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槭树,大家可能非常陌生,熟悉这个字的朋友可能会呼之而出“qī 树”,其实它应该读作“qì 树”。但说到枫树,大家几乎都明白是什么样的植物。而在如今的语境中,枫树几乎等于槭树,无论是专业学者还是普通大众,都不太执着于二者的区分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漾濞槭就是一种槭树。
漾濞槭(的剪影) | 翦翳翎
饱经风霜,处境艰难
漾濞槭 Acer yangbiense 是一种高大落叶乔木植物,隶属槭树科槭树属。叶较大,5浅裂,似巴掌;两个翅果长在一起似元宝。漾濞槭是2003年才被发表的物种,其属名 Acer 是“尖锐、硬”的意思,而其种加词 yangbiense 则源于它的产地漾濞县。大理的漾濞县位于苍山之西,得名自境内由漾江和濞江汇流而成的漾濞江。
槭属的拉丁名大概是在形容它们尖锐的叶子。图为元宝槭 | Zhangmoon618 / Wikimedia Commons
漾濞槭自发现起就是一个濒危物种,野外的自然种群非常稀少。大约在70-120万年前,可能由于天气持续寒冷,漾濞槭种群数量锐减。大约在5.2万年前,大理冰期持续降温,云龙县和漾濞县的漾濞槭分道扬镳,后被高山深谷所阻隔,再未谋面。
后来漾濞槭的种群数量又发生两次锐减,最近一次直接减少到200棵以下。多次的数量锐减让漾濞槭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与此同时,种群内还产生了一些有害的基因突变,越发难以抵御各种危害。人类频繁的毁林开荒、放牧砍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也让漾濞槭的处境越发艰难。
从“团灭”边缘被救回
2001年,陈又生博士发现一份贡山槭标本有些怪异。其叶5裂,叶背有白色绒毛,果实无毛,表面有显著凸起,这与叶3裂、叶背有黄棕色毛、果实有长毛的贡山槭差别很大。
翅果有长毛的贡山槭 | 翦翳翎
第二年,陈博士便亲赴这份标本的采集地——漾濞县马鹿塘寻找这种植物,几经周折后,终于在村子附近找到了它,并在随后将其发表为新种。
发表之初,研究人员仅找到了位于马鹿塘的4棵大树。后来经过大量实地调查,他们发现漾濞槭共有2个分布区:漾濞县苍山和云龙县凤凰山,13个分布点(亚种群),共743株。
苍山马鹿塘,那里曾是放牧的草甸,如今虽然已被加强保护,但仍有当地村民在放牧,山上依然会有成群放养的牛羊。| 翦翳翎
不幸的是,这些漾濞槭均分布于保护区外,且分布地因种植核桃和放牧等原因,生境被严重破坏。它们正面临着被“团灭”风险。
在多方的努力下,漾濞槭的保育渐有成效。2008年,陈博士委托当地人将漾濞槭的种子寄送至昆明植物园。植物园工作人员很快就用这批种子培育出了1600余株幼苗,这些幼苗在2015年首次开花。如今,漾濞槭的培育、试种、推广、迁地保护等多种保育途径正逐步壮大着它的种群。它们不会默默地消失于山林,而是以另一种身份继续在世界上活下去。
昆明植物园开花的漾濞槭(雄花序) | 微博:@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
是“槭”还是“枫”?
在《中国植物志》中,漾濞槭被称为“漾濞枫”,但“漾濞槭”一名显然用得更广泛一些。其实,槭树被称为“槭树”也不过百年时间,虽然古文中很早就出现了这个字眼。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槭”:“可作大車輮 。从木戚聲”,指槭可以用于制造大车的木轮外框。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道:“槭至今未详何木”,也就是说,虽然槭这种树木很早就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它直到清代也没有被确定到底是哪一类树木。
古代马车的轮子,可见“槭”也是优良的木材。| Cangminzho / Wikimedia Commons
古人没有物种的分类概念,对很多事物的认知都是笼统的。直到1937年陈嵘出版了《中国树木分类学》,许多 Acer 属的树木才被称为“槭树”,其所在的科称为“槭树科”。
其实,槭树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更多地被称呼为“枫树”。“枫”最初指一类枝条细弱、叶子厚大的植物,取名自“风来叶动,沙沙作响”之意。后来,两晋时期的郭璞在注释《尔雅》时说“枫似白杨,叶圆而歧,有脂而香”,这种叶子分裂似杨树、还有香气的树木渐渐被匹配到如今的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上。到了秋季,枫香树的绿叶变得血红,散发着香味,这注定它会在我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枫香树(左)与槭属植物(右)叶的对比 | 左:harum.koh / Wikimedia Commons;右:徐倒立 / flickr
但枫香树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或许古代的气候能让它稍微北上一些),加之文人墨客抒情写诗的情感需要,另一类与枫香树很像的植物渐渐有了“枫树”的名头,它们就是如今的槭树。
而鲜有文学作品会把槭和枫区分开来。唐朝的萧颖士曾写过一篇《江有枫一篇十章》:“江有枫,其叶蒙蒙......山有槭,其叶漠漠......想彼槭矣,亦类其枫......”文中说槭树类似于江南的枫树,但他也未指明槭树与枫树到底有何区别。
不是树,是悲伤
“槭”这个字也经常出现在诗文中,但它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槭树的意思,且通常读作“sè”。单独的“槭”指秋季落光叶子的秃枝,引申出落叶及悲凉等意思;或与其他字组词形容风声,如潘岳《秋兴赋》所作“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的槭就指落叶。以叠词出现的“槭槭”则尤指秋季的风声,同“瑟瑟”,常与“萧萧”连用,也蕴含着凄凉悲伤等意。如柳应芳《赋得千山红树送姚园客还闽》写到“萧萧浅绛霜初醉,槭槭深红雨复然”。
秋天漫山遍野的红叶 | blacart / flickr
但奇怪的是,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些诗词当作描写槭树的“佳句”,实在是张冠李戴、牵强附会。实际上,我国古代诗文中极少有描写槭树的诗句,它们槭树大多都混在“枫树”这个意象中被称赞了。而那些诗文中的“枫”到底哪个是槭树,哪个是枫香,估计连作者自己都分不清楚,毕竟很多诗人常常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地无病呻吟罢了。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