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徐仁修生态科普创作特色探析——以《村童野径》等作品为例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对科普科幻青年创作人才进行遴选和培训指导,支持青年人的创作
收藏

《村童野径》是台湾作家、生态探险家徐仁修创作的“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以村童的口吻记述了春夏秋冬各个时节的生物知识、生态常识,展现了台湾的四季自然面貌,刻画了喜悦又惆怅的荒野乡愁,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生态科普图书。该书在台湾畅销近10年,大陆引进后荣获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银奖和第五届环保科普创新奖二等奖。

作为台湾生态文学代表作家,徐仁修曾获吴三连文学奖、金鼎奖、吴鲁芹散文奖等多个文学奖项,他创作的《家在九芎林》《自然四记》《仲夏夜探秘》《猿吼季风林》以及“寻找大自然的秘密”丛书等多部作品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引进出版,给大陆作家以自己熟悉的家乡、风物为题材开展生态科普写作带来新思考新启示。

图 1 《村童野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

一、怀揣童年梦想,坚持行走山川徐仁修,1946年生于台湾新竹县芎林乡,童年时期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在他心里种下了热爱自然的种子。小时候,他整天和乡间的动植物相处,认识身边的昆虫和植物,学会了到树林里抓鸟,到河边钓鱼,也始终记得在炎热的夏天收集蝉蜕换取冰糕……徐仁修说,“我写《村童野径》正是分享我的童年经验,这大约是50年代,那时我正是顽皮、好奇又有点叛逆的十岁村童”,“我们熟悉每一条大小溪流、每一座或高或低的山丘、每一条野径以及每一个有野果的角落……我们更清楚出现在生活场景中的各种动物、植物,无论它们是野生、饲养或栽植……”[1]8

20世纪60年代末,徐仁修亲历了台湾农村异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农民过度使用农药,青蛙、泥鳅、萤火虫等此前屡见不鲜的生物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他在《荒野有歌》中写道:“我童年放牧的山坡如今林立着高高低低的墓园,村童们聚泳的头前溪被砂石厂和工厂毁了容颜,山谷里陪我们一起长大的枫香,如今找不出一丝曾经存在的痕迹……”[2]目睹城市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徐仁修内心燃起了保护童年美好记忆的强烈想法,呼吁人们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徐仁修热爱自然,更钟情于在世界各地行走,丰富独特的生活经历为他的生态科普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作家没有持续的生活经验,灵感就会枯竭”,这中间“有很多随时可以引诱你离开那条路”的因素,“如果你中途而废,你是不会有什么成绩的”[3]。从1974年发表第一篇作品《失去的地平线》开始,徐仁修携着童年梦想数十年坚持行走,不断推陈出新,给读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惊喜和滋养。

20世纪70年代中期,徐仁修因为工作原因,前往尼加拉瓜,由此开始探险生涯。之后,足迹遍及美洲、东南亚、欧洲、澳洲、非洲等地。在《月落蛮荒》中,他写道,“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外国的山川大地”,“我以年轻的热情,投入这个热带国家”,“几乎踏遍了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4]。在菲律宾期间,他应聘到民多罗岛,和当地原住民一起到丛林探险,《丛林夜雨》《季风穿林》等引人入胜的荒野探险作品就是以此为基础创作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生态,树立保护生态的观念,徐仁修发起成立了“荒野保护协会”。徐仁修在一次访谈中说,“我所做的工作都必须要跟我的写作有关联”,而且“我知道我现在累积的是什么”。可以说,徐仁修是携着童年梦想,一路行走,一路创作。

二、融通摄影与文字,展现艺术美感“在自然写作中强化视觉艺术(主要是摄影)的元素,以形成强烈的审美刺激,是徐仁修书写自然的特异之处”,他的作品“文学的语言与镜头的语言交融”在一起[5],一本书常常包括上百幅图片,涉及动物、植物、地貌、天象等多个方面,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展示自然万物之美、颇具专业摄影水准的照片,全都出自徐仁修之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具个人色彩的唯美风格。

在徐仁修看来,摄影与文字是相辅相成的。“我希望不只是用文字,需要照片来补强文字无法叙述的部分。”在谈到《村童野径》这本书时,他表示,“我的图片要讲求美感”,要去追求美学的、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希望读者能感受到“里面所含的功力、对美的心思、心灵的层次”。

和文字创作相比,摄影更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以及坚定的等待。在写作《动物记事》一书时,徐仁修为了记录各种鹭鸶过冬南迁的生活习性,在荒野驻守了3个多月:为了观察大头竹叶虫,他花了近半年时间,“我一直在等待拍摄蜕皮的情形,但运气不佳,始终没有拍到……直到五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我目睹它蜕皮的过程。”[6]作为一个从心出发,身体力行的创作者,摄影语言的加入使得作品更具观赏性、可读性。

《村童野径》一书也是融通摄影与文字的代表,全书采用的是图文交织的方式。为了让图片和文字更好地相互支撑,交融互现,徐仁修结合文字内容,在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几类图片:

一是记录变化节点的过程图。这些图片可以清晰地展示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各个节点,帮助读者准确、具体地理解文本内容。在“早春”时节的“长颈卷叶象鼻虫”部分,作者用文字介绍:长颈卷叶象鼻虫仅靠嘴和小脚就能在短短二三十分钟里,用一片绿叶编织出一个精密的摇篮。每个摇篮中央,都有一颗母虫产下的金黄色的蛋;孵化后的幼虫食用摇篮叶片,化蛹羽化,在咬开最外层裹叶后飞出,形成一只新象鼻虫。但是,读者读完这样的文字可能没有太多感觉,于是,在文字旁边,他用4幅反映重要节点的状态图,清晰展示了象鼻虫编织摇篮及产卵的过程。与此类似,在“蝉的一生”这部分,先用文字描述若虫的羽化过程,然后用图片展示每一个节点的具体状态。

二是放大事物局部的细节图。这些图片聚焦放大事物局部,让细节可视化,从而更清晰地诠释文本内容。在“台湾的乌龟”部分,徐仁修先用文字介绍台湾原生乌龟的四种类型,重点描述了食蛇龟的特殊身体构造——拥有开合自如的腹甲。结合文字基础,用腹甲局部放大后的图片一一说明何为背甲、何为腹甲、腹甲上的活动韧带在哪儿、在遇到外敌时如何活动腹甲保护自我等等。又如,在讲蜘蛛话题时,先用文字介绍蜘蛛的身体构造,然后用局部放大图展示蜘蛛的六个单眼,并通过比较昆虫图片展示两者在身体构造上的差异。

三是反映生活面貌的场景图。这些图片记录了台湾新竹的乡村生活场景,描绘了村童生活的甜美画面,传达了人与自然亲密又美好的关系及情感。在开篇“春光序曲”里,“寒冷的东北季风终于停了”,“家家户户忙着准备插秧”[1]10,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以及割草后的特殊气息,与这段文本相应的是一幅村民在田里插秧的场景图,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在晚秋时节“秋之絮语”里,“仅仅几日不见,宽阔的河床就改了容颜,原本绿色的溪埔,开满了雪白的芒花片片”[1]126,结合这段文字,配了一张开阔的场景图,在一处水洼地盛开着成片的芒花,叶子纤长,花开在秆上,白茸茸的、在风里招摇,秋日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三、贴近儿童,书写原生态韵味20世纪80年代,徐仁修曾在台湾知名科学杂志《牛顿》《小牛顿》担任摄影工作。几年后,他开始从事自由写作摄影,有意识地聚焦儿童,创作了《自然四季:徐仁修的自然观察与体验》《与大自然捉迷藏》《大自然与小侦探》《谁在躲猫猫》《猜猜我是谁》《大自然的颜色》等一系列适合孩子阅读的生态主题图书。在《仲夏夜探秘》一书中,徐仁修写道:“这些曾深入荒野,受过大自然感动与启示的孩子,在长大之后,若是成为政府决策官员,他们不会为虎作伥;若是成为企业家,他们早就明白,‘违反自然生态的投资’对整个地球、人类而言,是极为亏本、得不偿失的投资。”[7]在创作中,徐仁修也一直尝试形式上的返璞归真,尽可能地减少现代社会发展对读者的干扰,使他们能够跟随自己更好地融入书中的“原生态”乡野氛围。其中,文体和字体的运用是比较突出的两个方面。

一是尝试将诗歌融入生态科普创作。从徐仁修的创作经历来看,为拉近读者与自然的距离,文体上的探索一直存在。《自自然然》一书以数百字的个人感悟配合唯美的摄影作品,并采用中英文对照,颇有风景明信片的既视感;《探险途上的情书》以书信的方式写作,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让读者与探险者零距离接触;在这之后,《村童野径》则是在常规文本叙述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作小诗。例如,在介绍金银花时配了《金银花》同名小诗,“南风轻轻吹/吹过大山背/带着淡淡的芬芳/那是村童熟悉的金银花香味/金花银花/沿着野径/一路开向外婆家/爬上九芎树/攀经山黄麻/越过小土堤/缘挂竹篱笆/表哥采去卖药房/表姐折来发上插”[1]12,这些诗句具有浓郁的文艺气息,如果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不少科普要素,如金银花的花色、气味、生长习性等。又如,《攀木蜥蜴》一诗,最后几句是“无端激惹虎头蜂不是勇气/徒手抓毒蛇是不自量力/村童在大自然中/学习着知彼知己”[1]65,这些简单的诗句告诉孩子要了解大自然,学会和自然界的生物和平相处。

二是在印刷体的基础上,尝试引入手写体。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在汉字手写体上做过文章。当时,市面教材语言枯燥、插图呆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叶圣陶确立了手写体方案,请著名书法家、画家丰子恺先生用毛笔书写汉字并为课文绘制插图,最终编纂而成的《开明国语课本》深受学生喜欢,直到今天仍然热度不减。《村童野径》的目标读者是儿童,对于这个群体来说,手写体汉字会让他们感觉亲切而有趣。书中所有的手写体都由徐仁修本人撰写,书中的文字打上了深深的作者烙印,透过或轻柔、或舒展、或洒脱的一笔一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神韵以及“那种人文的、自然传递的感觉”[8],一字一句读来就像是一位阅历丰富的生态探险家在自己面前慢慢吟诵,而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用现代技术印刷出来的“千篇一律”的书。

如果说诗歌和手写体的运用能使读者更容易融入自然,那么作品的有声化更让其锦上添花。《村童野径》在台湾发行时,全彩精装书上附有一张有声CD,里面收录了书中的52首童趣小诗,由徐仁修亲自朗读,从听觉上延伸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让他们在亲自走进大自然的时候,面对自然风物,自然而然地回忆起书中的这些朗朗上口的小诗,和作者产生深刻共鸣。

在徐仁修的个人网站上,他对自己的定义是“永远的自然守护者”,他希望把数十年的经验整理出来,做成给孩子看的系列丛书。当前,生态科普创作需要一大批像徐仁修这样的执着守乡人,通过优秀的生态科普作品,让广大读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徐仁修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三个特色”,对生态科普创作者有着启发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仁修 . 村童野径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徐仁修 . 荒野有歌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阮桃园 . 台湾荒野教育家徐仁修访谈 [J]. 华文文学,2006(3):34-40.

[4] 徐仁修 . 月落蛮荒 [M]. 台北:大树文化事业公司,1993.

[5] 曹惠民 . 台湾的自然写作及其研究 [J]. 华文文学,2006(3):21-26.

[6] 徐仁修 . 动物记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7] 徐仁修 . 仲夏夜探秘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8] 陈瑾 . 汉字图形化 [J]. 源流,2008(12):79-80.

(排版:张馨木 编辑:齐钰 审定:邹贞)

评论
飞马腾空
太师级
2023-12-07
华芝智
进士级
已阅
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