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丁思雨,高校科幻创作者,青岛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8级本科生。连续两届参与投稿“星火杯”征文比赛,在担任高校科幻平台编委期间,连续两届参与星火学院的筹备工作,作为采访组员采访过众多优秀的科幻作者和社团负责人。在创作方面获得“江苏省科普科幻征文”一等奖的荣誉等等。
采访实录
高校科幻:思雨同学,很久没有联系了(笑)。您之前在我们平台工作过。这段经历有没有对您的科幻创作产生什么影响呢?
丁思雨:肯定是有的。之前我只是把科幻和写作当作兴趣,加入平台之后才发现这两者都可以变成事业。我认识了很多很多科幻领域的大佬与老师,了解到科幻催生的产业。如果没有加入高校科幻平台,我想这些我是没有机会接触的。而且平台是一个让我真的感受到“公益”二字的地方,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热爱去工作,不纠结于利益。我也因为平台结交到了好朋友,给了我继续写作的动力。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去访学了,我真的希望可以留下继续工作!
高校科幻:如果能选择的话,您希望以后能从事和科幻创作相关的事业吗?具体是哪种分类的工作?
丁思雨:当然希望。如果有机会能把科幻当作事业的话,我想成为一名翻译(前提是我能把翻译证书考下来)。
高校科幻:近来有已完成的或者正在构思的创作吗?
丁思雨:有的,之前在尝试把古风和科幻结合在一起。最近在单曲循环于贞的《粒子们》,如果有时间的话,想根据这首歌写一个故事。
高校科幻:高校科幻创作者往往是从文学的方式开始创作的,但也常常不是以科幻题材为处女作的。您刚开始时,写作主要是什么内容呢?
丁思雨:我刚开始写作就是科幻,之后也尝试去写了奇幻、玄幻还有诗歌。
高校科幻:身边有其他人也在从事科幻创作吗?
丁思雨:我周围没有,但是我通过平台认识的朋友是有在进行科幻创作的。
高校科幻:您觉得写作最难的是什么(笑)?
丁思雨:最难的嘛,就是一个问题:我觉得我写的挺好,为什么别人都说我写的不咋样。一个作者很难批判自己的文章,当然如果作者有很强的学习和反思能力,根据前辈的经验和著作今能很好地找出自己作品的问题。但如果只是初来乍到的新手,没有外界提供的合理评价和指导,很难找准自己的定位,写了很多也不会有进步,还是在原地打转(对此深有体会)。
高校科幻:除了科幻,您还有其他爱好吗?对创作是否有帮助?
丁思雨:我喜欢读书和逛街。读书比较让我可以学到前人怎样写作,更能让我进行思考。我个人认为一篇小说,无论是否是科幻,都需要有足够的精神内核,否则即使文笔再优秀情节再曲折,这篇小说都不能被称之为佳作。读书,尤其是一些非虚构作品比如心理学和哲学,给了我很多思考的空间,去丰富我的构思。但当然,读书也不应该全是功利性的,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才是最快乐的,学些精致的淘气,是对平庸生活的最大反抗。接着就是逛街了,我认为没有比一条普通的街道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是人情冷暖,大街小巷里都是故事。还有夜市,毕竟好吃的都在地摊里(狗头)。
高校科幻:感觉创作挺难的。完成一部作品,要写的逼真、贴近现实,往往要查阅大量资料,甚至是作者亲自体验,有些时候难度很大。比如笔者很喜欢军事科幻,这方面的知识很难以掌握全面。您觉得,选定哪种内容是你最感兴趣,但是也很有挑战性的?
丁思雨:我觉得科幻本身就是比较有挑战的,飞船啦,宇宙啦,既要有饱满的想象还要有理论基础,这些东西没是需要一些功底的。我自小理科就不太行,就是去找了资料也看不太懂,所以我就比较喜欢写软科幻,而且我写作时很多资料就来源于我自己的专业,我周围不同专业与方向的朋友也会给予我帮助(关于军事科幻,我想如果能找到军事爱好者沟通一下,应该会有很大帮助)。要说内容最难的,倒不是科幻方面的,我觉得更难的是在构思出情节后,怎样为其寻找合适的背景,让故事整体变得合情合理。不过前些日子,我想尝试写古风科幻,磨合好这两个风格是挺难的。但我个人认为作品也不一定要贴近现实,世界到了作者笔下便不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只要情节与人物让读者觉得完整且逻辑没毛病,就可以了。
高校科幻:最近在忙些什么?
丁思雨:从一个躺平的大三混子进化成因为不会做实验天天被老师骂的考研狗(摸鱼时在追剧,《风声》好棒!)。
高新科技:最后给“高校科幻平台”的小伙伴们留句话吧!
丁思雨:平台日后绝对会成为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加油鸭!高校科幻yyds!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