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是全球科研人追求的目标。你知道吗?早在百余年前的清朝晚期,我们中国人就已经在《自然》上发表过论文→
撰文/李鹏 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李云凤
创刊于1869年的《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能够在上面发表科研论文,历来都是全球科研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很多人大概不会想到,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晚期,我们中国人就已经在《自然》上发表过第一篇论文。
这个中国人是谁呢?他就是启蒙了整个中国近代科学的徐寿。徐寿集科学家、翻译家于一身,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是同治皇帝钦点的“天下第一巧匠”;他翻译了元素周期表,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的学校,发行了中国第一种科学技术期刊……他既是中国传统工匠的谢幕者,也是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的开路人,被称之为“晚清科技总设计师”。
▲徐寿 (图片来源/wiki)
•••
喜欢亲自验证的“老毛病”让他有了大发现
1874年的一天,时任上海江南制造局总办兼江南制造翻译馆翻译委员的徐寿,看到儿子徐建寅和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Fryer)合译的《声学》一书,这是著名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约翰·丁铎尔所著的关于声学的书籍,于是就随手翻阅起来。
翻译出来的《声学》全书8卷2册,约8万字,插图169幅,详尽地描述了声学基本理论和实验内容。徐寿是个喜欢琢磨的人,也喜欢对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亲自动手检验。《声学》这部书介绍了发声、传声和成音的原理,谈到了弦音、管音、钟磬之音,还讲到了摩擦震荡会产生声音。徐寿自幼就喜欢音乐,余暇之余,他不是吹奏就是把弄乐器。因此,这本书很快就引起了徐寿的兴趣。
读到第214页管音部分时,一条定律引起了徐寿的注意:“有底管、无底管发出声音的震动数,在一定时间内,皆与管的长度成反比……”也就是说在一定时间内,任何八度音阶必是吹奏震动数的两倍,因此开口管必须准确地截去一半,才能发出高八度音。
真的是这样吗?徐寿喜欢亲自验证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动手做了一支9寸开口的铜管,吹出了某一个音调,后截去铜管的一半,再吹时却并不能吹出高八度的音。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只有再将这余下的4.5寸铜管截去半寸,才能准确地吹出高八度的音。这也就是说,两支相差八度音的开口管的长度比例不是2:1,而是9:4。
有底管、无底管发出声音的震动数,并不与管的长度成反比,而是9:4的比例。为了确保结论的正确性,他又用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乐管做试验,结果都一样。
因此,他认为西方的研究结论应该是搞错了。这个发现让徐寿很兴奋,于是他将其写入了论文《考证律吕说》中,并发表在1880年第7期的科学期刊《格致汇编》上,他在文中写到,“惟声出于实体者正半相应,故将其全体半之,而其声仍与全体相应也。至于空积所出之声,则正半不应,故将同径之管半之,其声不与全体相应,而成九与四之比例”。
▲1868年设立的江南机器造制总局翻译馆的翻译处(从右至左:徐寿、华蘅芳、徐建寅),为清朝官办的翻译出版机构,简称翻译馆,附设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创办的翻译西书机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自然》杂志发文,尘封了100多年
《格致汇编》是我国近代最早的科学杂志,1876年2月在格致书院创刊,由傅兰雅担任主编。律吕是我国古代乐律学的统称,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管研究更是律学研究中的难题。
中国古代一向采用弦音和管音相合的方式确定音律,“以弦定律,以管定音”。律管即管式高音标准器,历来受到特别重视。然而,现代物理学实验表明,弦振动和管振动的方式不同,弦律和管律是有区别的。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音乐一直没有纠正这种错误的认知。徐寿对律管研究已达数十年,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当时非常简陋的现代科学实验的方式,他对弦音和管音相合论持否定态度。
在《考证律吕说》中,徐寿彻底否定了中国延续千年的“管弦结合论”。他甚至指出,明代朱载堉缩小管内径的结论,“理虽近似,尚未密合”。并且他认为,《声学》第214页管音部分定律恰好与中国传统的弦音和管音相合论不谋而合。因此,这应该都是搞错了。
文章发表后,徐寿又找傅兰雅商量,希望他将自己的论文翻译后寄给《声学》的作者——丁铎尔,向他说明自己的实验结论。傅兰雅同意帮忙。1880年11月25日,翻译好的论文顺利寄出。不过,傅兰雅除了将这一实验和提出的问题写信寄给丁铎尔之外,还将徐寿的论文抄件寄给了《自然》编辑部,并写了一封信。尽管徐寿始终没有等到丁铎尔的回信,但《自然》杂志在收到论文和信件以后,于1881年3月10日改题为《声学在中国》将此文全文发表,以及编者按语和斯通博士的复信。
编者按语中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真正的现代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已经非常出奇地在中国发生了。何况这是用最原始的器具来加以实现的。”
有研究者认为,徐寿在声学领域的成功研究,正是他的高深理论与高超实验技术相结合的成果。从而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书写了崭新的篇章。
▲STONE, W. Acoustics in China (声学在中国). Nature 23, 448–449 (1881) doi 10.1038/023448a0. 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News”栏目,按照当时的署名规范,作者项登记的是文章的编辑W. Stone
遗憾的是,徐寿并没有得到他的论文是否在《自然》上发表的消息。现有史料和迹象表明,徐寿不知其情。很多分析认为,根据常识和惯例,代寄稿件人傅兰雅应该会收到伦敦寄来徐寿论文的期刊和稿酬。但傅兰雅不告知徐寿,这是为什么?这到现在还是一桩悬案。
198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扬宗教授在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意外地发现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徐寿论文《声学在中国》。直到这时,中国科学界才得以知晓,早在100多年以前,中国的科学家徐寿就已经在《自然》上发表科学论文了。
•••
“不务正业”,却成了科学奇才
徐寿1818年出生于手工业之乡江苏无锡,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在旧式的“童子举”中,他竟连个秀才都没考上。一直没有取得功名的他最后干脆打了退堂鼓,甚至放出豪言“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大概意思是:“考了这么多年,还没考中,什么好处都没得到,也没学到什么实用的东西,我不学了。”
这并不是说徐寿颓废了,他给自己的人生换了一条跑道,将目光放到了当时的“经世之学”,也就是主张研究和解决实际的问题,讲求治国利民之道的学问。徐寿家境贫寒,在读书的同时,为了谋生,以及养活家人,他不得不一边务农,一边经商,通过贩卖粮食来赚取一些差价。
日子虽然辛苦,但是没有科举考试后的读书却很自由了。他阅读的书籍也从之前的四书五经扩大为:《诗经》《禹贡》《春秋》《汉书》《水经注》等,虽然一些书籍仍是文史范围,但是他的关注点已经变了。他在阅读古籍的时候,开始有意识的将书中的山川、物产、地理形态等等罗列出来,再和近代的地图比较,总结了很多地理的古今变迁。
徐寿所在的江苏无锡自古就是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手工之乡,自古就有好手工的习俗。在这种氛围中,他也对手工艺的制作很有兴趣。史料曾对他这一爱好有所记载:“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
也是因为此,让他后来从古代的山川地理中脱离开来,转向当时更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中,比如: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矿学等等。并且,他也开始学习从明代开始翻译的一些西方科学著作,渐渐的他对科学技术有了自己的认知,对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机械工艺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徐寿、徐建寅和傅兰雅合作翻译的书籍 (图片来源/wiki)
后来,徐寿遇到了他一生的挚友华蘅芳,他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两人一起互相帮助,还特意到上海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创办的墨海书馆,学习科学知识,也因此结识了当时的大学者李善兰。
在李善兰的帮助下,两人得以阅读、购买西方近代物理、动植物、矿物学等书籍,还购买了相关仪器,从这之后,徐寿便开始了自己的物理实验之路。为了学习光学,买不到三棱玻璃的他,就徒手把自己的水晶图章磨成三角形,用以观察七彩色谱。
徐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当别人都忙着种地读八股,他却整天琢磨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就像学习光学一样,他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可以尝试的一些实验。“这人有病,得治!”他身边的一些人说。然而正是这样,他初步掌握了不少重要的物理知识。而后他又通过自学、实验掌握了一些近代的化学知识。
就这样,中国近代的一位“科学奇才”产生了!
•••
自制蒸汽机轮船,给元素周期表中文命名
19世纪60年代中期,徐寿开始尝试研制蒸汽轮船。当时落后的晚清并没有蒸汽机的图纸和资料,唯一能用得上的就是西方近代科技书《博物新编》中的一张蒸汽机的简略图。为了更加了解蒸汽机,徐寿同华蘅芳常到江边观察外国小轮船,经过夜以继日地潜心研究。终于在3个月后,他们的研究有了些许成果——成功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这是一台小型的蒸汽机,气缸直径1寸7分,引擎转速每分钟只有240转。不久后,徐寿等人便将这台小型蒸汽机安装在一艘长约1米的木制小船上,但是实验效果并不理想,行驶500米后便停了下来,徐寿对这个结果难以接受,决定继续研究。经过一次失败,徐寿很快就弄清了故障原因,并用火管锅炉代替了原来的汽锅,解决了供气不足的问题。两个月后,这艘“小火轮”终于在安庆江面试航成功。
经过不懈的努力,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终于被成功研制出来。该船载重量25吨,长17米,排水量45吨。该船在长江下游试航时,在不到14小时内逆流行驶了225里,时速约16里;而返回时顺流仅用了8小时,时速约28里。
这艘轮船被命名为“黄鹄”,语出《战国策》中的“黄鹄因是以游乎江海,淹乎大沼”。这开启了我国近代造船业的先河。
▲“黄鹄”号是我国造船史上第一艘自制的汽机轮船 (图片来源/wiki)
1874年徐寿同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聘请一些外国学者传授自然科学知识。与此同时,他也寻求更多外国学者的帮助,共同翻译了100多种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其中,大部分都是与西方化学相关的。其中在《化学鉴原》一书中,发表了我国第一张《中西名元素对照表》,当时共介绍63 个化学元素中文名称,由徐寿首创的有51个,依旧沿用至今的达36个。
徐寿命名元素周期表中文名到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化学元素从60多种增加到100来种。但新发现元素的中文定名,依旧大体遵循徐寿当年运用的原则。徐寿也因此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工匠的谢幕者和近代科技知识分子的开路人,首个《Nature》发论文的中国人——徐寿》.新华每日电讯.2019-06-25
https://m.sohu.com/a/322742802_723051/
2.《在蒙昧的清末时期,徐寿是如何徒手造出中国第一艘机动军舰的?》.腾讯网
https://new.qq.com/omn/20200314/20200314A0DQ5O00.html
3.《徐寿为何被誉为晚清“第一巧匠”》.朱亚夫.陕西工人报.2018-05-29
4.《1881年徐寿论文:《声学在中国》》.徐泓 徐福彰 包正义.2012-09-28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189673/n86869/n87136/n87138/u1ai131009.html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