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发动机的发展,经历了“选用发动机-研制专用坦克发动机-柴油机化”三个发展阶段。
早期的坦克都是选用民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1928年,英国研制出专用的坦克汽油机。30年代初,法国、美国等国家也先后研制出不同类型的坦克用汽油机。与此同时,原苏联和日本于30年代开始研制坦克用柴油机,开创了坦克发动机从汽油机向柴油机转变的先河。不过,从世界范围来讲,这一过程大约经历了20~30年的光景。直到60年代,世界各国坦克上的动力装置才全部采用了柴油机。
柴油机作为坦克动力的优点很多,但重量较大
柴油机的优点主要是安全可靠、省油。柴油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较汽油要安全得多,这是因为柴油的闪点要比汽油的闪点高得多。汽油一遇到明火就着,甚至发生爆炸,而柴油就“迟钝”得多。但柴油的自燃点却较低,在发动机气缸中靠空气压缩形成的高温就能使柴油自燃。所以,柴油机是压燃式发动机的一种。柴油机的省油,是由于柴油的比重比汽油高,再加上压燃式发动机的压缩比高,热量利用充分,所以,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同功率的汽油机大约低20%~30%。当然,柴油机也有缺点,如工作噪声大、容易冒黑烟、低温条件下起动困难等。在当代的主战坦克中,只有美国的M1坦克和俄罗斯的T-80采用了燃气轮机,其余各种坦克装的都是柴油机。也有一些坦克上采用了多种燃料发动机,必要时,可以烧煤油,甚至汽油,但仍然以柴油为主要燃料,我们仍把它归入柴油机一类。
当代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已是增压柴油机的天下。在二战期间,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在350~400千瓦之间。到了80年代,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已经提高到1 100千瓦,但发动机的体积并没有增大多少,这其中增压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
要想让发动机功率大,光增加供油量还不行,还要增加进气量,这就要有专门的压气机,或称增压器,对即将进入发动机的新鲜空气预先压缩,还要有中间冷却器,对压缩变热的进气加以冷却,以提高进气密度。这样,就能使同一台发动机大幅度提高功率,甚至能使功率成倍提高。增压以后,发动机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大大增加,各主要零件的强度和耐热性也要相应提高。除此之外,还要解决其它一系列技术问题。
按增压方式的不同,增压发动机可分为三类: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和复合增压发动机。其中,以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主。因为废气涡轮增压方式,可以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部分能量,降低燃料消耗率3%~10%。况且这种发动机在高原使用时,有一定的自动补偿作用,能减少发动机因空气稀薄造成的功率损失。
美国M1坦克使用的燃气轮机,重量只有1.17吨多一点,可靠性也较好,但是油耗太高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燃气来作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它由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三大部分组成。燃气轮机最初主要是作为飞机的动力装置。作为坦克的主要动力装置,还是80年代以后的事。目前,在坦克上以燃气轮机为主要动力装置的只有美国的M1和俄罗斯的T-80主战坦克。M1坦克上的AGT-1500燃气轮机的最大功率为1 100千瓦(1 500马力),而整机重量只有1 179千克。而德国 “豹”2坦克发动机重2 590千克,法国用于“勒克莱尔”坦克超高增压柴油机的重量也达到了1 850千克。由此看来,燃气轮机更紧凑,重量更轻。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装燃气轮机的M1系列主战坦克可靠性相当高,使M1坦克的可用性达到了90%以上。虽然它油耗高,但由于美军有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每3~5小时加一次油,并没有影响M1的高速机动。
苏联T-80坦克是除M1以外唯一采用燃气轮机为动力的坦克
说来说去,作为坦克的动力装置,到底是柴油机好呢,还是燃气轮机好呢?应当说,二者是“各有千秋”。燃气轮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维修性好、加速性好、低速扭矩特性好、冷起动性能好,以及可采用多种燃料等。而它的最大缺点是燃料消耗比柴油机要高出30%~50%。就凭这一条,再加上柴油机的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坦克的动力装置,仍将以增压柴油机为主,而燃气轮机也将占有一席之地。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增压柴油机的技术发展空间已经不大,当下一个过渡方案是油电混合动力,可以大幅降低油耗。若是全电坦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话,那么,恐怕坦克的动力装置将是非燃气轮机莫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