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话题火遍全球,引发诸多领域涉足,既要鼓励尽快建设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和底层条件,又要警惕借元宇宙概念炒作获利。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吉菁菁
最近,“元宇宙”话题火遍全球。英伟达宣布推出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日本社交平台GREE开展元宇宙业务,微软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脸书改名元宇宙(Metaverse)一词中的Meta……在国内,众多企业抢注“元宇宙”商标,数据显示近两月申请“元宇宙”商标的企业呈现倍数增长;网易云音乐以“元宇宙”形式举办在香港的上市仪式;更让人称奇的是,部分房地产企业也宣布涉足“元宇宙”,一些名人甚至出巨资购买虚拟地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元宇宙”不算新概念,早在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就提到“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两个概念。文中这样描述元宇宙:戴上耳机和目镜,找到连接终端,就能够以虚拟分身的方式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元宇宙概念诞生多年默默无闻,最近才突然大火,但业界仍没有统一定论。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认为,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
在对元宇宙的理解上,有人认为它会让人更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户将置身“实体互联网”之中;也有人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种游戏领域的专有概念,能给玩家带来更真实的沉浸感,甚至无法区分真实与虚拟。也有人给予元宇宙较高评价,认为它本质是以3D交互为主要增量的下一代互联网生态,是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代“互联网”,称元宇宙不仅是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更“和现实世界相互影响”,甚至拥有与现实世界相互联通的经济系统……当然,亦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认为现在的元宇宙只是一个方便资本炒作的概念,新瓶子里面装的是游戏、AR/VR、虚拟现实联动、新社交等旧酒。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信短期内不会有定论,不过肯定会涉及一些最前沿科技,比如5G/6G、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一些可穿戴设备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设备的综合应用,构建起另一个“平行世界”。就目前而言,要到达元宇宙的世界,我们在产业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现在需警惕的是借元宇宙概念炒作获利的行为,有些已明显“越界”,成为了骗取资本与流量的骗局,比如一些知识付费项目把元宇宙包装成一夜暴富的机会,声称“未来只有元宇宙一条路”,以贩卖焦虑的方式借机敛财。还有一些机构,本身业务与元宇宙没有任何关系,却积极跑马圈地,扰乱正常的产业生态。
对于元宇宙,谨慎对待之余,我们也要给予包容和善意,鼓励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政府管理部门等各主体,从技术产品创新及场景应用、产业生态、法律环境、监管政策等方面逐步构建起实现元宇宙的底层设计与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中,技术及产品的创新升级以及应用场景的构建当属首要任务。有专业人士就表示,要真正理解和实现元宇宙的价值,还是要脚踏实地做技术、做产品、做应用,通过打造场景产生价值。元宇宙的未来,必然会推动新一轮技术的爆发与融合,从XR硬件技术、AI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加速进步,推动我们追求更高的算力、更智能的算法、更高速安全的网络,那么人类的生活方式才会彻底改变,未来才可能自由穿梭于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