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拉开探索九天的新篇章
天问探火、天宫遨游
神舟逐梦、羲和探日.……
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
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
一起回顾
2021年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
中国航天发射任务“开门红”
1月20日0时25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将天通一号03星发射升空
标志着我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
取得重要进展
2021年中国航天首射开门红
让我们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期待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
2月10日19时52分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
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
环绕火星成功!
天和入九天
4月29日11时23分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用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
追星上千年!
火星,我们来了!
5月15日7时18分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
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
取得圆满成功
“太空快递” 稳稳送达
5月29日20时55分
搭载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
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距离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30天后
中国向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出了
第一件“太空快递”
“太空出差”三人组出发
6月17日9时22分
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飞行乘组状态良好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6月17日18时48分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先后进驻天和核心舱
向全国人民敬礼致意
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老亮了!”
“神十二”乘组首次出舱成功!
7月4日14时57分
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
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
成功出舱后
刘伯明激动地喊出了家乡话:
“老亮了!”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
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
“神十二”乘组二次出舱成功!
8月20日14时33分
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
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
进一步检验了
我国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
检验了航天员与机械臂
协同工作的能力
及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
可靠性与安全性
霜染东风,秋揽神舟,出舱!
9月17日13时34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
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
中国载人航天空间站阶段首飞完美收官
回家的日子
是航天员刘伯明55岁生日
同时,这也是东风着陆场
迎回的第一艘载人飞船
从此以后,“东风”将以主场身份
成为载人飞船出发与回归的“母港”
“天舟三号”飞天
“天宫”迎来新访客
9月20日15时10分
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
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
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天宫”将迎来新访客
中国探日时代来临
“羲和号”成功发射
10月14日18时51分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
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该太阳探测器在轨道可对太阳进行持续观测
它搭载的空间望远镜是专门针对太阳设计
可检测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
九霄逐梦
“神十三”问天
10月16日0时23分53秒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此次飞行乘组由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
翟志刚首次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王亚平成为进驻中国空间站
首位中国女航天员
而作为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中的“新人”
叶光富是首位参与
国际航天员训练的中国航天员
“北京明白”高健开心的笑了
“祝贺你们成功完成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顺利进入空间站组合体
预祝在轨半年,工作一切顺利”
在祝贺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后
“北京明白”笑得好开心
1994年出生的高健
先后参与了嫦娥四号
长五B首飞等多次任务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
他首次担任北京总调度
因多次回复“北京明白”而火遍全网
如今,像“北京明白”小哥一样
年轻的面孔已捧过接力棒
像一颗颗螺丝钉
稳稳扎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船”上
“我已出舱”“我一会儿出舱”
“我下次出舱”感觉良好
11月7日18时51分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
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
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接连说出的这三句话
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
“我们看你们出舱,感觉良好!”
航天员王亚平由此成为
中国首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天宫课堂”首次开讲
12月9日15时40分
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开讲
神舟十三号乘组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
长征火箭第400次发射!
12月10日8时11分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第400次飞行
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
37年、7年半和4年多
而最新的“100次”
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
仅用2年零9个月
5战5捷
文昌航天发射场2021年圆满收官
12月23日18时12分
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
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
02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一仗接着一仗打
仗仗都要打胜仗
文昌航天发射场用5战全胜
夺取了2021年度“满堂红”
“神十三”乘组二次出舱成功
中国航天员将首次在太空跨年!
12月26日00时55分
经过约6小时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全部既定任务
后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
将以“感觉良好”状态迎接新年到来
这也将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跨年
2021年即将结束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
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向太空挺进
完成一个又一个航天壮举
天和入九天,筑梦空间站
“祝融号”巡游火星,点亮星际
羲和探日,向着太阳出发……
中国航天履获突破
在12月26日结束的
“第六届中国制造日”上
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太空探测的坚定一步是什么?”
这坚定的一步,就是空间站
空间站是怎样的一个实验室呢?
今年4月29日我国的空间站
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
已经有六名航天员
在上面开展了工作
现在只有一个舱
明年将发射实验舱一和实验舱二
在长达十几年的运行当中
每年发射两艘货运飞船
每年发射两艘神舟飞船
这样我们空间站将长期存在
航天员长期在轨
空间站有很多核心资源
核心舱上已经安排了两个科学实验柜
空间站建成后将有
十六个国际领先的科学实验柜在轨运行
能够支持生命、流体
燃烧、材料、基础物理等等
各个方面的科学研究
同时在舱外还有六十七个
载荷位置和三个大型的挂点
很多天文观测的载荷
地球观测载荷和新技术研究载荷
都可以在舱外开展工作
除了一系列科学设施外
空间站后面还跟着
大型的巡天空间望远镜
这个望远镜和哈勃是相当的
成像质量和哈勃相当
但视场要比哈勃大三百多倍
现在是什么状态?
在2024年即将发射
和空间站共轨飞行
必要的时候会对接到空间站
进行补充燃料或者维修维护
在巡天望远镜上
有五个后端模块
能够覆盖很多谱段
能够开展大规模的光谱巡天
能够看整个天区的三分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去空间站做实验呢?
空间站是一个能够提供
长期的微重力和辐射的研究环境
微重力下尖嘴钳的运用
不像在地面是轴对称旋转
而是正转两圈反转两圈
是非常特殊的运动
所以要在太空研究这些特殊的规律
在空间站规划了什么实验呢?
规划了四大领域
65个研究计划
以及近千项研究计划
在生命科学领域
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一系列研究
同时还从细胞、组织、器官
一直到个体、群体的全方位的研究
通过这一系列研究
希望在空间科学方面
包括暗物质探测
太空生命孕育等方面
取得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
在天机时空基准
导航授时服务方面
在机器人方面
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包括合成生物制造等等方面
取得大量的应用成果
这样能够实现空间科学技术
和应用全面协调的发展
希望为科技强国的建设
做出非常实质的贡献
随后,一场名为“大闹天宫”的
圆桌论坛开始讨论
参与讨论的嘉宾
分别是来自航天的从业者
他们又一起讨论了
哪些关于航空的知识呢?
参与本次圆桌会的嘉宾有: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应用发展中心主任张伟;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六九九厂车工、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保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结构与机构主任设计师施丽铭;
中国航空科工四院四部青年设计师洪义强;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神舟飞船总装班组长张舸。
先从几个小问题来了解本次圆桌会吧:
航天人对质量的要求始终非常高,这些年觉得有什么变化?
王保森:在航天有一个说辞叫做零缺陷,什么叫零缺陷?就是不允许出现任何缺陷。这对于咱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航天系统工程当中,质量是咱们的生命,也是咱们的责任,同时也是咱们国家国防力量的有力保障。我们的口号是第一次要把事情做好做对,如果在你的这一道工序当中,哪怕你把工件做到合格率的99.9%,你认为很好了,但在这个庞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里,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下来之后,你的产品合格率可能在95%甚至更低,在航天系统工程里绝对不允许,我们要求的是100%,要求的是零缺陷,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在航天人里面,精益求精这四个字永远不是一个口号,它是我们工作实实在在的目标。
空间站在轨表现怎么样?在轨期间有哪些是印象特别深刻的?
施丽铭:自从空间站4月29日发射以来,它经过了一系列的在轨测试,后续的与天舟二、天舟三、神十二、神十三的对接,还有其他的包括天地通话、太空授课等一系列的任务,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表现可以说非常完美。
在这期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或者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神12首次进入空间站的时候,当他们打开四道舱门,飞进核心舱的时候,当时觉得很激动,相当于工作了十年的舱完美表现出来了,十年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第二个就是出舱的时候,出舱活动是非常有风险的事情,是太空中最危险的活动之一。当航天员刘伯明首次出舱的时候发出了“这外面也太漂亮了”**的赞叹,我们在飞控大厅全程参与了这项活动,跟着他们的脚步也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和璀璨的星空,我们也感到非常震撼。**当然整个过程还是非常紧张的,直到他们最终非常顺利返回并关上门,检验合格之后,我们才能放下心。
怎么看待航天材料的发展非常快?
洪义强:现在我们在行业里有一种说法叫一代材料一代航天,这句话足以彰显现在先进材料技术对整个航天的推动。反过来这几年航天技术快速发展,所以说它的智能装备推动下,整个材料行业,尤其是以碳纤维为代表的结构复合材料,以防热为代表的功能符合在料,应该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可以这么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现在很多飞行器上的复合材料,不论从广度和深度应用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有一些飞行器,可能除了里面极个别的元器件,基本可以实现全部的复合材料化,从这个层面来讲,近几年材料发展为整个飞行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空间站从原来“一室一厅”现在变成了“三室一厅”。空间站的大国工匠们怎么样装修货运飞船、载人船和空间站呢?
张舸:细致地说是通过内装修的制作和内装修的设计,实现空间站和神舟飞船和货运飞船细致的精装修,**航天器从简单的毛坯房精装修成一个精致而舒适的头等舱,通过对内装修的取样和再进行内装修的制作和安装,从而提高航天器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内装修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修改,曾经利用简单的牛皮纸进行简单的复形取样,进行手工的裁剪和缝制,并且在航天器内进行安装,现在采用全自动化的技术,对航天器的三维模型进行细致的取样和复形,进行内装饰的设计和制作,通过三维自动化的裁床进行内装饰的裁剪和复形的制作,在内装饰的细致安装时,利用三维投影技术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安装,从而全面提升舱体的美观度、可靠性和舒适性。
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
从北斗组网到火星探测
从空间站建设“大动作”
到时隔八年中国航天员再次太空授课
中国航天屡获突破
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我国的
航空航天事业走向了
自主研发的飞速发展期
回顾精彩瞬间
展望辉煌未来
让我们一起期待
2022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凯旋
为中国航天喝彩!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微博@新华社 、@人民网回望2021年的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