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抗击瘟疫的古代名医

科普时报
科技日报社旗下国家级科普全媒体平台。
收藏

在我国古代,疫病有多种称谓:疠、伤寒、温病、时气等,中医统称为瘟疫。瘟疫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如早在甲骨文的《卜辞》中便有“疾年”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也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

张志斌先生在《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说:我国从公元前600多年到1840年的2000多年间,有史料记载的大大小小的疫情曾经发生过800多次。平均二三十年就一次。例如《后汉书》记载,从汉桓帝至汉献帝的70余年中,疫病流行17次,是我国非常罕见的瘟疫频发期。曹植在《说疫气》写道“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详尽地描述出当时瘟疫肆虐,许多人家阖家死亡,甚至是全族而丧的的社会惨状。

时疫流行,激发了人们抗击疫病的意志和决心,一些医士开始悬壶救世,进行攻克疾病的艰辛探索,诞生了许多抗击瘟疫的名医大家。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他自述说,其家族本是二百余人大族,自建安初年以来,不到10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文中的“伤寒”,是外感病的总称,也包括当时的瘟疫这种传染病。)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下决心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杂病论》自序)。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亲自坐堂行医,将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治愈者无数。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张仲景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成为我国医学史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张仲景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万世医宗”。

“神医”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于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华佗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等各科临证诊治,曾创造了许多医学奇迹,尤其以创麻沸散(临床麻醉药)、行剖腹术闻名于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华佗对治疗瘟疫流行病也颇有建树,建安年间流行“黄疸病”,华佗经过对各种草药的反复试验,发现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治疗“黄疸病”很有疗效,救治了许多患者。后来因此有“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的中药谚语。(屠呦呦正是从新鲜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artemisinin),成为一个治疗疟疾的新药。)后世称华佗为“神医”,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医家,足见其影响之深远。

中国瘟病学奠基人吴有性

吴有性(1582~1652),字又可,江苏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明崇祯15年(1642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大疫,“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吴又可不顾自身安危,亲涉疫区了解疫情,他痛感当时医治瘟疫的疗法无效,遂发奋探求,创制了“达原饮”方剂,收效甚好。此后,吴有性依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成了全新的《瘟疫论》一书,他在书中大胆提出“疠气”致病之学说,即认为提瘟疫传播途径为呼吸道,这一学说在世界医传染病学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清史稿·吴有性传》载:“有性乃推究病源,参稽医案,著为此书,瘟疫一证,始有绳墨之可守,亦可谓有功于世矣”。《瘟疫论》完善了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别开温疫证治之法门,对后来防疫温疫传染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吴有性因此被成为我国瘟病学的奠基人。

在与瘟疫斗争的漫长历史中,我国古代不断涌现出一些名医、大医。今天,在与新型瘟疫的抗争中,又出现了钟南山、李兰娟等名医、“国士”,他们的名字会与古代医林先贤一样,被人们铭记、敬仰。

(作者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