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模拟研究在我国开展得挺早,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很热。分布式参数模型、集中参数模型、灰箱模型,还有什么神经网络等。
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总逃不出参数的鬼门关,尤其是分布式模型,包括降水入渗系数、含水层孔隙度或给水度、老K、地表水补给、开采量等。输出的水位或浓度和实际观测的差距大,就调参,还美其名曰“逆问题”。知道参数,预测水位,这是正问题,反过来就是逆问题。但怎么逆都脱离实际的物理实体,最后大家把搞模型的叫“数学游戏爱好者”。
分布式参数模型的理论本身没问题,都是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但与实际差距大的原因可能是地下水物理实体太复杂,数据又严重短缺,难以精准模拟和预测。
其实,我们有个很好的“老师”,一直没当回事,它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
大脑预测或认知,不是根据物理或者化学原理进行计算出来的,而是经验统计。每个人的成长都是靠错误或试错堆积出来的。
小孩骑车下坡,没拉紧闸,车子加速,直至失控摔跤为止。这次的教训在他大脑里输入了信息:那种陡坡需要更紧地拉闸。试错几次,他就记住了,也能预测不同力度的控制会有多快的速度。
同样,对复杂的地下水系统,也可以用这类基于统计的人工智能型方法,在大量历史观测数据基础上,建立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态的响应关系,预测不同情景组合下的地下水变化趋势。
基于数理统计的模型也需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学名叫训练。这些大数据必须是实际发生的,而不是虚拟的,因为虚拟的东西脱离了内在发生过的物理过程,不靠谱。
写文章可以用高精度分布式的模型,但实际应用时,地下水系统还是统计学和分布式基于过程的模型都试试,对比一下,看哪些方法适用,不一定复杂的就一定好。管用的,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