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战“疫”。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社会管理、危机应对等多方面短板。公众科学素养的不足,无疑是诸多短板中“致命”的一块。
称之为“致命”并不夸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前所未见,但其生物特性、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特点、感染发病者的治疗方法等仍在研究阶段,其所造成的感染及发病病例、死亡人数也都超过了17年前的“非典”。
但就是在这样的严峻疫情面前,尽管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反复呼吁,仍有一些人出入公共场所不戴口罩,不听劝阻参与聚会聊天、喝酒聚餐;一些人习惯每天不戴口罩去人多场合集聚,认为疫情离自己远,不当回事;也有些人心存侥幸,总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出入非常随意,一切看天;甚至还有人故意瞒情不报,导致疫情扩散。这些都是科学素养不高,病毒传播知识匮乏的表现。
另有一些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一听新型冠状病毒名字即谈虎色变、草木皆兵,到超市疯狂抢购;在药店,什么板蓝根、双黄连、莲花清瘟,不管有用没用,先囤着吃了再说。在网络上,“熏醋能杀菌消毒”“喝酒可防新冠病毒” “抽烟能防病毒”“爆竹能驱散病毒”“童子尿能防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等流言飞传,偏偏还有很多人相信,神秘兮兮地在微信群、微博、朋友圈散播,客观上对疫情防控产生了很多干扰。
一些地方更是紧张过度,尤其是某些乡村、社区,一听说是外来人员,也不管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发热或其他症状,统统粗暴地拒之门外,甚至人为阻断交通,虽然暂时让自己所在区域安全了,却可能失去了人情味儿,也有可能埋下更大的隐患。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该保持适度紧张,惊慌失措或掉以轻心都是不可取的。疫情防控越到关键期,越需要冷静的头脑、理性的思考,多看权威媒体的报道,多听医疗机构的建议,让理性声音战胜恐慌情绪。
事实上,防控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随着科研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透彻,防控措施将更加科学合理,有力有效,无疑将极大地增强全社会携手抗击疫病灾害的底气和勇气。
疫情防控需要社会公众的理解、配合与支持。对传染病疫情来说,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疫情防控的成效。不过,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成事,需要来自政府、科学界、媒体、社会组织以及公众自身等各方长期不懈的努力。
各级各类领导干部、决策者需要下大力气,实实在在提升水平。非常时期的重大决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方方面面。如果其科学素养不高,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决策面前就容易举棋不定,顾此失彼,或者“拍脑袋作决定”。
对科学界而言,也有必要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纳入自身的职责范畴。要知道,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也会影响科研创新的环境,社会支持力度,科研后继人才培养及其他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媒体是科学家和社会公众间重要的桥梁,实践证明,社会公众了解科学,大多数途径就是通过各类媒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来实现的。除此之外,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也有赖于各类社会组织、机构的努力,正是它们以灵活的形式,组织各类针对性的科普活动,激发了人们参与科普,热爱科学的热情,并在活动中感受科学魅力,提升科学素养。
当然,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最离不开的是自身努力。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人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科学的生活,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应成为一句空话。■
来源:2020年2月10日北京科技报《战“疫”》应急科普特刊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