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可以看成是防空系统中的“指挥官”,因为它在后方观察战场上敌人的一举一动,并随时向前线的“士兵”(导弹)发出作战指令,没有“指挥官”(雷达系统)在后方的观察和指挥,前线的“士兵”(导弹)就无法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和敌人(目标)的动态,也就谈不上正确打击目标了。“指挥官”一旦被对方狙杀,则整个防空系统就会失去作战效能。从这一点上讲,雷达(指挥官)可谓是地面/舰载防空系统的命门所在。
雷达相当于防空系统的“指挥官”,一旦被摧毁,则整个防空系统就失去了效能
而反辐射导弹(又称为反雷达导弹)正是专门用来打击雷达系统的,它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被动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在电子对抗中,它是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反辐射导弹的主要打击目标为对方雷达,以及其它可能产生较强电磁辐射的电子设备(如电子战装置、通信装置、敌我识别装置等等),属于一种专用的导弹。反辐射导弹采用被动寻的制导,只能用于攻击能产生主动电磁辐射的目标,是名副其实的“电磁杀手”。这种导弹在越南战争中已实战运用,美国使用“百舌鸟”反辐射导弹成功压制了北越的防空系统。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发射了约1 500枚“百舌鸟”、“标准”、“哈姆”等反辐射导弹,摧毁了伊军95%以上的雷达,基本瘫痪了其防空系统。那么,它能狙杀“指挥官”靠的是什么本领呢?
反辐射导弹摧毁雷达目标前的瞬间
美国“鬼怪”战斗机机翼下挂载的“百舌鸟”(左一)、“标准”(左二)和“哈姆”(右一)反辐射导弹
一是“视力”强。反辐射导弹采用被动寻的制导,要靠自己发现并跟踪目标的电磁辐射信号。而现代雷达普遍采用了低可截获概率(LPI)技术,大多具备了雷达能量辐射程度可控、雷达波束指向可控、雷达信号频率不断变化等技术特征,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因此,反辐射导弹就要提高被动雷达导引头的频率覆盖范围、灵敏度和视场范围,要“看得清、看得准”,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电磁环境,能在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十分微弱且多变的情况下,仍然能准确发现和锁定目标。
二是“脑子”好。反辐射导弹要加强弹上的信号处理能力。被动雷达制导对于复杂的战场环境尤为敏感,战场上的一架战斗机可能会遭到数十部雷达的同时跟踪,且敌方雷达和电子设备的体制也将更加多样化,这就要求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在信号筛选能力、处理速度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新一代反辐射导弹采用了可编程技术,使导弹能够锁定、攻击多种体制的雷达,并且可以实现只通过软件改进就能应对新类型的雷达威胁。
俄罗斯Kh-31P反辐射导弹采用的导引头
三是“腿脚”快。面对反辐射导弹的威胁,对于防空雷达来说,最基本的躲避方法就是雷达关机。从国外反辐射导弹的使用经验来看,反辐射导弹的飞行速度越快越好,以缩短敌方防空系统反应和关闭雷达的时间。目前,国内外新一代反辐射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普遍都超过了3马赫。
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反辐射导弹莫过于AGM-88“哈姆”(HARM)高速反辐射导弹。“哈姆”是美国现役的空对地反辐射导弹,用以取代早期的AGM-45“百舌鸟”(Shrike)与AGM-78“标准”(Standard ARM)反辐射导弹,美国空军的F-16、A-7、A-6、F/A-18、EA-6B、EA-18G等战机均可挂载和发射。“哈姆”导弹于1983年装备部队,主要用来攻击敌方陆基或舰载防空系统,或使其雷达网络失灵,丧失作战能力。“哈姆”反辐射导弹的特点是,1、速度高,射程远。其最大速度达到3马赫左右,可最大限度压缩敌方雷达系统的反应时间,攻击距离则达到 25 千米;2、被动雷达导引头的接收频带宽,可用于攻击现役各种型号的雷达系统;3、具备了一定的记忆功能。当被动雷达导引头锁定目标后,即使对方雷达关机,导引头仍能凭借“记忆”锁定并攻击目标。“哈姆”导弹已经过多个批次的改进,最新型号为AGM-88E“先进反辐射导弹”。
“哈姆”的最新型号AGM-88E“先进反辐射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