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擦不对,痔疮找上门?痔疮到底怎么预防?不知道的看这里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擦屁股,可是一种技术活。

不管男女老少,上厕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上厕所的善后工作——擦屁股这件事,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对。

很多人擦屁股擦不干净,就会坐立难安。于是,拿纸使劲擦,擦到厕纸“见红”,有时还能感觉到肛门口“有东西脱出来”。

图片

注意!如果你出现这些典型的描述,很可能已经被痔疮(痔)盯上了!屁股擦不对,痔疮真的会找上门?痔疮该如何辨别?又该如何预防?

屁股擦不对,真的会引发痔病?

“便后擦屁股方式不当或厕纸折叠不当会导致痔疮”的说法在网络中广泛流传。

目前对于无痔人群来说,尚缺乏充足的研究证据直接支持两者的因果关系,但擦屁股方式不当导致的粪便残留和感染可能与痔病的发生有关。

图片

此外,擦拭方式不当可能导致肛周皮肤或直肠内膜擦破出血,这很容易让人“自我诊断”为痔病。擦拭方式不当也容易导致原本无症状的痔黏膜出血,因此可能间接增加痔病的发现率。

如何辨别是否得了痔病?

不少人“谈痔色变”,实际上,还有接近一半的“有痔人士”并无症状。

便后出鲜血是有症状患者的主要困扰。痔引起的出血有轻中重之分,起初可能仅有厕纸带血丝,后续可逐渐进展为便盆上带血、滴血,甚至排便时喷射状出血。

除了便血,有些患者可出现排便、咳嗽、负重时有痔脱出,这种痔脱出可自行还纳或用手还纳,但有时可能发生嵌顿而不能回纳。

图片

痔病还可引起肛周瘙痒或疼痛,或出现缺铁性贫血、肛周糜烂或溃疡、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结肠息肉、肛裂、肛瘘、结直肠憩室病、炎症性肠病等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便血,痔患者也可能同时合并这些疾病,因此不要想当然就将便血归咎于痔病,及时就诊明确诊断才是正确的应对措施。

哪些人群容易患上痔病?

45岁-65岁的人群,更容易成为“有痔人士”。

被贴上这种标签的人常常拥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经常饮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久坐、久立或排便习惯不良。

此外,常举重物、便秘、怀孕、前列腺增生、营养不良、肛周感染、肥胖、腹水等原因也可能诱发痔病。这些危险因素容易造成肛管局部瘀血、肌肉痉挛或组织肥厚。

如何预防痔病?得了又该怎么办?

控制危险因素

痔病的一般预防措施是控制危险因素,包括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包括提肛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坐立,对于每天需要长时间静坐的人群,可使用透气坐垫以减轻局部压力。

保持营养均衡

保持每日营养与液体均衡,减少摄入咖啡、浓茶等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树莓、梨、苹果、香蕉、橙子、豌豆、西兰花等。

图片

改变不良排便习惯

改变不良排便习惯是预防痔病的重要措施,包括忌久蹲、久坐,避免如厕期间“一心二用”看手机、读书而延长排便时间,避免过度努挣,因为长时间处于排便姿势或过度用力,容易增加肛周局部血管压力和导致扩张瘀血。

注意保持肛周清洁

便后应从前往后轻柔擦拭肛门,不易擦干净时可换用湿纸巾(不建议使用含酒精成分的),选择盆浴或蹲位时用淋浴喷头冲洗肛门,这样有利于清除肛周残留的粪便和避免反复多次擦拭而导致皮肤破损,擦拭后肛周局部按摩也有助于促进肛周黏膜的血液循环。

此外,注意及时就诊治疗长期便秘、前列腺增生、肛周感染、结直肠息肉等疾病,保持大便通畅和规律。

图片

对于已经患上痔病的人群,上述预防措施同样有利于改善痔类症状,尤其是膳食调整(包括摄入足量纤维素和水分)是治疗痔病的首选非手术方法,建议每日纤维素摄入量为25-35g。

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择注射硬化剂、胶圈套扎疗法或外科手术切除。

(备注:人们常说的痔疮,西医术语称之为痔病,或简称为痔。)

本文专家:郑嘉堂(CHENG KT),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硕士

本文审稿:孟庆成,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北京市第三批健康科普专家,医学博士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