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中国人的极地探险 第13集

中国航海学会
弘扬航海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团结和组织航海科技工作者。
收藏

第十次

2019年8月10日,“向阳红01”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执行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任务。本次科学考察为期49天,航程约10300海里。全体队员于2019年9月27日返回青岛。

“向阳红01”号为无限航区科学考察船,电力推进,具备动力定位能力,满载排水量为498()吨,续航力为1.5万海里,探测深度可达1万米,而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海洋最深处,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约为1.1万米。该船为新一代全球级现代化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集多学科、多功能、多技术手段为一体,能够满足深海大洋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是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
本次考察紧密围绕北极海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问题,实施长期原位观测与科研项目考察相结合的海洋综合调查,为9项业务化海洋环境监测和22项国家科技计划支持项目提供了保障支撑。考察队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巴罗海及其他北冰洋夏季开阔海域等区域进行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化学与大气化学、海洋生物生态、地质与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海洋业务化监测为主的综合海洋调查,共完成58站次海洋水体综合观测、29站次底质沉积物采样、21站次底栖生物拖网、18站次浮游生物垂直拖网、11站次生物水平拖网、1。站次微塑料拖网、16次海雾探空观测,回收和重新布放2套锚碇潜标,布放1套冰-海浮标,布放3台水下滑翔机。共获取基础数据152G和各类样品逾6640份,完成了主体工作任务。
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为加快建设我国极地观测体系、掌握北冰洋海冰快速减少机理及其气候和生态效应、开展北极地区环境与气候综合评价积累资料,为提高我们对北极的科学认知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技术支撑。

在海洋科学考察工作中,深海打捞取样是科学家快速了解海洋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动力定位系统可以有效帮助科学考察船在进行深海打捞时保持船身稳定和定位精准,从而更高效地搜索并精准抓取到需要的海底样本。

本航次第一航段,在恶劣的海况下对中印度洋海盆区开展了深海稀土加密调查,在我国前期发现的稀土超常富集区内,进一步圈划出稀土超常富集核心区域,较精密估算了中印度洋海盆远景区稀土的资源潜力,深化了对中印度洋海盆远景区稀土分布范围及成矿规律的认识,使我国成为目前对印度洋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

本次考察在调查区和走航途中开展了水文气象、地球物理、生物生态、微塑料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布放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白首次在某海域发现大范围富稀土沉积龙浮标,收集了宝贵的样品和资料,为评估印度洋的海洋环境、生物生态和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数据。

迄今为止,南大西洋中脊绝大多数的热液区和热液异常点都是我国发现和命名的。本次考察的第二、第三航段在南大西洋700千米长的洋中脊海域开展了热液硫化物精细调查,并取得重大进展。使我国成为目前对南大西洋中脊热液硫化物调查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在南大西洋开普海盆发现了多金属结核,取样和摄像拖体资料显示开普海盆具有一定的多金属结核资源潜力。

此外,还在南大西洋中脊系统地开展了水文气象、海水化学、生物生态等立体化、多学科的综合环境调查。开展了横跨南大西洋的水文调查,获取了横跨南大西洋的水文结构断面数据资料;开展了南大西洋微塑料调查,并检测出海洋微塑料的存在;在南大西洋方舟海山上发现大面积、高丰度的海绵、珊瑚等海底生物,在洵美低海丘上发现热液鱼、盲虾、蟹、海葵等大量热液生物,揭示了南大西洋深海生物空间分布规律与基本特征。

作者:余春

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进修于中山大学研究 生院现代文学专业。曾任《海军装备》杂志总编辑、编审、大校军衔、专业技术四级;第三届中国期刊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家协 会会员,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客座教授,海军飞行安全管理专家, 武器装备管理专家,资深编辑。

长期坚持文学创作、撰写科技文章、举办专题讲座,从事武 器装备的发展研究,尤其在高科技装备的风险管理研究领域成果 显著。出版作品涉及文学和科技多个领域。二十余次获得军内外文学创作奖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三次被评为海军先进出版工作者,三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