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州的那口“大锅”最近又炖出了不少“好菜”。
1月6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最新成果。
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
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标准模型预测,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
《自然》杂志封面设计稿,呈现金牛座分子云天区的星际介质和磁场。曲线为普朗克卫星测量的磁场方向图,本底星云来自赫歇尔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尘埃图像。
【重磅成果,挑战星际磁场标准模型】
磁场在恒星、行星和生命的产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程复杂。
“磁通量问题”是恒星形成经典三大问题之一,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测量是全球天文界的共同挑战。
恒星诞生于分子云中,分子云中的致密区域发生塌缩,最终形成恒星。
恒星磁场的标准模型认为,在恒星形成过程中,磁场和重力是相互抗衡的力量,在分子云密度高的地方,重力越大,磁场也越强。
按照这一模型,重力和磁场不断拉扯,以至于恒星形成需要上千万年。
测量分子云的星际磁场强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目前,可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的唯一手段就是“塞曼效应”。
为更好地测量出星际磁场,李菂团队另辟蹊径,原创出一种通过测量氢原子的谱线来测量星际磁场的方法——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
通过FAST,研究人员测量了L1544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首次实现了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塞曼效应的探测,也实现了利用原子辐射手段来探测分子云磁场的“从0到1”的突破。
研究人员发现,与标准模型的预测结果不同,星际介质从恒星外围的冷中性气体到原恒星核,具有基本一致、连贯性的磁场结构。
“由此,我们将恒星形成的时间从上千万年减少到百万年。”李菂说。
图片丨图虫创意
【2021年,科学成果“一箩筐”】
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
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
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
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
……
2021年,科学家依托“中国天眼”FAST,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左图:快速射电暴FRB 121102平均每小时爆发率的能量分布。在低能端90%探测完备性下测量到低于特征能量E0=4.8x1037erg开始出现爆发率下降,展现了复杂能量分布。
右图:FAST观测快速射电暴艺术想象图,图中脉冲来自FAST观测FRB121102真实数据。
图片版权:国家天文台
左图:PSR J0318+0253位置和积分脉冲轮廓。a)FAST一小时跟踪观测的射电波段积分轮廓;b)折叠Fermi-LAT累积9年数据所获得的伽马光子积分脉冲轮廓。
右图:FAST-FermiLAT合作开展脉冲星观测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2021年第12期封面。
截至目前,FAST共发现约500颗脉冲星,成为自其运行以来世界上发现脉冲星效率最高的设备。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王培介绍,FAST多科学目标巡天已经发现至少6例新快速射电暴,正在为揭示这一宇宙中神秘现象的机制、推进这一天文学全新的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延伸阅读】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FAST自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以来,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年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2021年3月,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已有14个国家(不含中国)的27份国际项目获得批准并启动科学观测。
基于超高灵敏度的明显优势,FAST已成为中低频射电天文领域的观天利器,未来将产出更多深化人类对宇宙认知的科学成果。
让我们一同期待!
综合来源:新华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
图片版权来自新华社、国家天文台等,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