说,最近上海、南京等地的“法国梧桐”黄了。秋冬的阳光透过金灿灿的树叶,显得格外温暖,风一吹,金色的叶浪沙沙作响,为树下漫步的你谱一曲伴奏。

不过,“法国梧桐”这个名字误会可大了,它才不是法国来的梧桐呢!

我对二球悬铃木的记忆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家附近的街心公园边有一排四层楼高的大树,每到夏季便树荫浓密。孩子们总能在树叶上找到“洋辣子”(刺蛾科幼虫),他们会摘下这些树叶,当作“生物武器”,用来和附近社区的孩子互殴。时至今日,那修罗场般的情景仍历历在目。War is hell!

此“法桐”非彼“法桐”

二球悬铃木是一球悬铃木与三球悬铃木杂交的后代。从学名来看,这一家子似乎很好区分,然而它们的俗称集合可能比修罗场还要混乱,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法桐与美桐杂交产生了法桐”这种绕口令。

两棵悬铃木化成人形,在一起聊天。

A木:您知道吗,我和您的球加起来,一共有三颗!

B木:希波克拉底保佑你,可怜的孩子!你竟然一颗球都没有,我简直无法想象!

问:A和B各是什么种类?聊天的地点在哪里?

悬铃木科是个单属科,属下大约只有10种,大部分都原产自北美,欧亚大陆只有2种,其中就有二球悬铃木的一个亲本——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

图片

三球悬铃木,叶子更细裂,其果序数量也并非总是3个,而是在3-6个之间 | barchampro.co.uk

三球悬铃木原产于巴尔干半岛至中亚一带,在古希腊时期就是常见的庭院树木。据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科斯任教时,曾在一棵巨大的悬铃木树荫下向学生传授医疗知识,如今这棵树的后代已扎根于世界各地的医学院校中,被誉为“希波克拉底之树”。

藉由贸易往来,三球悬铃木分别向东西方扩散,向东的一支曾在印度繁荣昌盛,并零星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当时中国人称之为“净土树”或“祛汗树”,此外亦有传为“脚汗树”的;而向西的一支则到达了西班牙,大约于16世纪中期传入英国。

图片

传说中那棵“希波克拉底之树”,现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 Steven Fruitsmaak / wikimedia.org

如果用某度查询“法国梧桐”,词条会显示它的中文学名是“三球悬铃木”,然而三球悬铃木并不是中国最常见的俗称的法国梧桐。那么为什么两个物种会占用同一个名字呢?

实际上,我们俗称的法国梧桐一直都指的是二球悬铃木,它最早从法国引入中国并栽培于上海法租界,因此得名“法国梧桐”。但民国时期的植物学界把二球悬铃木错误地鉴定为三球悬铃木,在1937年的《中国树木分类学》里,作者也把这两种搞混了,把三球悬铃木称作法国梧桐,而把二球悬铃木称作英国梧桐。后来虽然鉴定的错误被更正,但名称却没有及时纠正过来,这才引起学名和俗称的混乱。

所以,绕口令中的两个“法桐”并非同一种。

另一个亲本美桐就没有这么混乱,它确实原产于北美,因为通常只结一个果球,故《中国植物志》称之为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关于文章开头的问答有一个提示:这是一个满是一球悬铃木的地区。)

图片

一球悬铃木的叶子更浅裂,果序一般为1个,少数2个 | selectree.calpoly.edu

默默奉献的行道树

当两种亲本悬铃木相遇,愉快的杂交就发生了。关于杂交的地点和方式有不同说法,大部分人认为是由英国人在17世纪将两者进行人工杂交,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杂交发生在同时期的西班牙,某棵三球和某棵一球种植得较近,最后牵手成功,产生自然杂交的后代。

不管怎么说,这个“(3+1)÷2=2”的等式成立(误),伟大的二球悬铃木诞生了。苏格兰植物学家William Aiton在1789年的书Hortus Kewensis(《邱园植物》)中提到了二球悬铃木,这是它首次正式出现在植物学文献中,但当时被当做是三球悬铃木的一个变种,被称为“Spanish plane tree”。这似乎从侧面证明最早的杂交后代出现在西班牙。

图片

William Aiton与《邱园植物》| 左图:wikimedia.org;右图:booktopia.com.au

1805年,二球悬铃木被提为新种,并命名为Platanus acerifolia,随后又以“疑似杂交种”的身份,在中间加了一个x,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学名Platanus x acerifolia。可见直到19世纪初,主流学界还不能确定它的杂交种身份。那么,英国于17世纪人工杂交云云,莫非是英国人自己吹的?

虽然杂交不一定由英国人实现,但二球悬铃木最早在英国大规模种植却是事实。人们发现它比其他两种悬铃木更抗高温、干旱和霉菌炭疽,兼之生长速度快、树形好看、冠大荫浓,很适合做城市行道树和公园绿化乔木,而且它的叶子可吸附空气中滞沉的污染物颗粒,很适合工业革命时期乌烟瘴气的英国城市。现今它的英文名是大名鼎鼎的“伦敦飞机”(London plane),至于那“Spanish plane tree”,早就被人遗忘了。

图片

作家张晓风曾有散文《行道树》,赞扬了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 Chris Hellier / thespruce.com

200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50周年庆典,英国树木委员会特意挑选出英国境内50棵具有历史文化寓意的老树,砍下来送给女王作为对女王的致敬。来自剑桥郡伊利镇的一棵二球悬铃木名列其中,它被认为是英国第一棵二球悬铃木,由英国主教Peter Gunning于1680年种植。

图片

伊利镇的英国No.1悬铃木,周长超过9米 | treetree.co.uk

此“梧桐”非真“梧桐”

19世纪中期,拿破仑三世上位,钦点乔治·奥斯曼男爵作为总设计师,着手重建巴黎的城市规划。在奥斯曼男爵的设计下,两侧首次栽种了二球悬铃木的巴黎主干道,成为了可供行人悠闲徜徉、富有浪漫气息的林荫大道。此后各国大都市都以巴黎为楷模,将悬铃木作为城市主干道的行道树。

中国最早的二球悬铃木亦是来自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先有少量输入。如南京石鼓路小学有一棵高27米的二球悬铃木,是在修建教堂时,由一位法国神父栽种于此,被称为南京市“001悬铃木”。

1887~1892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曾先后两次从法国购买二球悬铃木苗和桉树苗试种,结果悬铃木的生长情况远好过桉树,因此公董局放弃了桉树,继续从法国成批购买悬铃木。到了19世纪末,上海的悬铃木已经可以自给自足,无需再买了,而且还陆续被引种至武汉、南京等周边城市。如今在上海的几个公园内,还活着50多棵百年以上的老悬铃木。

图片

南京街头的悬铃木 | archive.aawsat.com

清代以来,由海路进入中国的物品多半要加个“洋”字,因此二球悬铃木在引入初期,因为叶子类似中国原产的梧桐Firmiana simplex(属于锦葵科),而多被俗称为“洋梧桐”,而书面上则多用它的日语名称“筱悬木”(篠懸の木),亦有直接音译属名,称“泼拉他纳”。

图片

梧桐(Firmiana simplex)真身,与二球悬铃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树种 | Javier martin / wikimedia.org

据《清稗类钞》记载:“筱悬木,为落叶乔木,原产于欧洲,移植于上海。马路两旁之成行者是也,俗称‘洋梧桐’。”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法国梧桐”这个名字取代了洋梧桐,成为二球悬铃木在上海民间的普遍俗称。1928年《申报》一篇文章说:

大家现在栽行道树,多想拣筱悬木(Platanus orienlais),然而筱悬木的名称知道的人极少。因为法租界栽得极多,并且叶子酷肖梧桐,所以大家无以名之,名之曰法国梧桐。说起来它是属于筱悬木科,不是属于梧桐科,并且亦不是法国的特产。

这篇文章虽然搞错了学名,但已经明确指出悬铃木与梧桐的植物学区别,“法国梧桐”之名,乃是基于原产地不明与外形混淆的误称。之后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先生将其改为“悬铃木”,这其实也是来源于日语悬铃木的另一写法“鈴懸の木”(スズカケノキ)。不过无论是悬铃木、铃悬木还是筱悬木,都不如“法国梧桐”这个流传至今的误称使用率高,后者在一些当代小说中多次出现,象征浪漫、忧郁、颓废、阴冷、寂寞、虚脱、仰望天空、低头流泪、群岚暗淡、暮色四合等等。

恼人的“四月飞雪”

前文提到二球悬铃木具有生长快、树荫浓、抗性好、耐修剪、抗烟尘等优点,其名列世界五大行道树之一,在北半球被广泛栽种。然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行道树,春夏之际,人们会遭遇“四月飞雪”——除了杨絮柳絮的全方位攻击,二球悬铃木恰好也趁这个时机,向全世界撒播后代。

不同的是,杨柳的毛絮来源于种子,而悬铃木的毛絮来源于小坚果——600~1400个倒圆锥形的小坚果组成一个球形果簇。在4月~6月间,上一年的成熟果簇脱落,小坚果也就带着毛飘散四周。

图片

春天的“行人杀手” | newenglandwild.org

通常,这些毛絮会携带花粉、细菌、病毒、污染物颗粒等,钻入人的眼耳口鼻,造成严重不适,甚至诱发哮喘,成堆的毛絮还会增加火灾风险,十分令人讨厌。

对于悬铃木的这个毛病,目前最直接也最费事的方法就是修剪,把那些带果的枝或是当年生枝条剪掉了事。较高级的方法是培育不结果的品种,然后嫁接到飞毛的品种上,但尚未大规模推广。此外还有在开花时喷洒催熟药剂,让花和幼果萎缩脱落。

图片

除了引发过敏哮喘,飞入眼睛的毛絮造成不适,还会给行人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 weimeixi.com

为英国女王挑选登基庆典树木的委员曾说,老树是历史的载体。我想任何国家都拥有这样的老树——远至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之树,近至南京的悬铃木,不管年岁几何,它们都默默承载记录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从历史的黑暗到光荣的重生。树根深植于大地,而树干枝叶任由时间长河冲刷,留下光阴的故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