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苏联“挖穿”地球的梦想止步于12262米,我们能走多远?

科学信仰
原创
泛科学领域创作者。科学是一种规律,信仰是一种态度。
收藏

“上天入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而从人类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天、什么是真正的地后,想要达成梦想的心情就越发强烈了。

什么是天?天就是宇宙深空,什么是地?地就是脚下地球。上天很难,因为要上天就必须要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至少要达到每秒7.9千米的第一宇宙速度,而人类已经做到了。人类不仅摆脱了地球的引力进入了近地轨道,甚至已经能够彻底摆脱地球的引力影响,登陆并探索远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而从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算起,只用了60多年的时间就达到了今时今日的成就。人类已经成功上天了,那么入地呢?说到入地,就不得不提苏联所挖掘的“科拉超深钻孔”。

苏联为什么要挖掘一个超深的钻孔呢?这项工程的意义何在呢?

当时正值美苏冷战时期,冷战涉及从军事到科技的方方面面,“上天入地”自然也是比拼项目,而在这场比赛之中,美国率先完成了载人登月,既然在“上天”方面比不过美国,那么就只能在“入地”上下功夫了。于是一项名为“科拉超深钻孔”的工程就于1970年5月24日正式开始了。当然,苏联要挖穿地球并不仅仅是为了和美国赌气,工程所在的科拉半岛位于苏联的西北部,这一地区的上地层年代古老,通过挖掘研究可以获得有关原始地球地质构造的信息,如果真的能够如愿以偿把地球挖穿,那么其成就要远胜于载人登月。

问题在于“入地”可要比“上天”难多了。

最开始的时候工程进展还算顺利,只用了13年的时间,也就是在1983年,科拉超深钻孔就达到了12000米的深度,毫无疑问,此时的科拉超深钻孔已经成为了地球上最深的人类筑造物。但是越往深处钻,难度就越高,在之后的6年里,钻探深度只前进了两百多米,再往后,前进的速度就更慢了,终于,科拉超深钻孔工程于1994年停止了,最终止步于12262米。在往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科学家们对科拉超深钻孔已取得的深度进行了充分研究,最终于2008年将这个钻孔用金属帽进行了封盖。

苏联挖穿地球的梦想为什么没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呢?未来我们是否能够完成这一伟大的梦想呢?恐怕很难。

科拉超深钻孔听起来只是一个向下不断钻探的工程,但实际上这项工程的技术难度非常之高,首先,钻探的过程会碰到坚硬的岩石,所以钻头的磨损速度是非常快的,随着深度的增加,环境温度也在逐渐增加,根据记录,在12000米的地方,温度已经达到了180摄氏度,这无疑又增加了钻头磨损的速度,有时候一个新的钻头刚刚安好,放下去还没有钻几下就又要更换了,所以耗材的费用、设备的费用、人工的费用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庞大的资金,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是一种考验。

当然,并不是说有钱就行,有些技术问题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也是难以解决的。

12000米的深度,需要一根超长的钻杆,而这个钻杆还必须要具有相当的强度,即便拥有了这个超强的钻杆,要带动它转起来,还需要一个超强的马达。12000米可以解决,那么15000米呢?20000米呢?而且光钻还不行,我们还需要能够不受各种干扰的设备来监测和记录钻孔内的情况,这些问题不仅是在前苏联时期,就算是放在今时今日也几乎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前苏联时期没能钻穿地球,现在也没有办法把地球钻穿,那么未来呢?没人能够给出确切答案,但显然很难。

地球由内而外是由多个不同的结构所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其中地壳是最薄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人类连地壳都没有挖穿过,就更不要说什么挖穿地球了。

当然,地壳的厚度并不是一致的,有些地方很薄,比如万米深海,那里的地壳厚度可能只有几公里。不过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在万米深海下进行钻探,技术难度是当今科技所难以企及的,所以还是只能期待于未来。那么既然人类连地壳都没有钻穿过,又是怎么知道地球构造的呢?是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在研究地震波时发现的,因为地震波在不同的地下结构中的传播方式是不同的,由于莫霍洛维奇的贡献,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就被称之为莫霍面。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sunmonarch

评论
CZH科普
大学士级
上天入地,需要顶尖技术支撑,相信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一定行,有朝一日能打破前苏联保持的入地深度记录
2022-01-12
传承解惑
大学士级
并不是说有钱就行,有些技术问题即便是放在今时今日也是难以解决的。
2022-01-12
科普员凡
贡士级
通过挖掘研究可以获得有关原始地球地质构造的信息,如果真的能够如愿以偿把地球挖穿,那么其成就要远胜于载人登月。
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