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蛀牙都不陌生,也或多或少能讲出一些有关预防和治疗蛀牙的门道。在人们的印象中,蛀牙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因此不免让人发出“温水煮青蛙”的感慨。
虽然蛀牙的定义已将它确认为慢性病,但事实上,真的不是所有的蛀牙都是“慢性病”。
01 有一种蛀牙,叫猛性龋
虽然大多数蛀牙都是要一年半载才会发病,但凡事都会有特例。有一种蛀牙,就是不走寻常路。它的发病速度远超一般的蛀牙,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摧毁好多颗牙齿。这种蛀牙被称为猛性龋或猖獗性龋。
这种蛀牙出现也是有原因的,说到底,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遭到了破坏。
02 蛀牙的自我保护机制
因为有关蛀牙的探讨,更多时候涉及的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蛀牙的发生,因而人们更关注不该做什么,而忽视了身体的自我保护作用。有句话说得好,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如果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受到削弱,那么疾病的暴风骤雨只有来得更猛烈!
在我们的口腔中,有一种非常普通、但却十分有效的物质,在保护牙齿免受蛀牙侵害方面可谓功不可没!它是什么?它就是我们最最熟悉的唾液!
众所周知,蛀牙的病因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两大因素:细菌和食物(主要是指含“糖”食物)。导致牙齿受伤的酸性物质就是这两个因素联手后产生的。而唾液,刚好能够对酸性物质产生一定的稀释和缓冲作用。换言之,唾液分泌正常的时候,酸性物质会被源源不断产生的唾液稀释,自然淹没于唾液形成的“汪洋大海”中,也就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另外唾液中也有一些碱性物质,对平衡酸性物质有一定意义。然而,如果唾液分泌严重不足,那么,酸性物质就可以对口腔环境的酸碱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导致牙齿无处躲避,只能节节败退。
03 唾液分泌为什么会减少?
能够导致唾液分泌减少的疾病统称为口干症。造成口干症的原因也比较多。在口腔科中,有一种疾病叫舍格伦综合征,以慢性唾液腺炎、干燥性角膜炎和口干症为主要症状,其病因不明,但往往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发生;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唾液腺受到放射线损伤,主要见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
上述两种情况均会造成唾液分泌严重减少,因而患者往往都比较容易发生猛性龋。尤其后一种情况,让人不得不发出“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叹。
所以,保护好相关器官的健康也是预防蛀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所谓百密一疏,细节决定成败。而人体是精密的、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只有全方位地做好健康管理,才能真正成为健康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