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居家隔离 正确认知和乐观心态很重要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或改变旧有的生活、工作习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的。适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心理。那么,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产生焦虑和狂躁呢?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为了避免病毒扩散,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全国各地都采取了“少出门”的居家隔离措施。

这次疫情的发生,有一句戏言称:以前是人把动物关进笼子,如今人被动物关进了“笼子”。人总是要为行为负责的,恶行就要遭受恶果的惩罚。尽管我等大多数人都是无辜的,但这至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善待一切生灵!

我们知道动物被关进笼子里,它们一定会乱撞,希望打破藩篱、冲破牢笼。因为它们失去了应有的自由,被迫改变了最基本的生活习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也是如此,突然不能出门或在家里办公,都会感觉不适应,但又担心出门遇有风险。为此,只好无奈地蜗居家中。

一个人到一个新的环境或改变旧有的生活、工作习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的。适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心理。如果这种改变的结果,是未知的或有更糟糕的可能,那么就会加重这种焦虑和烦躁的情绪。

一般情况,一个周以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超过10天或到半个月,根据个体的不同心理素质,就会产生程度不同的焦虑和狂躁。那么,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们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产生焦虑和狂躁呢?

下面是我的建议——

人类的心理防御机能是多种多样的,面临危险带来的恐惧第一想法是逃跑。但对有些危险的事情,逃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就如同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所以,我们的防御机能要科学还要理性。

正确认知 首先,我们要接受客观事实,就是疫情的发生是客观存在的;其次,要正确认识疫情对人类的影响:会导致死亡,但这只是少数,大多数都会治愈。

坚定信念 以我国现有的医疗条件,加之经历过“非典”的经验,有党和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在人民群众强有力的配合下,战胜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心态乐观 心理学上有一个“习得性无助效应”,说的是由于在早期感受到了无助感,一直下去形成了的一种错误认知:总认为自己不行,由此陷入深深的绝望中。这也是一种悲观心理。抱有这样的心态,就无法走出心灵的荒漠。如果换一种乐观的心态,那就是完全相反的一种结果。所以,我们要乐观,2020年的春天不会因为2019年的寒冷而迟到!

活动内容丰富 心理健康离不开身体健康。乐观的心态、饱满的情绪和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都有利于身心健康。居家这段时间,一定要把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工作、读书、看电影、做家务、网络聊天一样都不应该少。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直闷在家里,每隔三五天争取到郊外空气清新的地方舒展一下筋骨。

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认知和乐观的心态,就会摆脱“憋疯”,早日走出疫情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