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观象台简史 | 为什么古老的文明总喜欢仰望天空?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图片

考古往往是一个掘地三尺的工作,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在地下挖出一片天空。

这片天空藏在一个又一个观象台遗址中,倒映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

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这是一种极致的浪漫。

星空博大,却也幽深。对于身处原始社会的人类来说,这是一片被广袤无垠所掌控的神秘。日月星辰的游移,脱离了触手可及的距离。

于是古人们建起高高的观象台,借由它,行官们夜测天象,记录天体运行的轨迹,帝王们通过天象,推行政治的决策。

观星这件事是如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随后又隐晦在深宫一角?那些神秘的观象台究竟又代表着什么?

今天,我们来聊聊观象台,以及它背后的天文世界。

01

从“巫觋”说起

中国人对于宇宙的探索,拥有着极为漫长的历史。早在黄帝时期,人们已开始学会用肉眼观测天体,试图探查它们的运行规律。

对于还身处在原始社会的人来说,日升月落,斗转星移,这本身即是不可思议的现象,甚至,宇宙的遥远与未知,是投注于人类身上的巨大阴影。

这些庞大天体的运动轨迹,影响着气候变换,带来了四季更替。但是面对它们本身,人类却显得渺小而不可及。

图片

河北宣化张氏墓(1116年)中的二十八宿及黄道十二宫星图。古人通过肉眼的观测星星的形状,记录它们运行的轨迹。

图片

陕西靖边汉墓内发现的目前最完整的一幅二十八星宿图

大抵是出于畏惧,又或是出于崇敬,人们开始自觉地将奇异的天象同人间祸福加以联系,于是,一个人的命运在此刻起便开始同天地相连:想要在人世沧桑寻找答案,那必定需事先获得上天的启示。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的雏形,正是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此时的天文学,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特点,它更接近于占星术的形态——其知识体系由数学和历法为核心,而它最终极的目标,便是为人世间的生活提供预兆性的服务。

图片

宋《仙女乘鸾》图,图源:故宫博物馆。中国的神话体系里,有着非常多的故事都同宇宙有关,比如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天狗食月......这些玄奇动人的故事为人与天地的联系增添了一丝必然性。

这种将人同天地相连的宇宙观,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都统治着整个中国社会。也是由此,中国的天文学从诞生起,便无法从政治斗争当中脱离。

最开始,一种首要的需求是找到一个可以与天地直接进行沟通之人,这个角色,起先是由“巫觋”担任。在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崛起,封建时代还未来临的早期社会当中,巫觋是各个部落里面的重要角色。

图片

殷商甲骨文片。这些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正是巫觋占卜后留下的卜辞

他们既能够与上天对话,也可以同神明交流,凭借着这一独有的能力,巫觋一边操纵着天地时间,一边觑觎着人间的权力。

巫觋的通天本领,带来了一种深远的巫觋文化: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需经由巫觋占卜,根据其占卜的结果,再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图片

汉画像石上拓印的巫觋进行占卜的场景

根植于“人要将其命运交于天地之间”的朴素信仰当中,巫觋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了观测天象,传达预示的任务。但是,当时间跨入殷商时期,出于同样的原因,巫觋文化逐渐走向了衰亡。

02

当观星成为“私学”

在君权逐渐崛起的时代,权力让帝王们的野心也逐渐膨胀。

对于这些统治者而言,仅仅是掌握着管理国家的权力仍旧不够,在他们看来,获取这份“天机”的能力,也只能属于自己。

从西周开始,历朝历代的君主都在不断试图将这份权力收编到自己手中:一开始,是巫觋被纳入正式的官僚体系当中,而后,随着巫官的消失,观星也随之成为一门“皇家私学”,观测天象也成为皇室独享的活动。

周朝时,巫觋仍有较大的权力,但是历法与天文的工作,却被交由另外设置的太史负责。此时,太史往往以采风的形式进行自己的工作,《诗经》中关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等气节变化的描述,便是他们记录气象、推算节气的工作成果。

图片

春秋时,这些观察天象的行官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中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即指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到战国时,有两位来自民间的观星者——齐国人甘德和魏国人石申,他们将天文学从占星术中分离了出来。

甘德作《天文星占》,石申作《天文》,整理和归纳了行星运行和恒星位置的基本知识,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这个时候,观星仍是人人都可进行的活动

等到秦汉时期,巫觋成为只负责舞事神,以祝的属官参加国家祭祀的巫官。而负责推算天文历法的工作,则由太史令来担任。

图片

秦汉时期的太史令还要负责编写史书,书写了《史记》一书的司马迁担任的便是太史令的职位

在西汉以后,巫正式从官僚体系当中消失,而逐渐演变成在民间活跃的一种职业。

图片

一个乡村中的巫觋表演

图片

祭祀活动。巫官的取缔并不意味着巫觋文化的消失,事实上,当巫觋走向民间后仍有着广泛的信仰基础。只不过在汉代以后,巫的主要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被彻底从天文历法的领域中剥离,转而成为娱神祭鬼、替人祈祷的巫师。

西晋时期,朝廷颁布了“禁星气,谶纬之学”的法令,观天象的活动在民间被禁止,观星正式成为了朝廷的“私学”。

中国的天文学发展到了这里,已经深陷于权力斗争当中:一方面,巫官被正式驱除,标志着君主的权力已经攀登上一个高峰,君主本人从此成为代表天意唯一人物,君权由神授予,皇帝也成为上天授意的人间统治者。

另一方面,观测天象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观察,它还代表了一个新的系统——天人感应之下的皇权秩序

图片

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绘制的星图便是这一需求下的产物。陈卓综合甘德、石申的观察,编制了一个283官1464颗恒星的星表,并以此为根据绘成了三垣、二十八宿的星官系统。这是一套天文与高级权贵相互联系的系统,根本目的在于为皇权秩序提供合理性。

图片

《隋书·帝记录》曾记载,隋炀帝在位时期“甲子,荧惑入太微。”这里的“荧惑入太微”指的即是一种天象。隋朝在隋炀帝时亡,因此史官做此记录。这也反映出,古人普遍相信,奇异的天象可以预示了一个朝代的兴衰。其背后的理据,便是根植于这种“天与帝”之间的牢固联系。

至此,观星的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成为确保皇权统治合理性的依据。正是由此,“禁星气”的规定,也从西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为此,历朝历代都曾出台过与观星相关的禁令,例如,唐朝时法律规定,私人家中不能私藏观天象的仪器、天文图书等,“违者徒二年”。如果有人观天象妖言惑众的,判绞刑。

当观星这一活动被皇家完全垄断以后,各个朝代都设立了不同的机构以从事观测工作:隋代设置了太史监,唐代则是太史局、司天台,宋代有司天监、天文院,明清时期便是钦天监。

图片

清朝时期,钦天监监正多由外国人担任。图为清朝有名的钦天监监正汤若望,他是今德国科隆人。

从太史监到钦天监,名称与机构变来变去,其本质工作却不离其宗:以天文为名,实际却是为人事寻求合法性。

03

观象台简史

观象台的出现,便是这种“私学”潮流下的产物。

从一开始,高大的观象台便是为防范民间进行观星活动出现的,因而,观象台都会被设置在深宫当中,或是同皇室祭拜天地的场所结合在一起。观象台也因此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其面貌影影绰绰,不得为常人所窥探。

图片

北京古观象台。观象台不仅为行官员提供了观测天象的场所,由于其选址开阔,皇帝也会在天气晴好时登台玩赏。

观象台究竟是何时出现的?目前我们也尚未找到明确的记载。

历史上留下了明确记录的第一个观象台,是出于东晋初的后赵。后赵是羯族石勒于公元 319年在今河北南部建立的政权,石勒的从子石季龙于晋咸康年间(335~342年)在襄国与邺两地大兴土木,其中便有建设一个观象台。

根据文献中所记,这个观象台被建设的十分豪华,且形式考究。观象台的内部还配备有简单的天文仪器。

图片

日晷仪,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的天文仪器,也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到了隋代,观象台被叫作灵台,隋炀帝曾“遣宫人四十人,就太史局,别诏袁充,教以星气,业成者进内,以参占验云。”这里说的很明白,就是隋炀帝杨广曾选派了40名宫人,交给袁充,由他在灵台这里,教授她们如何观测天象。

唐朝也建有“灵台”,史料中有载:乾元元年(758年)三月十九日,“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改置官署,置于永宁坊东南角,内有灵台。”

等到宋、金时期,“灵台”改称为“司天台”。台上“有仪器,始于金,成于元”。这里说的仪器,指的便是南宋初年由邵谔主持制造的浑仪,当时的皇帝就将浑仪放于自己行宫当中“以测天象”。

元代时,“司天台”又被改为“舞台”,等到明清时期,这个名称才固定下来,在明以后,观测天象的地方便一直被称作观象台。

图片

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定星体方位的天文仪器,南宋邵谔主持制造的浑仪已经失传,目前保留下来的实物只有紫金山天文台现存的明正统年间所仿制之浑仪。

基本上,中国的历朝历代都有设置观象台。不过对于观象台的建筑是何种形态,却没有过多的记载。

目前,大量有关观象台的建造资料和历史实物,都来自明清两朝,例如,《明神宗实录》就有记,在明朝时,观象台的设置已有了定式。孙承泽在《春明梦余录》中对于观象台的大致情况也有过描述:

“观象台,在城东南隅。台上有浑天仪,如世所图璇玑,皆铸铜为器,四柱以铜龙架而悬之,又有简仪,状相似……玉衡,亦以铜为之,如尺而首尾皆曲,有二孔,对孔直窥,以候中星。又有铜球,左右转旋,以象天体,以方函盛之。函周围作二十八宿真形,南面有正统御铭。台下小室有量天尺,筑铜人,有捧尺北面。室穴其顶,以候日中测影之长短……中为紫薇殿,殿傍有铜壶、滴漏。”

图片

后人对于“钦天监司天台”的还原图式

今日,对于我们而言,探访观象台这个建筑,已经失去了往昔的深意:其名称的变更和位置的确定,都反映着不同权力在此角逐过的痕迹,在我们现在看来更多是“神秘”“古老”的建筑,却是几千年来政治斗争的另一重反照

现如今,“君”已不在,那个曾经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起点,伴随着时代的推进而消失在历史的漩涡里。唯有这古老的建筑,历经风霜,巍然挺立。

04

去哪里看观象台?

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观象台建筑并不多,它往往容易因为一个朝代的覆灭,也随之化为尘土。在这些遗留至今的观象台中,我们向你推荐其中四座,它们来自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特点,也往往因其特殊的地位,成为那个时代为我们传递的最后信息

1)北京古观象台

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东裱褙胡同2号

门票:成人20元,中小学生5元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北京古观象台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144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的历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北京古观象台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见证中西交流的历史文物珍品。

在新中国成立后,古象台被移交给北京天文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2)陶寺观象台

地址: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

门票:无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图片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有4700年的历史。陶寺古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

它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

陶寺古观象台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它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目前,该考古成果被中国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

图片

陶寺观象台模拟观测得到的20个节令太阳历,图源:《怎探古人何所思》一书

3)青岛观象台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观象二路21号

门票:8元/人

开放时间:不定期开放

青岛观象台1898年由德国人创建,后被日军两次侵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解放后,由海军接管。主楼共7层,高21.6米,是近代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

图片

日本人拍摄的青岛观象台

1957年,青岛观象台天文、地磁、地震三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从此,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

图片

青岛观象台在近代中国气象、海洋科学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这里风景独特,绿植环绕,在青岛市区诸多山头公园之中,唯独"穹台窥象"曾被列为青岛十景之中。

4)河南登封观星台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石淙街观星台中国天文博物院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30—18:00

登封观星台由天文学家郭守敬于至元十三年至至元十七年(1276—1280年)主持建造,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整个观星台是一座依照“圭表”放大的建筑,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观星台北侧的石圭则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

1961年,登封观星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明代钦天监》王云婕

《中国天文考古学》冯时

《钦天监到底是个什么机构》曾勋

《中国历史上的内观象台与钦天监司天台》郭世荣 李迪

-END-

编辑丨荷包蛋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艺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