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楷模是两种树?

祁云枝

楷模是两种树?

祁云枝

“楷模”一词,出现在我们生活里的频率极高。

从小到大,老师、家长和单位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宣讲以及谆谆教导我们时,话语里时常会蹦出“楷模”一词,被“楷模”光环笼罩的人和事,一定是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追根索源。古人造字是非常讲究的,楷模二字皆以“木”为部首偏旁,理当对应着两种植物。从北宋孙奕著《履斋示儿编》卷十三:“孔子冢上生楷,周公冢上生模,故后世人以为楷模。”来看,楷模,的确是指两种树木,再参阅其他文献资料,可以得出,楷,是黄连木,模,有可能是杜梨。

楷——黄连木

《辞海》中,“楷”的条目下,第一条解释就是:植物名——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楷木,即今之黄连头树也。”

查阅《中国植物志》,黄连木的别名里,也有“楷木”一名,并注明,在我国湖南、河南、河北等地,人们把黄连木就称作楷木。

这里要指出的是,大树黄连木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里的中药黄连,中药黄连是草本,属于毛茛科。

记忆中,在西安植物园老区的双子叶植物区,生长着一片黄连木,它们的老家在秦岭。栽培名录上记述了这些黄连木是1972年迁居到翠华路植物园的,现如今,应该又一次迁居到西安植物园的新区里了。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黄连木是雌雄异株植物。早春时分,刚刚萌动的嫩叶,是红色。暮春时,它的红色雌花序开始绽放,有趣的是,黄连木花朵没有花瓣,由花萼片直接包裹着花蕊,在春风里如火苗飘荡,一串串,一团团,招蜂引蝶。

黄连木的叶子,经历了长夏的浅绿深绿后,进入秋天,又逐渐变为橙黄或深红。那是一种温暖的色彩,是即刻能点亮人双眸的色彩。深秋,黄连木叶子间的圆锥果序也出落得异常别致迷人,随着温度一降再降,果实由黄绿转红至紫,最后变为别致的蓝色,红蓝相间,艳丽异常。鸟雀盘旋在枝头,叽叽喳喳唱着秋天的歌。不由得人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它们,感受园林的季相美。

黄连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报载,山东济宁刘庄社区内的古楷园小区,生长着一株黄连木,已是2400岁高龄,苍苍然把自己站成了植物活化石。

树高可达30米的黄连木,身躯伟岸,枝桠曲虬。既能作行道树、庭荫树,也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生物能源树种。其种子的含油量高达42.5%,我国安徽等地大面积种植,用以加工出产生物柴油。其材质硬、色泽亮、花纹美,历来是制作农具和家具的良材。

除过上述实用价值,黄连木“结出”的精神硕果,在尊师重德的天空下,一直熠熠生辉。

说起黄连木,就会联想到师生情谊,联想到孔子、孔墓、子贡和手植楷。宋·《太平广记》引《述异记》书:“鲁曲阜孔子墓上,时多楷木”。清·《广群芳谱》引《淮南草木谱》也记载:“孔木生孔子冢上,其干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故也。”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他的遗体葬于鲁城北的泗水之上,消息传开后,孔门弟子纷纷归来奔丧,并带来了“四方异木”,栽植在陵墓四周。子贡(端木赐)是孔子当年最为器重的弟子,他巧言善辞,擅长经商,在孔门四科中,被列为“言语”科之首。子贡在老师的陵墓旁,定植了一株黄连木,当时称其为楷树。其他弟子守墓三年后纷纷离去,只有子贡在陵墓旁,搭建了一个小屋,又守墓三年,方才离去。陵墓四周,也只有子贡种下的黄连木,存活了下来。为了纪念孔子以及子贡的尊师重德,历朝历代对孔子陵墓和子贡所植的楷树,均悉心保护。

现如今,绕过孔林享殿,由东南角门进入孔子墓园,门内北侧,有一灰瓦尖顶的方亭,四面空透,亭下保护着一截树木的枯桩。前有石碑一通,上书“子贡手植楷”。这截枯桩,就是子贡当年种下的那株黄连木身体的一部分。石碑上的“植”字,三横处只有两横,像是个错字。传说孔子仙游时,他心爱的弟子子贡从南方未能及时赶回来,所以“植”字少了一横。

至于为什么仅仅是一截枯桩,而不是一棵树?一旁的资料上说,子贡手植楷树,于清光绪八年曾遭雷火,现仅存一段树桩。树桩后有一碑,镌刻着清代初著名诗人施闰章的《子贡手植楷诗》:“共看独树影,犹见古人心……”

关于子贡手植楷,在当地,还有个近乎神话的传说。说孔子下葬那天,子贡悲痛欲绝,泣之以血,一只手杖已不能支撑他的躯体,子贡只好双手各持一只拐杖。孔子的棺木入土后,子贡手拄的两只拐杖,都深深地扎进了土里,拔都拔不出来了。其后,子贡在老师墓旁搭庵结庐,守墓6年。守墓期间,两枝入土的哀杖,居然都生根发芽。成活后的树,既不是柳,也不是常见的松柏,比较罕见。子贡联想到周公墓前的模树,念其老师高风亮节,博学善教,便给这树起名为楷树。

再古老的树,也有枯萎的一天,唯子贡对恩师的真情,逾越了岁月,旷世长存。如今,这棵黄连木树桩,已经成为我国“忠孝”文化的坐标。

模——杜梨?

《辞海》中,“模”的条目下,并没有树木一说。模是一种树,出自明代人叶盛所著《水东日记》:“昔模树生周公冢上,其叶春青,夏赤,秋白,冬黑,以色得其正也;楷木生孔子冢上,其余枝疏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若正与直可为其法则,况在周公孔子冢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模树生长在著名的周公墓上,模树的叶子春天是青色,夏天是红色,秋天是白色,冬天是黑色,这四种颜色加上黄色,都是古代的正色,称为“五色”。模树和楷树的正和直可作为法则,况且这两种树都生长在周公和孔子的陵墓上,更是万世的楷模。

从对模树叶子的描述“春青、夏赤、秋白、冬黑”来看,自然界是不存在这种树木的。好在《水东日记》又说:临川吴文正公澄问曰:“‘楷、模’二字假借乎?”曰:“取义也”……可见,周公墓上的模树,只是一种意象,叶色随四季而变的品行,是后人为了让模树更符合“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而臆造出来的。

如果非要说模是一种树的话,应该是甘棠树。因为,周王朝的发祥地在陕西岐山县境内,该地八景之一的古树“召伯甘棠”,就在周公庙里。甘棠与邵伯与周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棠荫”一词,是良吏勤廉爱民、福荫百姓的代名词,符合模树“正”的意境。

周武王灭了殷商,建立了周朝。他死后,把江山传给儿子周成王。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得亏有两个贤臣周公旦和召公辅佐。召公配合周公旦工作,支持周公摄政当国、平定叛乱。他体察民情,秉公执法,廉政清明,大家又尊称召公为召伯。

召伯经常微服私访,他前往各地视察时,有个原则,不讨扰百姓,不住在老百姓家里,也不要老百姓为他盖房子,都是在路边的甘棠树下,搭个草棚听讼决狱和休息。连草棚边上的草木,也不要老百姓帮他修剪,一切都是召伯亲力亲为。他说:“不劳一身,而劳百姓,不是仁政。”换个说法就是,为官一任、惠政于民,才是贤吏该有的样子。召伯的做法,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他结庐休息办公的甘棠树,也因此成了为百姓遮风挡雨、排忧解难的象征。

召伯死后,老百姓怀念他,爱屋及乌,对甘棠树也尊敬有加,细心呵护。《诗经·甘棠》里这样写道:蔽芾(fèi)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bá)。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公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翻译过来就是:“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在树下搭过草棚。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毁,召伯在树下休息过。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折,召伯在树下工作过。” 这一连串动词和叠句的妙用,烘托出了老百姓对召伯深深的感激和爱戴之情——对甘棠树不能砍伐,不能折断枝叶,既使是攀援弄弯,也不行。

孔子曾说:“我看见甘棠,就像看见宗庙一样肃然起敬。”

历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歌咏召公及“甘棠遗爱”的诗文,其中尤以薛成兑的七绝《召伯甘棠》流传最广:“蔽芾诗章留古今,召公仁政得民心。甘棠剪伐犹知护,足见当年遗爱深。”

值得陕西人自豪的是,“甘棠遗爱”这一千古佳话,在周王朝的发祥地岐山县境内,还能看到许多可以佐证的实物。召公祠位于岐山县城西南十里许的刘家塬村,祠内有一块慈禧太后题字、光绪皇帝御赐的匾额“甘棠遗爱”。在岐山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园里,有一棵被称为岐山八景之一的古树“召伯甘棠”。如今,这棵具有两千多年传奇的古树,依然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荫蔽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充盈着鲜活的生命力。直到今天,附近的百姓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依然有人相约到甘棠树下,了结谁是谁非。

那周公庙里的甘棠树到底是什么树?朱熹在《诗集传》注:甘棠,杜梨也。白者为棠,赤者为杜。

小时候,在我老家村子的南头,有一棵高大的杜梨树,每年秋季都结满累累果实。这种小野果,虽然名字里有个梨字,但其形状和味道,都比梨要差很多。果子很袖珍,直径一厘米左右,比黄豆大不了多少。那时候水果少,杜梨就成了我们在秋季经常惦记的美味。杜梨果子是绿色时,千万不能吃,又酸又涩,咬一口,那种酸涩会使人流泪。即使表皮变为褐色,也不能直接进口。但从这个时候开始,好日子就倒计时了,因为我们有能吃它的独门秘籍——急火火爬上树,将杜梨摘下来,然后塞进麦草垛里,捂几天后,杜梨就变成暗红色,最主要的,这个时候的杜梨神奇地变甜了,可以吃了。上树摘果子、捂果子的过程,让我们乐此不疲。闷捂过的杜梨吃起来沙沙的,也甜甜的,闻起来似乎还有一股子酒香味儿。但一次不能多吃,否则,大便困难。现在知道,这是因为未成熟的杜梨果子里含有单宁,麦草垛里温度高,可以帮杜梨将体内的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从而让舌头感觉不到涩味。这和母亲用温水暖硬柿子,是一样的原理。

如今,老家的那棵蔽芾亭亭的杜梨树已不复存在,即使还在,树下,肯定不会有孩子像我们当年那样翘首仰望了,也不会像我们当年那样爬上树摘一口袋杜梨下来,再捂进麦草垛里,不时去翻看能不能吃……那时,我们不知道它叫甘棠树,也不知道《诗经》里说的:蔽芾甘棠,勿剪勿败……

楷模一词,在今天看来,作为树的本意部分已经式微,但它们树立了世人作人和为官的范本——老师,要像孔子一样博学善教;学生,要如子贡般尊师重德;为官者,要用召伯那样的心灵和眼睛,去体察民情,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