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个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嫦娥四号,在月球上发现了数粒厘米级直径的半透明的玻璃球。这个玻璃球是什么?它的发现有什么意义?一起来看>>
整理/新媒体编辑 赖天莹
2月17日,中山大学肖智勇博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 2022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Translucent glass globules on the Moon”的Short Communication论文,报道了玉兔2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厘米级直径的透明玻璃球研究,此类玻璃珠在国际上是首次发现。
消息一出,网友们纷纷热议—“月球背面还有玻璃珠?”“嫦娥也会玩儿弹珠啊”“谁手劲这么大都弹月球上啦”“我说我小时候的玻璃球怎么没了”“我具备条件去月球工作啦,因为我会弹玻璃球”“嫦娥说:我的项链断了,珠子洒了一地”……
◆ ◆ ◆
揭开月球背面
神秘的面纱
在地球上,除了太阳之外,月球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到的最大最亮的天体。月球绕着地球转动,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这让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随之改变,所以我们会看到月相盈亏圆缺。
▲月球与地球(图片来自火星科普)
当月球在轨道上运行到远离太阳的那一侧,也就是让地球处在日月之间时,就会出现满月。此时,我们可以看到圆形的月面,月亮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皎洁的白玉盘。
如果仔细观察对比每个农历月的满月,就会发现,每次满月都会出现相同的景象,月面上的黑色部分没有区别,都有“蟾蜍”和“玉兔”。但月球是个球体,而且月球本身也在绕着自转轴自转,让月球朝向地球的面始终如一,所以月球的另一面,也就是月球背面,在地球上是不可见的。
▲玉兔二号月球车(图片来自腾讯网You科技)
虽然人类此前发射了很多探测器去月球上探测,甚至还有12位宇航员到过月球表面,但都是在月球正面,月球背面始终没有探测器上去过。直到2019年年初,我国的嫦娥四号才第一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玉兔二号随之踏上月球背面。
◆ ◆ ◆
月球上哪儿来的
透明玻璃球?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开展了一系列探测,并且取得很多重要的发现。这一次,它找到了几颗玻璃珠,有的看起来非常圆润,呈现透明状,与灰色贫瘠的月表显得格格不入。那这些玻璃是什么呢?
▲嫦娥四号月球任务的玉兔2号月球车发现的玻璃球(图片来源:中国航天局)
其实,高速撞击作用是塑造月球表面地貌、影响月球地质演化的主要地质作用力。在持续的撞击作用下,月球表面被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壤物质覆盖,形成玻璃球状物体。玻璃微珠是月球撞击玻璃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于气化物凝结和熔融物冷凝。和月球火山玻璃微珠一样,月球撞击玻璃珠的直径大多远小于1毫米。撞击玻璃微珠是反演月壤物质成分、记录月表撞击历史的关键载体。
研究团队使用玉兔2号搭载的全景相机数据分析了这些透明玻璃球的颜色、形态和产出特征。研究发现,这些玻璃球不是月球火山活动或外来撞击体直接降落的产物,它们是成分特殊的撞击玻璃。
▲阿波罗任务采集到的月球玻璃球(图片来源: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此前“阿波罗”登月任务中,美国宇航员也曾在月球上采集到一些更大的撞击玻璃球,直径可达数厘米,不过整体呈不透明的黑色,内部常常含有大量的碎屑和气孔,而嫦娥二号发现的这种半透明玻璃球,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
◆ ◆ ◆
小珠大世界
藏着月球的大秘密
那么,这种玻璃微珠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呢?研究发现,它们是记录月球高地的早期撞击历史的关键信息载体。例如,这些玻璃球的形成过程可能和地球上广泛分布的远撞击玻璃(俗称玻璃陨石)相似,也表明远撞击玻璃是类地天体上撞击事件的固有产物。
此外,月球高地上形成的古老撞击盆地可能也形成了大量的此类玻璃球,其形成年龄是反演内太阳系早期撞击历史的重要信息。当然,这些指示意义的挖掘和验证需要精细的地球化学数据做支撑。
阿波罗宇航员在月球上活动时,曾惊叹这些厘米级直径的玻璃球十分显眼。玉兔2号月球车发现的这些玻璃球也非常显眼,因此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尤其是月球背面的探测任务将有望发现并返回此类样品。这项发现表明月球斜长岩适用于生产具有良好透光性能的玻璃,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可考虑原位使用月球斜长岩作为资源。
▲嫦娥四号着陆器监视相机C拍摄的“玉兔二号”巡视器走上月面影像图(图片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月球甚至宇宙的探索会越来越大,会发现许多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事物。当然,这次在月球发现玻璃球也表明我国在宇宙的探索中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希望我国的科学技术会越来越好,在更多领域有更多的发现。
||||
(资料综合自:澎湃新闻、新浪网、火星科普、新浪科技、NASA航天爱好者、人民资讯、中国科学杂志社、扬子晚报等)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