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打赢战“疫”是我们每个人的战斗——公众心理建设问卷调查结果解读

心理服务科普基地建设

《打赢战“疫”是我们每个人的战斗——公众心理建设问卷调查结果解读》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专家代表唐义诚老师

各位朋友,晚上好!

为及时了解社会公众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行为状况,为抗击疫情过程中心理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全国心理服务基层协作网开展了抗击疫情期间心理建设问卷调查,使用互联网工具对全国3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众开展线上调查,第一阶段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31日至2月2日,最终回收了有效问卷1579份,调查报告在2月4日于科普中国app首发。

在此非常感谢大家对此次调查的支持,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透过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知道从心理学出发,有哪些应对疫情的可行性建议。

今天,我将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四个方面解读此次公众心理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并向大家阐明调查结果蕴含的心理学启示。建议大家可以边看调查报告原文,边听我的解读。

哪些新闻信息带来的情绪影响最强?——正能量TOP1:全国医务人员和解放军支援武汉最振奋人心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疫情一线的信息最受关注,其中“医护人员、军队进驻武汉抗击疫情(59.59%)”、“专家表示疫情拐点即将出现(58.01%)”与“疫情期间出现治愈案例(53.01%)”是给受调者带来积极情绪(振奋、欣慰、希望感等)最强的TOP3事件。“医护人员、军队进驻武汉抗击疫情”能够排名第一,在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影响下,看到疫情一线官兵和医护人员的奉献行为,自我效能感会被“替代性强化”,产生了一种“我们能行”的信念!,事实上,已有研究表明:信息本身就可以激活大脑的愉悦回路,带来欣慰与振奋的感觉,这暗示着,新媒体时代,信息本身就将成为疗愈公众心灵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疫情期间,公众的消极情绪也极易被信息诱发。产生愤怒、悲伤、无助等消极情绪最多的事件也较为突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疫情消息被隐瞒(58.77%)”、“商家哄抬物价,趁机发‘国难财’(51.99%)”、“政府相关负责人对疫情‘一问三不知’(47.5%)”。

疫情期间的负面新闻是“替代性创伤”的主要来源,替代性创伤,简而言之,你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没有切肤之痛,但你目睹了这一切,在心理上就像经历着一样,从而产生与经历者等同的情绪、躯体反应,卷入当事人的创伤经历中,譬如: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防护物资紧缺时,自己内心里也会跟着感到“焦虑”与“无助”。有趣的是,位列前三位的事件更多引起的是我们的愤怒情绪,这是由于我们内心的道德标准遭遇了挑战,在我们的认知里,每个人都应该严格做好防护,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负责;每个人都应该为这次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而不是趁机发国难财,等等。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不是这么做时,当你看到社会黑暗的一面时,自然就会感觉气愤。事实上,当愤怒、焦虑、恐惧甚至是疑病等情绪频繁地出现,甚至影响到了你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时。不妨停一停,这是我们的身体在报警:你的心理超负荷了。

宽于律己,严以待人?——七成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公共场合戴口罩”

72.22%的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减少外出,不聚会”,认为身边人能做到这一点的仅有31.59%;同时,76.02%的受调者认为自己完全能做到“公共场合戴口罩”,让同一批受调者评价身边人时,这一比例降到了39.94%。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受调者对自己各项健康管理行为的完成情况评价均高于对身边人完成情况的评价。

正如小标题中所提到的“宽于律己,严以待人”一样,这个调查结果实则反映了心理学上的“邓宁-克鲁格效应”,又称达克效应,大意是,人很容易对自我产生认知偏差,最简单来说,我们会过于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关于达克效应,有一则有趣的案例:1997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杂志搞了一个调查:在当世的名人之中,你认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结果名人们获得的支持率都一般。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读者对他进天堂的支持率只有52%;迈克尔·乔丹的支持率是65%;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是世界公认的好人,而且还是个宗教人士,她的支持率也只有79%。进天堂不是上大学,没有名额限制,可是世人对这些名人的要求就这么严格,但是有一个人,获得的进天堂平均支持率高达87%——这个人就是“我”。也就是每个参加调查的人自己。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比克林顿、乔丹和特蕾莎修女更应该进天堂。这就是达克效应造成的“过度自信”,有个著名的说法说,90%的人都认为自己开车的水平是在平均水平之上——而“平均水平”的定义是50%!

达克效应还告诉我们: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最无法认知自己的缺陷,就像达尔文说的“无知比知识更能让人产生自信”。一项康奈尔大学的实验研究让学生考完试后估分,结果发现:成绩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把自己的分估得稍微低一点。而成绩最低的那一批人估分估得却高得离谱。看来,如果你知道的事太少,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盲区,面对这一次疫情,每一个民众其实都所知甚少,但是这种无知,却给了一些人陷入了“过度自信”的陷阱,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疫情期间许多民众信谣传谣,尤其是传谣的时候还理直气壮,对自己所传内容深信不疑。

除了达克效应,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也可以解释这一结果,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也被称为易得性偏差,指人们往往根据认知上的易得性来判断事件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我们会误认为越让自己关注的事件,出现概率越高。对自己,由于我们更容易留意到“戴口罩”的行为,对该行为的完成度评估自然就会偏高;相反,我们不会留意街上哪个路人“戴了口罩”,却会对突然出现的“无口罩人士”尤其警惕。由于过分关注了他人“不戴口罩”的行为,故而对这种行为的出现概率评估也就会升高,这就造成对他人健康管理行为完成度评估的降低。

总计起来,这一组调研结果提示我们:“达克效应”与“可得性偏差”在我们对健康管理行为的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容易高估自己,低估他人,认识到这一点,不但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健康管理行为有更加严格的要求,也能让我们对他人在“疫情反击战”所做努力有客观的评价,从而恢复由疫情造成的人际疏离感,重建人际信任。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他人成为首选积极应对方式

抗击疫情期间人们采取了各种办法缓解焦虑等情绪,调查结果显示,排名前四位的应对方式依次是“投身于帮助他人的行动”、“不停地刷各种新闻资讯”、“频繁地看疫情相关的视频”与“专注于感兴趣的事以忘却疫情”。结合具体情况帮助他人,成为抗击新冠状病毒肺炎的社会最强音!

为什么“投身于帮助他人的行为”可以缓解焦虑?这是因为,当我们在做好事的时候,5-羟色胺与催产素和多巴胺相互影响,使我们产生幸福感,尤其是催产素,会让我们像泡了澡一样舒服。事实上,催产素称为“让人冷静下来”的“同情分子”。它能缓解我们的压力反应,让我们对他人产生更大的兴趣,尤其是当我们与对方四目相对的时候。当我们与人对视时,对方也可能释放出催产素,感受到更强烈的同情心。当主人与宠物狗对望时,主人体内会产生更多的催产素;研究者们推测,宠物狗体内可能也同时释放出催产素。

帮助他人可以产生与他人的链接,更重要的,是会给我们一种“共同体感觉”,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你出于对社会的关心可以产生一种抵抗焦虑的幸福感,作为共同体的一员,积极参与其中,找到归属感。幸福来自贡献感。值得一提的是,阿德勒还提到幸福不是由具体贡献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贡献感”决定的,比如有一位妈妈,每天全家人吃完饭,孩子玩游戏丈夫看电视,总是她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碗筷。你说这个妈妈会不会感到不公平呢?

如果她想的是,丈夫挣钱我不挣钱所以他有权不收拾,孩子们太小不会收拾,只好我收拾 —— 就算她居然真的认同一家人还有地位差异,她也绝对不会感到幸福。可是为什么千千万万个妈妈却能心情愉快地收拾碗筷呢?因为她们知道那是在照顾家人。她是在为家庭这个共同体做出贡献。

算贡献的大小,那是“行为标准”,中国话叫“论事不论心”,那样的话一个因为疾病而失能的人还能有幸福吗?他躺在病床上什么事儿都干不了,还需要别人整天照顾他,他岂不是会感到非常不幸福?而“贡献感”,则是“存在标准”,中国话叫“论心不论事”。在亲人看来,这个人其实并不需要做什么,他的“存在”,就已经是一种贡献。这次疫情期间的一句口号“不外出就是给国家做贡献”就使用了“存在标准”,激活了人们的“贡献感”,及时足不出户,也是在为国家这个共同体出一份力。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也少不得群内很多朋友的贡献,所有参与调查的朋友们,也是在为“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付出心力。

除了帮助他人,“不停地刷各种新闻资讯”、“频繁地看疫情相关的视频”也是人们常用的应对方式,为什么这一次疫病蔓延让人们如此痴迷于浏览新闻,也许是因为,人们想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疫情期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止步不前,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正好说明这个问题:请一些大学生想象考试考砸了(怀疑会挂科),这时看到一则度假广告,想不想去?——当然不想了!另一组学生也做同样的想象,但是在成绩公布以后再做决定。结果发现,挂科的人想度假(度个假安慰一下自己),发现没挂的另一批人也想度假(度个假庆祝一下)。结论就是,结果好坏并不会影响人们采取行动,影响人们的是「不确定」。不确定的情况我们每天都会有,通常可以应对。但如果太重大了,我们的应对系统就会失灵。简单地说,我们会被卡住。

这时候,浏览新闻可以让我们抵御“不确定性”的影响,获得一种安全感。值得一提的是,浏览资讯的频率尤其重要,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情绪就会随着信息起伏波动,即使有了暂时的“掌控感”,代价却是“心累”和正常生活节奏的紊乱,尤其是负面信息爆棚的时候,我们容易做出草率的行为和决定,这些行为和决定只为尽快处理和摆脱负面情绪和压力,因而攻击、社交性退缩、逃避、食欲不振、哭泣、酗酒,滥用药物、坐立不安、过度警戒等。为了防止信息过载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可以设定“信息闹钟”,在一天的时间中,每隔半天,用5分钟来关注疫情信息,其他时间安排运动、工作、家务或者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在掌握疫情的同时,获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悦情绪。

排名第四位的“专注于感兴趣的事以忘却疫情”是“转移注意力”的策略,要强调的是,做一些耗时不长、需要占用精力但难度不大的事情是最容易让人忘却疫情的不快的,此外,慢跑或散步等运动,也可以帮助焦虑的大脑平静下来。

当然,研究报告还提到了: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囤积口罩、消毒液等生活用品”,更偏爱“找人聊天以减轻对疫情的恐慌”、更“经常转发疫情相关信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黑和制作防疫顺口溜成为自我解压和抱团应对疫情的重要方式。

与17年前的“非典”不同,民众开始学会了用幽默的方式应对疫病蔓延造成的恐慌,幽默作为一种高级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缓解我们的紧张感。其一,幽默让我们在疫情恐慌面前“自我解离”,正如瑞士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说“幽默起源于不太认真的看待自己”,疫情面前,幽默可以带给我们一种不把疫情太当回事的态度,网上流传的段子在戏谑之余,似乎也在暗示着:没什么大不了,一切总会过去!同时,幽默是一种对生活的主动态度,幽默的人不是被动的受这种态势的操纵,他在思维上完成了某种逆袭,一种超级主动的方式来解构和重新定义眼前的场景。举个例子,2月3日,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了5.1级地震,这对本就在疫情阴影下的成都人民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没想到一场地震,把段子手们都震醒了,有网友戏谑说“地震出门避险请戴好口罩,不要中了病毒的调虎离山之计!”这个段子把地震说成是病毒的诡计,用拟人方式缓解了事件带领的紧张情绪,这就是通过对事件主动解构的方式,重新建立了一种控制感。

说到“控制感”,就要引出我们下一个调研结论:

知道不如做到!——参与疫情防治行动会增强理性认知和信心

什么是控制感?所谓控制,就是说你在多大程度上,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局势。斯托茨认为,一个人的控制能力,来自于他的控制感---“我感觉到我能控制局势。”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格,到一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拜访了已经迈上生命最后一段行程的老人们。在拜访结束时,心理学家给每位老人送了一盆植物。

在这个研究中,他把老人随机地分成两组。

实验人员对其中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不用管它,我们的护士会每天给它浇水,你负责欣赏就可以了。”

对另外一组老人说:“老人家,我们走了,这盆植物送给你。但是你需要去给这盆花浇水,如果你不浇水的话这盆花就会死掉。”

也就是说,对于第一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护士决定。

而对于第二组老人,这盆植物的生或者死由老人们决定,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差别。

一年之后,心理学家回到这个临终关怀的养老院,来看看有多少老人已经去世了。

他发现那些由护士来浇水照看植物的那组老人,他们的死亡率是30%,和有没有送植物没有任何区别。的确,你不能指望送一盆植物,人家就会活得更长久一些。但是,奇迹发生在自己能掌控植物生死的那组老人。这组老人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了15%,降低了整整一半!看来,仅仅是对一盆植物生死的控制,这样看起来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可见,控制感非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抗挫折能力,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重回健康,甚至影响寿命。控制感既然如此重要,在疫情中,哪些行为有利于增强控制感呢?

这一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防治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更不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而且对疫情的发展持有更理性的态度,相反,过分关注疫情消息并不能缓解内心不安,反而会强化对疫情的绝对化信念,这可能与对未来预期的过分担心、悲观情绪有关。这个结果其实很容易解释,直接参与疫情防治工作让我们获得对整个疫情形势的控制感,让我们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可以左右疫情走势的,相反,仅是关注疫情消息,自己却无法去做任何事去干预,则会让我们愈发失控,只能“干着急”。这也是我们把这一调研结论归纳为“知道不如做到”的原因,恐慌的反义词,不是没有恐慌,而是行动!

总体来说,此次调查结果给我们抗击疫情提供了很多实际建议:

1、民众在疫情期间的自我控制感与贡献感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将成为疫情过后心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投身帮助他人的行动、参与疫情防治工作以及采用幽默方式自我调节,都是民众主动应对疫情困境的尝试,可以增强理性认知与信心,过度的浏览疫情信息则相反,会让民众对疫情前景更加悲观。

3、疫情期间的自我健康管理需要警惕“达克效应”,对于自身的健康管理需要尤为严格。

4、疫情一线人员的正面消息,可以增强民众自我效能感,产生“我们能行”的信念。

5、过多的负面消息容易造成“替代性损伤”,民众应设置“信息闹钟”。

最后,打赢战“疫”是我们每个人的战斗,在所有彷徨的时刻,做你能做的,是唯一的出路,正如我们刚提到过的“恐慌的反面,不是没有恐慌,而是行动!” 疫情面前,让我们只管行动,无问西东。公众心理建设问卷调查还将继续进行,无论参与还是转发,均是贡献,望大家行动起来!

评论
改个昵称12345
贡生级
2023-08-31
科普何沅金
少师级
了解下
2024-06-29
科普657068bd83f0d
秀才级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