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3)这部《高等应用数学》(上)关于“连续(复利)计算”的解释错在哪里
(题注:雅各布.伯努利提出的连续复利法错在把联想当做了数学推导,后来的人们盲信这一错误一直是雾里看花,把“似是而非”当“是”,把错误的方法当正确方法,想方设法对这错误的方法做正面解释。错误方法本不存在任何意义,对错误方法的正面解释也必定是错误的。为全面认识这种连续复利方法的错误,就必须从教材到文章各方面认识对这方法的解释错在哪里。)
为全面认识连续复利计算模型的错误,本篇分析2006年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高等应用数学》(上册)是怎么错误解释这种连续复利计算的。
这本书48页按照通常教材讲法讲了连续复利计算公式,就是根据公式A。(1+ r)^t, 得出一年中计算m次的复利分期计算公式A。(1 +r/m)^(mt),再令m→∞求极限,得到所谓的连续复利计算公式A。e^(rt)
随即解释说:连续复利公式A。e^(rt)“意味着资金运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看,这种解释与实际差得太多了。
一.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资金运用率的提高是在具体的资金调度、运转和使用中实现的,与教材中讲的利息计算次数无关。
二.即便是在具体的利息计算中,自己与自己计算不会产生一分的经济效益,不会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若用这公式A。e^(rt)与他人进行利息计算,若使自己一方”资金运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会使另一方利益遭受”最大限度的”损失,这在实际生活中是行不通的,对各方来说,公式A。e^(rt)”意味着资金运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都是一句空话。
得出这续复利公式A。e^(rt)“意味着资金运用率最大限度的提高”的原因是,只看到了这里求极限得最大值,一点也没有考虑实际应用。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盲信信雅各布.伯努利提出的连续复利法是正确的,绝然相信各科教材中讲的这种连续复利计算模型是正确的,理解不到这错误模型的意义就从各方面找这模型的意义。
应该说,编写这教材还是很用了心的,这种解释是我们查到的国内外近千部讲授连续复利计算模型的所有教材中的独家解释,对错误的知识找正面解释一定还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