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赖天莹
北京冬奥会万众瞩目,在运动员们奋力拼搏的同时,一些创新科技也在这场盛会中大显身手。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建设,采用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还有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采用二氧化碳直冷跨临界制冰系统,让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体育建筑。
▲历经多年科研攻关,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建成智慧场馆。(图源:视觉中国)
其他方面的一些新科技也让人赞叹,比如供运动员训练用的风洞实验室、帮助运动员快速从伤病中恢复的低温冷疗系统、可在雪地赛场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此外还有干血点检测技术,可帮助实现冬奥兴奋剂“零出现”;新型智能体温贴可开展远程、实时体温监测,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三维动作捕捉技术如给教练员装上“第三只眼”,可更好地帮助运动员提高成绩;“自由视角”转播技术,可让观众实现360°无死角观赛……
▲即将服务北京冬奥会的氢能大巴车队。(图源 人民网)
这些新科技完美地诠释了北京冬奥会“科技冬奥”的理念,让人在观赏运动员们精彩比赛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然而北京冬奥会终将落幕,一些场馆可以再利用其开展冬季运动或者其他用途,别的科技创新成果也需要获得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本届冬奥会闪亮的新科技中,包括风洞实验室、精准气象预报、三维捕捉技术等相当一部分都属于“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研发单位中,既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有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技术成果大部分属于首次亮相,但它们并不只是满足北京冬奥会的“一次性技术”。
比如冬奥会中用到的一套“北斗+冬奥”雪上智慧运动服务系统,就是由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牵头,联合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控股集团、国家高山滑雪队等多个单位合作研发,是北斗高精准时空技术在体育领域中的首次应用,将来还可以使用在竞走、马拉松等这些户外长距离的运动,以及足球、篮球等喜闻乐见的校园体育等方面,市场前景看好,具备进一步转化应用的条件。
不过,相关技术作为“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成果,在冬奥会这种国家举办的大型赛事中的应用与完全市场化的转化应用并不一样。它们要真正走向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当中,要面临技术或产品本身的适应性问题,就如同一品牌的汽车,在城里平坦的马路上和在乡间土路上表现就不一样;同一款太阳能产品,在光照条件较好的西北就比阴雨天较多的南方利用率高。冬奥会多为低温环境,相关技术在常温或高温条件下表现如何,也是个问号。
实际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以专利为例,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中就指出,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专利实施率方面,高校为13.8%,科研院所为38%;产业化率高校仅为3.7%,科研院所为18.3%。大量科技成果因为缺乏生产可行性和应用经济性而被束之高阁,无法形成科技生产力。
▲2022年1月9日,观众在北京科学中心参观“科技赋能·冰雪逐梦”科技冬奥主题展览。(图源 北京科学中心)
对此,有行业人士指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协同合作,当前国内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多由校内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或技术交易中心等机构承担。在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高校和科研院所难以自行顺利完成科技成果的推广、价值评估、与企业对接等工作,导致科技创新活动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技术成果的产权单位要投入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推进,政府相关单位、第三方科技中介或平台、行业组织、投资人、成果转化接收单位等也都需要充分协作,提早进行研究布局,通过种多方式帮助成果转化落地,让这些冬奥会创新科技真正走向市场,在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服务百姓生活。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