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放疗后,每年都应查心脏!国际共识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
中心宗旨为“提高医务人员科普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养”。
收藏

如今,由于癌症的检测和治疗手段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得以长期存活。但在癌症幸存者中,死亡的首要原因并非癌症,而已经被心血管病取代。数据显示,癌症患者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

因此,近年来,心脏肿瘤学越来越受关注。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基石,50%以上的癌症患者接受放疗。放疗会对血管和心脏产生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例如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脏瓣膜、心肌、心包功能障碍。

近期,国际心脏肿瘤学会(ICOS)发布首个关于放疗心血管表现的多学科专家共识。

该共识强调,当代放疗技术尽可能减少对健康组织的辐射剂量,但在放疗部位,是有心血管风险的。

因此,建议在不影响癌症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射线辐射。

该共识建议,在基线以及此后每年,所有接受放疗的患者都应进行全面的心血管病史询问和体检,评估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根据CT检查结果评估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性钙化,积极治疗合并的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

该共识指出,冠脉钙化评分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癌症筛查或分期以及计划放疗时,会常规进行CT检查, 这为筛查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和指导预防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机会。

针对不同放疗部位(头颈部、胸部、腹部和盆腔)的患者,该共识提供了短期和长期心血管疾病筛查指南。

头颈部放疗

对于曾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建议在定期常规体检时,听诊有无颈动脉杂音。

另外,这些患者应行颈动脉超声,以筛查是否有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风险较高(根据辐射剂量和心血管风险评估)的患者应在放疗后1年时进行初始评估,此后每3~5年随访评估,这有助于指导预防性治疗的实施。

头颈部放疗后患者还应筛查有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体位变化时的生命体征。

胸部放疗

对于接受纵隔放疗、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基线行心电图和全面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有用的。

对于既往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查看CT检查结果来评估是否有冠脉或主动脉钙化,以指导针对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CT尤其非门控CT显示不存在冠脉钙化,不能完全排除冠脉疾病。

胸部放疗后患者,既往如无动脉粥样硬化或未进行心血管评估,建议在随访过程中进一步检查冠脉钙化评分、冠脉CT血管造影或功能性负荷试验。建议根据患者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每5年筛查一次。

对于胸部放疗后、心肌病风险增加的患者,建议完成抗癌治疗后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或心脏磁共振检查。

胸部放疗后做首个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可根据患者的个体风险而定,高风险患者建议在放疗后6~12个月进行。

对于放疗时心脏处于射线辐射范围的所有患者,建议放疗后5年内进行心电图检查。另外,每5年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NT-proBNP检测是有用的。

放疗时心脏处于射线辐射范围的所有患者,建议在放疗后5年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有无心包疾病、亚临床心脏瓣膜病、,此后每5年检查一次。

对于放疗区域包含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建议每年检查双臂血压,以筛查有无锁骨下动脉狭窄。

对于放疗区域包含锁骨下动脉和(或左乳内动脉)的患者,如行心脏搭桥术,建议术前进行CT血管造影或类似的检查。

腹部和盆腔放疗

对于曾接受腹部或盆腔放疗的患者,建议筛查有无跛行症状,评估足背脉搏,听诊有无主动脉或肾动脉杂音。

对于曾接受腹部或盆腔放疗、肾功能和(或)全身性高血压恶化的患者,评估辐射性肾病和(或)肾动脉狭窄是有用的。

放疗后的心血管疾病预防

建议放疗后的所有患者定期筛查和积极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病。

筛查的间隔时间应根据患者的风险而定。至少每年筛查一次是有用的。

曾行胸部放疗的患者,由于手术风险增加,因此应仔细权衡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段治疗心脏瓣膜病或冠心病的优劣势。通常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尤其是纵隔射线辐射剂量较高或曾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

对于曾行胸部放疗、有舒张性心衰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限制性心肌病或限制性心包炎。

对于曾行胸部放疗、确诊为限制性心包炎但初始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行心包切除术。外科手术风险高,但在疾病进展前及时行外科手术可改善病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评论
科普有我,张庄初中。
太师级
放疗会对血管和心脏产生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所以癌症患者后期要关注心血管疾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2022-01-18
月宫一郑红梅
大学士级
放疗会对血管和心脏产生短期和长期不良影响,因此,癌症患者后期要关注心血管疾病,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2022-01-01
科普618d1d8b
举人级
已阅读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