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人类祖先驯化了大麦和小麦;八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先祖又驯化了小米,而鸡、羊、猪、牛、马等动物也差不多同期相继被人类驯化。这些动植物的驯化标志着人类农业文明的开启,祖先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从游猎变为聚集性农业生产。不过,聚集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却也为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一旦感染,就会造成更多人的死亡。
所以,人类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与各种传染病斗争,天花、霍乱、麻风、鼠疫、流感、包括此刻正在中国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这些病疫,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却也让我们在抗争中变得更加强大。而博物馆作为连接人类过去与未来的重要载体,向公众展示与疫病抗争的历史,追溯往昔,警醒后世,也正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
在人类历次对疫病的抗争中,1918年,由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引发的“西班牙大流感”,可谓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疫情,它造成了全球约5000万到1亿人死亡,其中仅欧洲就死亡2500万人。教训太过惨痛,历史不容遗忘,2018年,在世界性大流感爆发100周年之际,全球多家博物馆推出了相关展览及教育项目。
图1:“爆发:互联世界中的流行病”展览海报
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博物馆二楼现在仍在展出“爆发:互联世界中的流行病”(Outbreak: Epidemics in a Connected World,图1)专题展览,在近400平方米的展厅中,策展人引导观众像流行病学家一样思考,通过与兽医、公共卫生防控人员合作,追踪查找人类、动物和环境之间的联系,识别并应对极具传染性的艾滋病毒、埃博拉病毒、流感、寨卡病毒等。展览还借用各种案例,突出了疫情对受害者及其亲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情感影响,不仅展有寨卡病毒传播者——伊蚊的巨大复制品,还有1929年死于疫病的一位病人的头骨,以及为纪念一位1990年死于艾滋病、名叫“瑞安·怀特”的少年生前照片剪辑簿。同时,展览还有配套的教育活动——“互联世界中的疾病侦探”,观众以多人合作的方式参与,共同完成控制疫情爆发的任务。
纽约市博物馆也为纪念1918年世界性大流感爆发推出了专题展览“细菌之城:微生物与大都市”(Germ City: Microbes and the Metropolis),展览以更加宽广的视角告诉观众,在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医生、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发力,传染病爆发也会对城市环境、社会及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在城市环境中人与病原体之间还会发生令人惊讶的相互作用。
图2:“内敌:西班牙流感在爱尔兰1918-1919”展览现场
此外,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推出了“内敌:西班牙流感在爱尔兰1918-1919”(The Enemy Within:The Spanish Flu in Ireland 1918-19,图2)专题展览。该馆在三位流行病史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策划了此次展览,向公众展示1918年大流感对爱尔兰革命时期社会的影响,而在此前的历史研究中这方面的影响一直未受到重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展览还展示了当时被用来对抗烈性传染病的爱尔兰民间药物和治疗方法。伦敦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博物馆也开发了沉浸式展览“西班牙流感:史上最致命大流感期间的护理”(Spanish Flu:Nursing during history’s deadliest pandemic),展览除了追溯那段惨烈的历史,更聚焦于护士在抗击疫情中所发挥的作用、牺牲与奉献。该展览获评英国2019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奖的“年度临时或巡回展览”。
如果看了以上这些专题展览还不够解渴,你想更加系统地了解公共卫生机构对流行性疾病的防控措施,相信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博物馆(David J. Sencer CDC Museum)能满足公众的深度探究需求。该馆作为美国史密森学会的合作机构,免费向社会开放,展示了美国CDC的历史,向公众宣传基于预防的公共卫生事业的价值,着重面向中学生进行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科学教育,鼓励年轻人致力于公共卫生领域工作。除常设展览外,该博物馆通常每年还会推出2至4个专题展览,关注公共卫生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目前正在展出的有“变化之风:公共卫生与印度乡村”“REACH项目在行动:提升社区能力 促进公众健康”“CDC的故事”等专题展览。该馆的“疾病侦探营”是颇受中学生欢迎的跨学科教育项目(图3)。学生在线申请后,可于暑假在CDC总部参加公共卫生相关学科的项目式学习,主题包括公共卫生干预、疫情、数据分析、学校健康计划、紧急备灾、科学通信、实验室技术、流行病学等。
图3:参加美国CDC博物馆“疾病侦探营”的中学生们
流行性疾病的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论是专题展览还是教育项目,只要人类与流行性疾病的斗争没有终结,博物馆人的使命也不会终结。目前,针对这次武汉源起的疫情,中国科技馆正在策划网络虚拟主题展览:“‘新’的对决——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将于近期上线。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