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太痛心!袁经天,年仅40岁……

人民日报
主要发布科普资讯、科普视频等内容。
收藏

12月18日

虽经全力救治

年仅40岁的三亚水稻专家袁经天

还是被判定为临床脑死亡

家属含泪做出大爱义举

替他捐献出器官

通过中国器官捐献与分配系统(cotrs)匹配,袁经天的双肾留在了广州,肝脏送往上海,挽救了3名生命垂危的病人。

1

脑部肿瘤复发

家属悲痛之余决定捐献器官

12月18日下午3点20分,在亲人依依不舍的注视下,袁经天被推进手术室,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获取团队、器官捐献协调员、红十字捐献协调员以及医护人员分立手术台两旁,鞠躬致敬,为袁经天举行了庄重肃穆的默哀仪式。随后医生完成家属愿望,实现了生命特殊的“传递”。

2020年春节前后,袁经天视野变窄、手麻加重,他以为是常下地干活太累引起的,想靠休息、针灸等保守治疗,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可病情不断加重,视野越来越窄,他不得不离开精心管护的试验田,到医院就诊。

现实是残酷的,他被诊断为脑垂体瘤,在当地医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由于肿瘤贴近中枢神经,无法切除干净。今年6月初,袁经天肿瘤复发,且持续长大,12月初,他的病情急转直下,眼睛已经接近失明,那时他的肿瘤已有拳头大小,医院虽全力以赴抢救,依然没能留住这位年轻的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生命。

“他生前是一个热心人,家人商议后,决定捐献器官,如果他能选择,相信他也一定会同意。”袁经天妻子噙着泪水说,“我们想这种方式也是在延续他的生命”。

2

扎根农田十余载

让每一粒种子给农民带来实惠

今年40岁的袁经天,来自广西玉林。

大学一毕业,他便来到三亚,一头扎进农田,潜心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培育、热带粳稻开发与加工等。在田间地头穿梭,已经成为十几年来袁经天的生活常态。

2011年,袁经天的单位引进了先进的水稻自动化播种设备和机械化插秧机,由于海南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还未普及,机械化种植模式参考少,袁经天便日日夜夜反复试验,研发出了适合机械化播种所需要的育苗基质,秧苗成活率从85%提高到了95%以上。从2011年至今,为农户节约了插秧等支出大约150万元。

随着海南建设加快,高档优质大米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袁经天利用海南本地自然资源,开发优质高效粮食产品,并加工成高档商品大米作为特色旅游商品,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袁经天2007年到我们单位,不管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在同事关系处理上都特别好,处处为他人着想。他走了,还把器官捐给了社会,他永远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大家。”袁经天的同事杨小锋回忆,就在上个月,也就是袁经天40周岁生日的前几天,他刚与同事分享了拿下一个新品种水稻苗的喜悦。

如今,幼苗还在长着,可袁经天却再也无法看它长大了。

3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被评为“三亚好人”

作为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与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袁经天不仅是南繁科研团队中出了名的“农民益友”,更是不怕危险第一时间下河救人的“三亚好人”。

2014年2月20日,袁经天像往常一样,在科研水稻试验田里忙着水稻育种,得知基地附近发生事故,导致一辆重型卡车坠入河中,他与同事急忙从水田飞奔赶到事故现场。看到司机卡在车里,生命危在旦夕,袁经天毫不犹豫跳入了齐腰深的河水里,成功解救被困司机,在120急救车和医护人员到来之后悄悄离开。

“那个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才刚出生不久,他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救别人,想来也很后怕。”袁经天的妻子回忆道。

然而,袁经天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别人说我是英雄,救人命不怕死,谁不怕死啊?我也是个普通人,只是作为党员,我就该下去。”

也正因如此,袁经天和另外三位同事于2014年获得“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获得“海南省见义勇为先进群体”称号、2018年袁经天获得“三亚好人”荣誉称号。

袁经天的妻子表示:“做出器官捐献的决定很不容易,那些能够得到救治的人多么幸运,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定期体检,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

扎根农田十余载

他是“农民益友”

扶危救困敢担当

他是“三亚好人”

如今

他虽然离开

却把生的希望留在人间

痛别,致敬

袁经天!

来源:广州日报(ID: guangzhoudaily),记者:周洁莹,通讯员:伍晓丹、韩羽柔

本期编辑:李娜、赵雅娇

袁经天,一路走好↓↓↓

评论
科普62a1537e
学士级
捐献器官救他人生命,人间大爱,点赞!哀悼袁专家!
2023-11-11
科普63241d9260fcb
儒生级
袁经天,大爱义举,
2022-09-16
科普61bb3b00d209a
儒生级
向袁老致敬
2022-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