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北京2022冬奥会进入倒计时30天啦!
早在冬奥筹备期间,我们就已经了解到科技在2022冬奥会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智慧冬奥、科技冬奥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与服务上,还体现在运动员训练与恢复方面。
在运动员的备战过程中,个性化体能训练、伤病预防与康复、医疗监督与治疗、疲劳消除与恢复、营养调节与保障等方面都少不了黑科技的身影。其中就有一个“网红项目”——低温冷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运动员常常要完成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剧烈运动会让运动员难以避免地产生严重的肌肉结构性损伤,这种损伤会影响肌肉的收缩能力,从而影响之后的比赛成绩。这使得提高赛后机体恢复尤为重要。
低温冷疗法就因其新颖性、舒适性逐渐被广泛运用。
将致冷物质作用于人体,使局部或全身温度降低,从而达到治病和增强体质目的,这种“冷疗”法应用已久,不过对其生理反应和治疗作用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初才开始的。且低温冷疗是最先被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
逐渐发展到现在,低温冷疗技术已经成为奥运保障的常用手段,也是运动员常用的舒缓方式“冷水浴”的升级版。
在进行低温冷疗时,运动员需要进入到可释放低温氮气的半封闭机器中,并穿上专门的鞋子和专用手套,避免肢体末端被冻伤。机器内的温度会随着时间而降低,使用者刚刚进入时,气温为-100℃左右,随后会迅速降低到最低-下180℃。全程治疗时长为3分钟。
虽然治疗时所需的温度极低,人体也暴露在低温气体中,但气体热导率仅为0℃水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尽管温度很低,人体实际散失的热量却并不大,因此使用者是不会被冻伤的。另外,使用者在进行低温冷疗时,体表要保持干燥才不会被冻伤。
低温是如何帮助运动员恢复身体状态的?
高强度的训练及比赛对于运动员的免疫系统的影响非常大,国内外研究表明,长期高强度的专项训练或比赛会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会影响之后的训练效果以及比赛成绩。
低温冷疗方式,使用者需要将身体暴露在-110℃至-180℃范围内,当人体暴露于超低温环境中后,会发生诸多与血液学指标、免疫和炎症应答以及抗氧化-促氧化平衡有关的改变。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正常状态下检测到的血清中酶浓度很低,高强度比赛会使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甚至导致肌纤维不同程度地损伤,某些酶溢出肌细胞,造成血清酶活性增加。其中,变化最为明显是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在高强度比赛后,由肌细胞透出的肌酸激酶相应增多,也标志着肌肉发生运动性损伤。
通常, IgG、IgM、IgA 这三项指标是评价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标,高强度运动会使这三项指标含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细胞还会与一些非免疫细胞会共同合成细胞因子,并会分泌一些介导、调节免疫应答的活性物质,高强度运动会影响细胞因子,导致免疫抑制提高。
而低温会“激活”人体免疫功能。目前较为公认的解释与超低温诱导期间的机体血液再分布有关。
运动员进入超低温治疗舱后,皮肤表面温度迅速下降,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寒冷刺激后迅速向大脑传输强烈信号,大脑接受低温危险信号后向外周末梢神经发出指令,皮肤肌肉血管收缩完成血液分配至主要脏器以维持生命。
治疗结束,运动员离开治疗舱,身体表面温度升高,外周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回到外周,血管的这种变化可以帮助身体促进养分的内循环,以达到赛后机体恢复。
有研究报告指出,重复10-20次使用超低温冷疗后,人体的机体免疫球蛋白活性会增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会提高,同时伴有机体总的氧化状态和炎症反应程度的下降。
另也有研究同样指出低温冷疗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图片来源@新疆广汇球迷俱乐部
在今年夏季于北京举办的“冰雪项目科技助力成果展”中,展出了我国多项国产科技突破成果,超低温冷疗系统就曾在展会上大受追捧。
冰雪项目科技助力成果展-中国冰雪医疗保障体系展区
在北京冬奥中,二七、坝上、首钢、秦皇岛等主要冰雪项目训练基地均已配备低温冷疗系统设备,为驻训冰雪国家集训队的恢复再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样的“网红项目”,你是不是也想试试?
其实,除了低温冷疗,北京2022冬奥会还体现了很多高科技成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冬奥的知识吗?
END
审核专家:孙科,北京体育科学学会。
蝌蚪五线谱原创文章/转载注明来源
责编/心与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